姚詩豪 Bryan Yao - 作者系列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Bryan G+ ICON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面試難題Top 10

春節過後的兩個月是跳槽的高峰期,從電視輪番上陣的求職網站的廣告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我身邊也有幾位剛換工作或是正準備換工作的朋友。Jayne Mattson是一家美國獵人頭公司的主管,她在商業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挺有意思。她提到HR或是你未來的老闆(也就是面試者)會在會談過程中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很制式,有些很別出心裁,但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都是有「弦外之音」的。不少青澀純真的求職者只聽了問題的表面而沒抓到隱藏的「餌」,明明面試的時候歡樂溫馨,結束之後卻石沈大海,還搞不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本文就是在談這些「問題背後的問題」(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大腦模式的切換

前幾年有本很紅的書叫做「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作者哈佛大學的桑德爾教授透過提問與對話的方式,探討了道德、倫理、與理性思維的種種面向,相信版上有不少朋友們讀過。整本書的思考由一個知名的「電車問題」展開了序幕:

「念頭」可以扭轉一切

我常在想,我們今天的世界觀、價值觀到底有多少來自我們自己的思考?又有多少是來自社會、文化、媒體強行「植入」我們腦中的「意念」?多數人都宣稱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卻有更多人期待別人可以給我們答案,告訴我該怎麼做。這問題很難,我沒有答案,我只是直覺感到,一些對現況不滿,被負面思想所苦的人,該抱怨的或許不是大環境,因為一個人眼中的世界原本就是自我意念的投射罷了!

新年計畫的保存期限

今天是大年初三,大家這個年過得開心嗎?記得小時候爸媽或是老師都要我們定個「新年新計畫」,長大後還有多少人有這個習慣呢?老外把新年新計畫叫做New Year Resolution,直接翻譯就叫做「新年決心」,最常見的項目像是減重、改善財務、戒煙、學習新技能之類的。根據統計,有50%的美國人每年都會訂出新年的新目標(還挺高的),但其中1/3的人在一個月內就會放棄,而僅有不到20%的人會把這目標貫徹到隔年。也就是說,所謂新年新計畫的「保存期限」,多半只到二月一號而已!

屬於個人的杜邦方程式

在投資領域裡有條知名的公式叫做杜邦方程式(DuPont Equation),最早是由美國杜邦化學公司發展出來用以分析企業或投資專案的獲利能力(Return on Equity, ROE),這方程式大概長這樣子:

談職場小人

記得多年前和大學同學去逛夜市,晃到一家專賣飾品的攤位,幾個人興味盎然試戴起各式各樣的戒指來,反正好玩嘛,我也試戴了幾只,卻都套不進我的手指。「奇怪,我手指有那麼粗嗎?」「笨!那是尾戒,要戴在小指頭上的啦!」那時候我才第一次聽說,原來「魔戒」的傳說是真的,只是它並不是讓人長生不老,而是讓戒指的主人形成一層「防小人」的結界。後來我開始注意周遭人的小指頭,果然,戴尾戒的人不能說很多,但卻也不難發現。可見呢,「小人」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你是「預言者」嗎?

我有個好友在知名網路公司當主管,夫妻倆在郊區有間大房子和兩位可愛的孩子。不少在美國發展的台灣人雖然也是名校畢業,英文和專業能力也不差,但卻未必有他這樣好的發展。我在紐約工作時偶而會跟他碰個面,互相交換一下工作上的心得,好比怎麼帶領那些難搞的老外團隊,怎麼跟美國主管要資源等等。

我記得有次聊天,他無意間談到一件事情,讓我到今天都還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