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策略

再論「不安全感」 (二)

上篇論不安全感 (一)最後提到,安全感是自身問題的一種情緒困擾,越往外求取解答,就越可能讓不安增加。 換言之,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必須切入到自我內心的思維中,並透過自己的力量來加以調整。

但所謂「自我內心的思維」到底是甚麼東西呢? 這篇就打算來探索一下這部分的心理根源。


記得自己學生時代,「曾經」是一個非常非常愛惜物品的人。 比方說買了一套遊戲、一本書、或是一本雜誌,我會很小心的拆開包裝模、或是打開紙盒,確保不留下任何摺痕甚至指甲刮痕。 光碟、配件、或甚至是隨附的廣告頁,我會小心保存,並放在原本買來的盒子中。 可以的話,連外包裝的膠模都盡量保持完整性,而非東西一拿到就胡亂的把包裝撕爛。

可是呢,現在的我,相對是不太在意這些事情了。 有時候遊戲買來,外盒根本就拆壞了。 CD跟一堆燒錄片混在一起,甚至刮傷了我也不太以為意。 雜誌常常翻的邊都折起來了,過個半年一年就直接整批拿去回收。 很多買來的書本一直就堆著放在角落,也沒再有心力去把它包起來或是排了放好。 昂貴的遊戲機、手機、或iPad這類3C產品,雖然不會刻意去破壞,但我也不像以前這樣在意刮痕或是髒汙了。

再論「不安全感」 (一)

When love is in excess it brings a man no honor nor worthiness

- Euripides (尤里庇狄斯)

安全感,是一種源自於自身對於某種狀態、某項地位、或是某件物件擁有權喪失的恐懼。

我相信讀者大家在愛情上、在職場上、在人生過程中、或在珍貴的物件持有上,應該都曾經感受過「不安全感」這份情緒的啃蝕。 有人能克服並讓自己人生更美好;但有人卻始終無法擺脫這問題的糾纏,並留下深刻陰影性的東西。 但我覺得這不是不能對抗的一種狀態。 只要我們知道這類情緒在我們心裡根源的點在哪裡,我們就能找到對抗的方法。

所以,我想從頭的探討一下,到底這心情的癥結是甚麼? 若我們想在愛情上、職場上、甚至人生上更包容、更沉穩、更踏實,那到底我們該求取甚麼樣的改變? 或甚至,是該向誰求取?

這或許最後會變成是個哲學問題。 但我個人很喜歡哲學上的探詢與思索,雖然討論哲學問題未必有甚麼快速解。 但唯有這樣,你才能了解自己直覺與感性的起點是甚麼,也才能引導自己透過理性與邏輯去面對問題,並讓自己真正的從情感上解放出來。 這是一種尋求自身自由的過程,也希望大家跟著一起參與下去。 :D

 

捷運竊聽記

這是發生在年底的事情。

跨年夜的下班時間,大家都趕著要去市政府跨年,但還好我下班回家的方向跟眾人相反,所以上了捷運後,很幸運的還有個位置可以坐。

但坐下來,剛打開了iPAD準備想讀幾頁書,就被隔壁的說話聲吸引了注意力。

隔壁坐了個女生,一開始我也沒特別注意她。 但沒想到等我書打開念了兩行,聽到她開始講起電話。

「喂!」

「原來你在外面啊? 我以為你沒有出去~~」

「我跟你說喔! 他啊~ 被我打槍了啦!」

「你知道嗎? 他這人真的超瞎的! 厚~」

這麼幾句話,倒是勾起了我的興趣。 眼睛雖然努力的繼續看著那本講商業流程的書,但耳朵實在不爭氣的豎起來想多聽兩句。 畢竟在個跨年夜的晚上,聽到一個女生在大聲抱怨著剛打槍掉了另一人(我猜是男生),怎麼樣都是個很難能可貴的經驗。 我猜誰都會想知道是發生了甚麼事情吧? 所以實在也不能怪我當時居然燃起了熊熊的好奇心。 (笑)

 

粉絲、時間差、與人生的責任感

最近被奇怪的「粉絲」纏了上而讓我覺得非常的困擾。

哈,我知道你可能會想,這恐怕是我這個中年男人自以為是的狂想曲,但我可還真沒這麼狂妄自大。 雖然也曾經碰過幾次女性主動示好的經驗,但這還真是第一次變成這麼困擾的狀況。 困擾並不是因為對方太過熱情、也非因為對方長相不若林志玲;而是對於這位粉絲小姐那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無法解讀我客氣態度背後無奈所產生的驚訝與疲累。

是,驚訝與疲累!

比方說,她曾經選在某個第二天要上班的晚上十一點四十五分打了電話過來。 我刻意選擇不接假裝當時已經睡了。 結果沒想到沒人接的狀況下,她還又撥了第二通。 第二通當然我還是不接,但沒想到半個鐘頭後,也就是半夜的十二點十五分,她還又鍥而不捨的打了第三通。

拯救失戀大作戰(四) 甩不掉、走不脫、被吃定到死

在繼續談品質改善之前,我想回頭談另外一件事情。 一件至關要緊的事情,也是很多人在失戀時很容易不小心踏入的陷阱:也就是不但走不出失戀情緒,甚至反而越陷越深。

人常在知道情人變心或對方沒有愛你時,還會不死心想靠委曲求全來等待對方回頭。 但戲台下站久就是你的戲碼很少在愛情世界中出現。 通常委曲求全的最後都是被對方吃定、吃死、玩殘、搞的狼狽不堪。 往往得等對方自己膩了或完全不需要你了,否則將一直走不出來。

這是很可怕也很悲慘的。 因為失戀時若只有情緒上的傷痛,時間拉長終究可以復原。 但若是那種無法走出,不接受現實並持續期待著盼望著的企圖,就很可能讓自己傷筋錯骨難以翻身。 最後若不付出慘烈的代價,往往是離不開那情境的。

但要談預防陷阱,得先談人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心理反應。
要讓說明簡單,或許我們可以從「散戶為何買股票最終會賠錢」這件事情來分析起。  欸? 失戀跟股票投資有關係嗎?

首先,會在股市大賠錢的人,幾乎都是在多頭的上升趨勢中才初次進入市場的。 這是因為如果是空頭才第一次嘗試買股票的人,可能前幾次交易都賠些小錢,而會產生市場根本不可能獲利的認知。 

 

拯救失戀大作戰(三) 戴明、錯誤的專注、與系統問題

品質提升這件事之所以可能走偏,除了前篇所提「錯誤的努力」;也就是過分提升自己已經很專精的部分以致於忽略其他領域而宅化以外,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則在於「錯誤的聚焦」。所謂錯誤聚焦,指的是太過注意單次失敗的成因,而把之後品質提升的心力放錯了地方。

若用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前者的情況是花很多時間在縮短非要徑的工作。
而後者的情況則是花很多時間在試圖縮短要徑、但後來才發現那個根本不是要徑。
這比喻很棒吧?(笑)

當然,也有些讀者可能不這麼熟悉要徑法,所以我來解釋一下上面那兩句是甚麼意思。

這部分可以套用品管大師「戴明」於產品品管的理論。 戴明提到說,當品質問題浮現時,應該要從「整個系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我們必須先思考此品質問題是源自於「共同變因」(Common Causes)或是「特殊變因」(Special Causes)。 千萬不能把「共同變因」的問題當成「特殊變因」來處理,否則問題將無法解決;反而只會越解越糟。

 

拯救失戀大作戰(二)門檻、宅化、及持續改善

上次於【拯救失戀大作戰(一)急救失戀,如何從失敗中存活】的文末提到,文中前九項排除痛苦的方法都是在「已經失戀」的狀況下避免讓自己受到更嚴重損傷的應急處理手段。

但那些畢竟都是「被動的」應急手段。 就像專案管理一樣,與其等到問題發生了才被動處理,更理想的管理目標其實是該讓問題提早發現,以求事先預防。 但戀愛中要透過任何「預警制度」來提前防範其實是困難了些;畢竟太過於患得患失、小心翼翼的監控對方,往往會造成對方厭煩及壓迫感;這樣的行為反而變成是感情殺手。 所以剩下最理想的選擇,恐怕只有前文著墨最少的第十項,也就是「品質改善」這一方法了。

但品質改善真的有所助益嗎? 這可能是大部分的讀者第一個問的問題。
「難道不是因為我運氣不好,所以才被拋棄、劈腿、或不被愛的嗎?」,可能也有人心裡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確實有可能失戀單純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剛好碰到不適合的人,或是正好被別人刻意玩弄,而非能完全歸因於自己。 但若回首我們在誘惑評價模型中歸納出來的要點【第一篇關於風險溢酬第二篇關於波動性修正第三篇維持長久關係的關鍵】,我們會發現,一段關係之所以被停止或是無法前進,大多還是源自於自身價值於挑戰對方評價門檻時不能超過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