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成為大人這件事

關於如何成為大人這件事

前段時間在家裡看「未生」,其中有一段讓我很印象深刻。

主角的媽媽跟他說道:「想成為真正的大人,不是自己宣布『我是大人』這樣就好了。 一定要會做那些該做的事情。」

當然,書中主角媽媽講得是穿衣得體、態度得宜的部分。 但我總覺得,思想上的長大,才是我們很多人在長大過程中最缺乏之處。

台灣教育若說有什麼害人不淺的地方,我個人覺得是對於「標準答案的追求」這件事情。

我跟Bryan都曾在國外讀過書。 東西兩地教育真要說有什麼根本上的差異,在於國外非常重視「要學生思考」,尤其是語言或是史地之類的課程。 其中固然有些背誦的內容,但考試一定有一大部分是寫「你的觀點」。 甚至很多課程根本沒有考試,純粹就是寫一本書的讀後心得或研究報告。 你可以認同這本書,也可以不認同這本書,但重點是闡述「為什麼你這麼想」。 只要想的有深度、講的自成道理,分數通常不會太差。

聯考讓單一答案變成唯一的重點

但台灣因為聯考的因素,「分數的公平性」變成凌駕一切的重要問題。 也因此,教材內容也多配合「公平性」而一律有標準答案。 沒有標準答案的,就根本不放入考試、甚至不放入課本不放入課綱。 當然,這樣的設計讓考試變得容易多了、也不容易被家長「客訴」,但也讓在這樣系統下受十多年訓練的孩子,產生了「萬事萬物都應該有標準答案」的謬思。

但很遺憾,從我們離開學校後,剛巧人生就切出了一個殘酷的分界點。

自小學到大學畢業的這16年之間,人生處處有「標準答案」。 這標準答案可能在課本上、可能寫在課外自修讀本最後的答案區、或可能是拿著考卷找老師問。 可是一旦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與職場之後,人生自此再也沒有標準答案。你的加班時數、每天全勤、整潔儀容,跟升遷加薪再也沒有關係。 能否交到朋友? 能否創業成功? 能否人生順利? 能否戀愛順遂? 都跟你的考試能力再也沒關係了。 這樣的改變,其實對很多人而言是不適應的。

這也是為何碰到社會案件或是政治事件,一堆人只想趕快找到懶人包辨識誰是「好人」與「壞人」。 壞人大家跳出來指責,好人大家跳出來祈福與集氣。 但很少有人願意花力氣去瞭解前因後果,甚至思考「系統」面的問題,更沒太多人對於「日後如何避免問題」感到興趣。 大家只是短視的希望趕快有人提供一個「正確答案」,看看自己有沒有選那一邊? 沒有,那就趕快換邊,然後難題拋到腦後,繼續回到平穩的日子中。

追求正確答案讓我們不敢冒險

這思維從國家行政一路影響到企業經營。 以至於大家少了實驗精神、少了研究精神,唯一想掌握的就是別人確認過的商業模式、唯一想做的就是複製正確答案、唯一想走的就是別人走過確定安穩的路。 所以創新走不出來、新商業模式創造不出來、新的實驗精神無法深根、徹底的轉型總是困難,唯一只有Cost-down為主的優化成了「標準答案」世界觀的重心專注點。

當然,講到國家社會企業治理等議題可能大了些,本來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麼複雜的議題感興趣。

但「追求正確答案」的迷思,其實對個人的妨害更大。 因為呢,找工作、選男女朋友、自我品牌建立、生涯規劃、尋找天賦與熱情、尋找長期伴侶都再不是個簡單的是非或選擇題,而是我們得用力思考、努力實驗、摸索探尋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選項的重大難題。 你很難期待任何人給你甚麼神奇銀彈或是單一手法能讓你人生從此由黑白轉為彩色,你也很難期待只走別人走過的安穩道路。 很多人生的選項都落在絕好與極壞中間的灰階裡 - 除非我們願意認真的思考,尤其正確的思考,而且要用力的實驗探索,我們才能找到能在這社會存活下去的方法。

這也是為何我跟Bryan一直強調思考的重要性。 這麼多年我們持續宣導思考、推廣邏輯學、強調局的概念、並鼓勵讀者跳脫框架。 因為我們總覺得要成為成熟的大人,並不是身體長大就好、不是拿個學歷文憑就好、也不是學一兩項生存技能就好,而是要達到「真正心智上的成長」:有獨立思考與探索的能力、有哲學研究與思辯的能力、有對未知探索與調整的能力、有跟他人連結的能力、有自我深思與調適的能力。

這些是我們常常提到的「大人學」,也是我覺得這個社會深度缺乏的東西。

我們社會只把我們塞入學校,靠著考試與探索標準答案一路過關斬將,然後把我們丟入現實社會又不管了。

長大其實是一個身心都得兼顧的過程

不是年齡到了,我們就自以為會變得成熟。 成熟是一個靠自己碰撞與跟社會磨合的過程。 這過程其實很辛苦,但能否突破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自覺」? 我們能否掌握別人的智慧,並以為自己的借鏡。 我們又願意花多大的努力建立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自己能深度思考每個議題,讓自己對各類情境都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 讓自己不盲從、讓自己不急著找標準答案,如此,我們才能圓融成熟,也才將能成為一個成熟有魅力的大人!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