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拯救失戀大作戰(三) 戴明、錯誤的專注、與系統問題

品質提升這件事之所以可能走偏,除了前篇所提「錯誤的努力」;也就是過分提升自己已經很專精的部分以致於忽略其他領域而宅化以外,另一個常見的錯誤則在於「錯誤的聚焦」。所謂錯誤聚焦,指的是太過注意單次失敗的成因,而把之後品質提升的心力放錯了地方。

若用專案管理的角度來看,前者的情況是花很多時間在縮短非要徑的工作。
而後者的情況則是花很多時間在試圖縮短要徑、但後來才發現那個根本不是要徑。
這比喻很棒吧?(笑)

當然,也有些讀者可能不這麼熟悉要徑法,所以我來解釋一下上面那兩句是甚麼意思。

這部分可以套用品管大師「戴明」於產品品管的理論。 戴明提到說,當品質問題浮現時,應該要從「整個系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我們必須先思考此品質問題是源自於「共同變因」(Common Causes)或是「特殊變因」(Special Causes)。 千萬不能把「共同變因」的問題當成「特殊變因」來處理,否則問題將無法解決;反而只會越解越糟。

 

拯救失戀大作戰(二)門檻、宅化、及持續改善

上次於【拯救失戀大作戰(一)急救失戀,如何從失敗中存活】的文末提到,文中前九項排除痛苦的方法都是在「已經失戀」的狀況下避免讓自己受到更嚴重損傷的應急處理手段。

但那些畢竟都是「被動的」應急手段。 就像專案管理一樣,與其等到問題發生了才被動處理,更理想的管理目標其實是該讓問題提早發現,以求事先預防。 但戀愛中要透過任何「預警制度」來提前防範其實是困難了些;畢竟太過於患得患失、小心翼翼的監控對方,往往會造成對方厭煩及壓迫感;這樣的行為反而變成是感情殺手。 所以剩下最理想的選擇,恐怕只有前文著墨最少的第十項,也就是「品質改善」這一方法了。

但品質改善真的有所助益嗎? 這可能是大部分的讀者第一個問的問題。
「難道不是因為我運氣不好,所以才被拋棄、劈腿、或不被愛的嗎?」,可能也有人心裡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確實有可能失戀單純只是因為運氣不好,剛好碰到不適合的人,或是正好被別人刻意玩弄,而非能完全歸因於自己。 但若回首我們在誘惑評價模型中歸納出來的要點【第一篇關於風險溢酬第二篇關於波動性修正第三篇維持長久關係的關鍵】,我們會發現,一段關係之所以被停止或是無法前進,大多還是源自於自身價值於挑戰對方評價門檻時不能超過所造成的。

 

拯救失戀大作戰(一)急救失戀,如何從失敗中存活

前面花了十篇談到誘惑關係的評價模型及其相關的一些人性心理探討。 整個話題延續到現在我們已經談了整個誘惑評價模型、談了沉沒成本、談了挑戰者所面對的不利因素。 那到此為止看起來,感情延續與否的根源問題似乎並不在於誘惑、也不在於背叛、而僅僅在於價值判定。 所以從目前的結論來看,價值似乎決定了一切。

這不管你今天在感情中扮演的是挑戰者、或是被挑戰者,價值的變動都有可能影響關係的存續;甚至挑戰者根本未出現,你都可能因為價值增加不夠而失去一段關係的延續權利。也因此,談了誘惑、聊了第三者的不利因素,接下來我想來談談「關係中斷」這件事情; 講的白話一點就是所謂「失戀」這件事情。

我想這裡的讀者,大家多少都有點年紀了,也多少都有失戀的經驗。 只是,失戀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罪魁禍首是甚麼呢? 失戀該怎麼預防? 痛苦該如何排解? 以及失戀所帶來的反思與改善方案該是甚麼呢? 或許這也是個有趣且值得再一次從社會學、經濟學及心理面的角度來探討的議題。 所以十篇連載後,現在換個主題我們再出發吧。

首先,若來試圖歸納的話,會發現失戀這種現象發生的型態大概有三種類型:

1. 從單戀展開並試圖建立一段關係、但未能成功建立。
2. 在一段關係中,但因任何原因造成關係結束。
3. 對方已經處在一段關係中,而你試圖改變該關係的穩定性,卻未能成功。

(轉貼) 老闆想的跟你不一樣!

最近大家討論有講到員工心態這類的議題,剛剛在網路上看到這篇。 雖然我幾乎沒有轉貼過別人的文章,但既然這議題已經有人寫了,好像也沒道理我再重頭寫一次。 所以轉貼來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經理人月刊八月號
撰文/陳芳毓[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是個工程師,生產線機台突然出了問題,你會花5個小時找出問題根源,還是用1個小時找出暫時解決方案?

如果你是個專案經理,對手下個月要推出類似產品,但你的產品研發卻遇上瓶頸,你會延後上市,還是先推出可用版本,日後再改進?

如果你是個業務主管,老闆把你放到一個冷門的新市場,你會認為那裡毫無機會而自動放棄,還是把它視為藍海,先努力耕耘再說?

如果你是位行銷主管,新產品上市,你只有三成勝算,你會砸下千萬做行銷,還是先保守觀望?

關於縫隙這東西

這篇是前幾日跟一個老朋友在MSN上的對談。
談到我們這一世代的感性與內心的脆弱,我覺得其中幾段她詮釋深切的讓我震撼,所以想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但我猜她未必願意以真面目示人,所以我把她名字改為「老友」。


如何看待感情中的誘惑(十)沉沒成本再探

有人問,我屢屢在文章中提到的「愛情關係中的沉沒成本」到底是甚麼? (雖然我覺得前面的鋪陳我解釋的還滿清楚,但據稱還是有些看不懂的聲音)  其中一個出現的疑問是,沉沒成本是所謂的Promise嗎?

「承諾」這字確實是有一些我所稱沉沒成本的意涵在。 只是我覺得在此不能用Promise這個字;更精確的用字我覺得會比較接近Commitment這個英文字。

Promise或是Commitment這兩個字雖然都是承諾、允諾的意思,但Promise比較著眼在未來、有對未來承諾、給予指望的意思;而Commitment這個字則著眼在現在並有著約束、承擔等「契約交換」的概念。 甚至以我個人的認知來看,Promise這個字比較有畫大餅、可見但不一定可得的意味在;但是Commitment則有認同當下,確認牽絆、並有當事人「自主性的拿出甚麼東西投入感情關係中、求穩固所必須付出代價」的概念。

只是,講到這裡,難道感情變成是一種契約交換了嗎? 這對一些人來講概念上可能變得更奇怪、也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或是很不道德。

如何看待感情中的誘惑(九)從馬斯洛看挑戰愛情的困難

挑戰者雖然是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找出他人關係中未被滿足的需求也通常並不太過於困難。 但是,要成功的贏取一段關係並取而代之,卻遠比想像的困難得多。

從誘惑模型得知,成功取而代之取決於當事人主觀的判定;而判定則是基於比較。 所謂比較,指的是比較既有關係的一方以及新挑戰者之間的價值差異,並透過其他參數的調整以為結果。 在這樣的判定架構下,除非挑戰者在各方面都比既有對象好很多,且既有關係的伴侶並沒有用心經營,否則誘惑可能根本不發生;或雖然誘惑成功,但當事人卻會希望同時兼顧兩段關係以產生綜效。 這總總都讓挑戰者處在相對不利的位置。

同樣的概念,我們也可以用「馬斯洛的需求階層」來做探討。

馬斯洛是二十世紀最有名的人本心理學家,他最被人琅琅上口的是他那「需求階層」的理論。 他認為「動機」是使人從事各種活動的內部原因。 動機又分成外部以及內部,外部動機是個體在外部要求(如父母壓力)的作用下所產生的反應現象。 比方說考試考不好就會被家長責打,所以為了怕被打而會用功念書。 但這類外部動機產生的行為反應,通常只能影響暫時性的行為而已,並不能把該行為內化、無法成為自主性的反應以及價值觀。 所以怕被打所念的書,並非是自己想念的東西、也往往不能內化為長期的知識。 所以往往考試完,也就很快的還給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