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

讀友專訪:人生像雞蛋,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站在每一個人生的岔路口上,我們都在選擇。是選擇塑造了我們,我們選擇成為今天的自己。唯有透過每次抉擇,建立屬於自己的思維方式,才能讓我們成為人生這齣戲的導演。這次的讀友專訪,我們邀請到Rex、Wendy夫婦,一同分享在大人學真正成為大人的旅程。

先承認學不好是理所當然,才有學好的可能:認知校正

學習新事物這個行為本身就非常複雜,碰到挫敗感本來就是很正常的,然而其實光是正確的評估學習複雜度,就能夠大大的減小挫折感與自我批評。究竟該如何學習天生不擅長的技能 ? 以及該如何面對撲面而來的強大挫敗及自我批評?  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吃力、辛苦,也遇到許多的困擾,這篇我要來分享一些看法......  

讀友專訪:黃子玶中醫師的人生關鍵字

Apple醫生曾受過大醫院的洗禮,現在自己開診所,以「專門看小孩」的中醫師為職志,創立了全台第一家親子中醫。她也是公認的學習女王,在看診、上通告之餘,她仍堅持一個月上一次課,刺激自己進步。我們常看到她在課堂中振筆疾書,下課後最快分享心得的也是她,毫不耽擱。  

讀友專訪:大人學,我的專案人生的擺渡者

Nelson,現任職於世界五百大企業。大學就讀商學院的他,卻靠著對電腦知識的熱情和自修,一退伍就闖進上市科技公司,擔任設計驗證工程師。一路走來,一直是工程職,接近四十歲時,才在因緣際會下,轉職專案經理。「從工程主管剛轉職成專案經理的過程中,每天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深怕一個踏空就沉到河底,心中有茫然也有惶恐,所以能遇到Joe和Bryan這樣的擺渡人,引領我從一知半解,到獨當一面管理大型專案,是我能華麗轉身的最大推手!」

改變為何重要:人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

其實我以前是一個非常非常固執的人。尤其是在社交領域,我常常會有一個慣性的思維,認為從A點到B點,就一定要怎麼走、怎麼做,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可是這讓我在職場上吃了很多苦,很多時候還不是因為別人阻礙我,而是因為自己莫名的執著,而選了一個很費工卻沒什麼效的方式。最終變成一個卡在職場上動彈不得,也不被喜歡的角色。直到有一天,我終於發現一件事。  

用這八個字,來掙脫「我是為你好」的枷鎖

我偶爾也會被一些讀者或是同學問到:「大人學為何都沒有開設父母干涉相關的課程呢?」老實說,我其實今年稍早時,曾想過要來辦一場這樣的講座,也整理了一些故事跟經歷。但後來這主題準備著就停將下來。停下來倒不是有甚麼道德顧慮或是擔心有父母來抗議,而是我細細梳理了一番後,發現父母的問題,搞不好是最單純的一種人際關係問題。

為何你這麼堅持做自己? 更多時候,其實沒人期待你這麼做

一個朋友在Tinder上玩了半天都沒成功配對。於是我幫他看了一眼。我跟他講說,你這照片根本不行啦,誰看了都會倒胃口。怎麼不考慮換個乾淨一些的衣服?穿個襯衫?把鬍子刮了?重新拍個三兩張照片。他想了又想說:「可是我覺得那樣很做作,如果換成刻意造型的照片,感覺就不是我自己了。」 我認為,這是過度在意別人眼光,才會在許多事情上冒出「這樣好像不是我自己」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