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感情中的誘惑(二)誘惑成立的公式

如何看待感情中的誘惑(二)誘惑成立的公式

繼續之前,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前篇的幾個重點:

1.TAM模型的基礎假設在於選擇互斥(非A即B)
2.既有關係中的對象屬於無風險標地
3.潛在新關係中的對象屬於風險標地
4.兩種標地的價值應以定性分析的方式評價
5.TAM模型雖然受CAPM啟發,但其實在細節上是彼此無關的

那在前文中我們探討了 Step 1 對象條件差異所產生的風險溢酬,接下來這篇要討論其他的變因。

 

(若沒看過前文的,可以點選這裏先翻翻)

Step2 自身能力產生的波動性

  • 波動性:是你在愛情關係中面對每場新關係的成功率。 如果你本身條件好,不管對手是誰每次新關係都很順利,那你個人的波動性很小(能力穩定);相反的,如果你自己條件普通,過往都是嘗試展開很多次關係下才能好不容易成功一次兩次,那你的波動值就很大;表示你在面對新關係時的不穩定度。

所以在這樣的修正下,風險溢酬 = (風險標地的價值 - 無風險標的價值) * 波動性

這樣修正的意思是,若你每次發展新關係的成功率都很低,那要再一次冒險展開新關係下,你在新關係下獲得的利益就必須要較高才划算(這時你的波動性會是用一個大於一的數字來修正)。 反之,若你本身條件很好,你每次冒險展開新關係都還滿容易成功,那源自於風險的增額報酬也就未必需要這麼高(這時波動性將會用一個等於一或是小於一的數值來修正)。 所以呢,不穩定度越大(波動性越大),展開新關係的風險溢酬就得越高;而你若能力好波動性越小,每次展開新關係都幾乎成功,那新關係對你而言的風險溢酬就可以要求的較小些。

 

Step 3 沉沒成本的影響

風險溢酬若只用兩標地間的條件差異以及自己的波動性的數值修正來定義,那未免太過理性,這還不能完整說明正常人在一段關係中,所有會思考的內容。

我們的決策不可能只根據新標地能提供的條件而決定要繼續或是要放棄,還有更強大的情緒性沉沒成本也不能被遺忘。 就像很多人可能小時候都有面對過的問題。 家裡買了個新的玩具要你丟掉成長過程中抱了很多年的舊布偶。 客觀比較起來當然新玩具一定功能更齊全、更新、更好玩、甚至更乾淨漂亮;而舊布偶可能髒髒的、掉了鼻子、脫了線、甚至填充物都跑出來了。 但是舊布偶畢竟跟隨自己很多年、是有感情、是有時間投入的。 當面對這樣的互斥(非A即B)選擇狀況下,任何人都會對於拋棄過去而接受新的事物這種選擇產生煎熬;就算理性比較上是存在明顯的條件差異也一樣,這也就是我們情感上沉沒成本的作用力。

回到愛情關係中,在最早與目前關係對象構築情感關係時,我們或許因為種種原因,如年輕時的沒有選擇(相親)、或許因為當時自身條件水準、亦或是當時的眼光品味,而選擇了目前的伴侶。 但只要相處過程中有所投入,那在出現新的誘惑對象時,我們是很難不帶感情的只就兩者條件來做理性比對。 沉沒成本一定會產生作用; 畢竟這些因為當時的喜歡、愛、依戀、在意所投注的心力、時間、努力,對我們而言是有涵義及價值的。 也畢竟既有的關係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才走到現在,就算目前的伴侶比起新對象好像沒這麼好,但是要重新開始一段新關係,卻有一堆適應期跟磨合期要面對,這代價是讓人難以忽視的。

所以若要冒險展開新關係時,那已經投入的沉沒成本我們也會期待*要有些風險貼水來彌補。 所以公式或許可以改成這樣:

風險溢酬 = (風險標地的價值 - 無風險標地的價值 + 沉沒成本) * 波動性

那到目前為止,模型說明了一個狀況:自己條件不好且對每次展開新關係成功率越低時,沉沒成本所在決策時扮演的價值就更大。 所以呢,若自己條件不好且既有伴侶的條件還滿不錯時,所需要的風險溢酬也越高。

那這裡也可能有個特殊狀況:假設新對象的價值計算起來低於既有伴侶,但是因為既有關係相處狀況很糟糕(或你其實根本沒付出甚麼,都是對方愛你比較多),沉沒成本可能因此是零甚至是負的;計算起來總風險溢酬也有可能反而是負的。

*注意,以經濟學的角度而言,沉沒成本在決策時不該被考慮也不該期待補償。 但是TAM的模型不是要定義在面對誘惑下的正確評價模式(我也不覺得有人定的出來);而是試圖模擬出一個正常人在面對此情境的思考過程。 既然沉沒成本在一般人的情感決策過程中不可避免會被考慮,那在此模型中我們也必須將其放入。

 

Step 4 那為何之前說老實的男人反而容易出軌呢?

到Step3為止的推導看起來恐怕還滿合理的,也還滿能解釋我們在面對誘惑時的理性思路。 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因為既然到目前為止說明了「若自己條件不好且既有伴侶的條件還不錯時,所需要的風險溢酬會越高」。 那為何平凡老實的男人會容易出軌呢? 照理來說,平凡老實的男人不是波動性應該較大(展開新關係的失敗率較高)嗎? 若伴侶本身條件不壞,那算出來的風險溢酬應該會很高才是。(若伴侶條件很好下,風險溢酬甚至接近無限大?)

那在這樣的情境下,會去接受誘惑的決策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這回到決策本質的一個重點,這也是經濟學的一個重點概念,就是人其實是無法總是理性決策的。 這尤其當我們在市場的經驗不足時,理性表現將越少,也更容易衝動決策。 這也就是股市中散戶跟索羅斯或是巴菲特等人的差距。 很多市場定律大家都朗朗上口,但為何巴菲特做的到?而第一次進場的投資人卻做不到? 這是因為經驗值不夠下,人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會被情緒起伏牽著走、會讓非理性情緒在主導決策。

感情世界也是一樣。 就算評價出來,風險溢酬明顯不足,但也可能會因為不理性的因素而產生極度迷戀新對象而沖昏頭的情形發生。 原則上經驗值能減少類似情況(只是終究不可能完全排除就是)。 但最少,在婚姻選項中,「看過滄海」的對象終究保持理性幅度的可能性還是高於沒看過的。 畢竟當一個人看過很多感情的多空循環後,新誘惑要再帶出非理性情緒的機率是會大幅降低的。

所以我們應該再加一個參數:非理性折減

  • 非理性折減:當事人面對關係選擇時,因為情感蒙蔽而產生的非理性判斷。

但非理性折減這因子其實並不單純。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發現,除了上面提到的經驗不足外,其實還有兩種變數可能導致非理性折減的變化。 那如果我們把所有非理性折減的因子都列出的話,分別應是:新手衝動(源自於經驗值不足)、彌補性情緒、以及恐懼感。

所以非理性折減 = (新手衝動 * 弭補性情緒 * 恐懼感)

  • 新手衝動:如前面所提,這是因當事人對面市場的經驗值不足下,或是因為特殊理由而產生的非理性迷戀。 理論上,經驗值高的人,或是市場的多空循環經歷過幾次的人,非理性狀態出現較少 (如索羅斯、巴菲特),甚至可以假設隨著經驗值增加而趨近零;而經驗值低的人,非理性狀態出現較為頻繁、甚至為常態 。 第一次進入股市的散戶,可能明明學了很多概念。 但就是會在不該進場但人人樂觀的氣氛下,被感染而做錯誤的買進決策;也會在不該出場但人人悲觀的氣氛下,被感染而大賣。
  • 弭補性情緒:這指的是當誘惑對象出現時,因為特殊條件誘發了當事者潛意識對於過往特定事件的記憶,而妄想能透過新關係來弭補過去時空的某段不滿足感。 講得更文藝腔些,就是人因為過去情感或經驗而背負的心理傷疤。 當下一次類似過去某個傷痛情境出現時,我們會妄想能矯正那個錯誤進而彌補傷疤。

舉例來說,新對象可能部分個性很像過去某段感情分手的男朋友;這些年中一直覺得自己對不起對方,那在這樣的彌補性情緒下,當事者可能會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可能明明既有的無風險關係幸福美滿,而新對象卻如同過去感情的男朋友是個無病呻吟的浪子,但為了追求對於過往的彌補性心態,我們會讓自己放棄理性決策那面,而僅以純激情意識來抉擇。

再一個例子,新對象可能是學生時期暗戀的女生,當時覺得自己條件不夠而沒去追求。 但是當後來事業有成時兩人又再一次見面後,可能會覺得自己終於有能力跟她平起平坐(尤其對方若不幸福時,這會讓狀況更糟糕),而想要透過再次追求而彌補學生時代的遺憾。 這類彌補性情緒一但產生,都會蒙蔽我們的雙眼,會讓我們屏除理性而純讓情緒帶動我們的思考與決策。

  • 恐懼感:這是我們自身因為害怕風險、或是害怕變動而產生裹足不前的反動力量。 (也因此,恐懼感通常會抵銷新手衝動、以及彌補性情緒此二因子,所以通常是個大於一的值。)

恐懼感可能是恐懼面對新關係的變動,而想只待在自己的安全領域中。 恐懼感也可能是我們擔心遭受變動所必須付出之代價,如既有對象的報復、社會評價、親友觀感、子女關係疏離等。 這樣的恐懼感若產生,就算評價出來發現新關係其實比既有關係更好,也可能讓我們裹足不前。 舉例來說,家暴環境下的受害者,當碰到另一個可以轉移的新對象時,恐懼感的因素會產生作用,並讓她猶豫離開是否是最佳選擇。 (說起來,恐懼感是個極度有趣的題目,下次讓我另開專文來討論吧)

 

所以呢,當我們把非理性折減都考慮進去的話,

風險溢酬 = (波動性 * (風險標地價值 - 無風險標地價值 + 沉沒成本) )^ 非理性折減

非理性折減 = (新手衝動 * 弭補性情緒 * 恐懼感)

那在上面公式中 ^ 符號為平方之意。 所以非理性折減若大於一(如,恐懼感很大的話),風險溢酬會變大;表示除非新關係能帶來的溢酬很高,才能跨過排除恐懼的那一關。 那若非理性折減小於一,風險溢酬會變小(新手衝動、或是彌補性情緒大的話);表示在衝動下,我們變得不期待太高的溢酬而會盲目行事。

 

Step 5 預期報酬值

所以當面對誘惑時,整個預期報酬率公式應該是 :

預期報酬率 = 無風險標地價值 + 風險溢酬

風險溢酬 = (波動性 * (風險標地價值 - 無風險標地價值 + 沉沒成本) )^ 非理性折減

非理性折減 = (新手衝動*弭補性情緒 * 恐懼感)

當面對誘惑時,我們若要放棄既有的關係,而投入第三者的懷抱時,第三者要能帶來的利益必須要大於「原本關係的價值」加上冒這段風險所必須該有的「超額利益」。 如果這樣的利益計算下並不足夠,那這段誘惑也就沒有發生的價值;保持在既有關係中往往就是當事者的選擇。

 

那到這裏也先暫時休息一下,一樣給大家一些思考的時間。 下次我們再來分析當這模型存在下,我們能從這模型中學到甚麼結論?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穩定一場關係,又怎麼樣才能讓我們加強跟另一個人的牽絆。

那這模型目前還是初步的構想。 雖然理論及概念上是可行的,目前想來也確實能代表一般人面對誘惑時的思考模型(當然,可能你根本沒意識過而以。) ,不過呢,如果有人問我模型中詳細的數字要怎麼來? 老實說我也還不知道,也還沒有深思。 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一起來討論吧。 畢竟馬可維茲(Markowitz)提出CAPM後得了諾貝爾獎,我們要是能發展出誘惑評價模型不知道能不能也得個甚麼獎? (笑)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