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終身學習這件事,可能比你想的還要重要

我最近發現,很多人似乎離開學校後就失去了閱讀的習慣。

像我最近分別跟兩個不同的朋友各吃了一頓飯。 不約而同的,兩人都在飯局中跟我抱怨著他們目前的生活。覺得自己工作操勞、總是重複做類似的事情、職涯看不到前景、沒有辦法接觸新事物,明明很認真老闆卻似乎總不賞識,升遷也沒他們的份。 偏偏時機不好,不敢隨意離職;但不離職,又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因此抱怨連連。

兩個都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好人。 說他們是好人可不是貶抑,是真的不錯的朋友。很照顧人、平時吃喝玩樂都很合適,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並不是你會想一起工作或是一起創業的人。 因為從我的觀點而言,他們某方面實在太安於現狀了。 偏偏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老覺得自己不被賞識、覺得自己受委屈了,但這麼多年來,卻沒太大視野上的改變。

傳銷討論之 不是失去的才是風險啊!

最近又碰到幾個「好心人」,也是那樣「衷心」希望我展開賺大錢的事業。 然後一再跟我強調風險低、不用囤貨這類事情。

想想這已經是老議題了,我好久前曾在某個討論區還是哪裡寫過一篇關於「風險真的低嗎」這樣的文章,於是剛剛又把它挖了出來貼在這裡。


不用囤貨,就是風險低嗎?

如果你加入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失敗」,那確實你是沒太多風險的(除了機會成本。)。

但甚麼叫做為了失敗是沒風險呢? 意思就是,如果你加入半年一年,甚麼都沒搞起來最後決定退出… 那因為你都沒存貨,除了損失時間、損失把這時間拿來做別的事情的機會(Well,了不起還損失幾個朋友)。 在那樣的邏輯概念下,確實可以避免背債以及存款減少的風險。

所謂本位主義啊...

這是一個最近聽到的故事。

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們隔壁的單位來了個新人。 很年輕、畢業於一個有名的學校、能力很不錯,本份的工作更是做得好。 只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是因為年輕氣盛或是怎麼樣,他在工作上是很有「原則」的。 新人剛進來時被希望能在他非本業的其他事情上也多幫些忙,但因為他的「原則性」,這些要求他倒是都很乾脆的一概拒絕。 據說是他覺得做任何「非專業的工作」是浪費時間、傷害專業、尤其更是自貶身價。

但大家都知道,任何公司都不免有些事情是沒有被定義在工作範圍中,可是卻多少又有人得去做。 剛好他最近的工作跟隔壁部門有接觸,這樣的原則當然搞得另一個部門的人是怨聲載道。 幾次協調不成下,最後還鬧去他主管那裏。 更有趣的是,他部門的主管覺得怎麼能讓自己的人被外人欺侮呢? 所以不但對此原則不以為意,反而極力維護這新人,所以鬧了大半天很多事情還是沒進展。 可是工作沒進展也不是辦法,其他部門的同事也只好自己摸摸鼻子做了。

我朋友講到這裡是罵聲連連,我則是聽得駭笑不止。

不要想抄捷徑!從0到1的學習歷程其實是這樣的

文章能改變人嗎? 老實說,我還真不太相信別人的觀點可以改變任何人。 小時後的偉人傳記沒改變過我,如今我寫的文章,我相信也很難改變讀著的任何一個人。

我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寫文。 雖然花很多時間寫出一些我對事情的看法與體會,但這僅僅是傳達著我自己的偏見罷了。 我不期待、甚至不認為有人會因為看了這樣的東西產生甚麼實質上的改變。 就算有些內容你讀了覺得頭頭是道、覺得好像體會了某些東西;但那體會搞不好根本不是我想傳達的東西也說不定?

這是因為人的理解常常不是漸進性的,而是某種類似進化性質的跳躍。 事情常得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要先認真對某樣事情投入、從投入回饋中反思、閱讀、學習、理解、反省,這樣辛勞的經歷一大段後,才會突然某一天開始有些心得性的東西。 非要到這時候再回頭看,你才真的對於生命或是生活產生某種新體會。

但好玩的事情是,若這時候你把體會寫出來,你會發現寫出來的東西似乎毫無特點。明明是把過程的精華濃縮出來,但看的人卻會覺得:「啊不就是個從小學就看過百遍的道理? 誰不知道這些事啊? 還要你說嗎…」。

但認知的知道,真的是實際的知道嗎?

這或許用一個禪語來比喻非常貼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沒看懂嗎? 那用個我自己鮮少為人知的經驗當例子好了。

拯救失戀大作戰(八) 精品、愛慕、與提升的上限

最近在讀一本書。
裡頭提到最近幾年Mall(購物商場)的規劃逐漸朝向開放性的設計。

在過去呢,Mall一般會故意在商店與公眾走廊之間做一個台階,讓你有「進入」店裡的感覺。 但是這幾年的Mall都會刻意把那樣的台階去掉。 原因為何呢?就在於希望創造一種讓客人沒有「進入店裡」的意識。 尤其讓店的氛圍跟Mall有較高的同質性,以便客人逛著逛著,不知不覺的就走入店中。

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心理策略。

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裝潢太過高檔的店鋪是會讓人卻步的。 比方說我自己吧,像我這種平常只買Hang Ten,了不起買買佐丹奴的人,根本不敢在百貨公司二樓的精品區駐足。 因為一身破爛的踏進去,就算店員笑臉盈盈的出現,自己還是會覺得跟自己落差太大、好像玷汙了那樣的場所。 於是敢遠觀、卻未必敢走近觀看。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只有在跟自己「身價接近」的地方才會覺得安心與自在。 若能待在比自己身價「略高」一些的地方,則會產生飄飄然、興奮、刺激、夢想成真,或是優越感的情緒。 但是呢,若這地方的等級太高、離自己身價太遠太遠之後,卻又會開始感到不自在、害怕、恐懼、並覺得別人用歧視的眼光在看自己或覺得別人會瞧不起自己。 進一步,更會因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而湧起強烈的自卑感。

儲蓄險的迷思

昨天我在忙的時候,一個好久沒連絡的前同事突然在MSN上熱切的跟我推銷起儲蓄險。 扯了好久都一直不能理解為何我不願意買。 MSN上打字一來講不清楚,二來我也沒空解釋,所以後來索性就不理他了。 後來晚上回家我才想起,其實很多年前我在某個理財網的專欄上寫過這麼一篇探討儲蓄險的文章,原因在文章中寫的很詳細。 剛剛找了出來... 就貼出來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儲蓄險呢?
主要指的也就是生死合險(生存還本險),就是依照保險契約訂定下,約定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死亡,或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時,保險公司要依照契約所約定的金額給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契約。

現在保險業幾乎的主力商品,主要都是儲蓄險。 (也是最賺錢的) (備註 : 這是2002年時候的文章,現在主力可能都放在投資險上?) 會讓這種保險在台灣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有種錯覺,覺得說有保險又有儲蓄似乎很划算。 於是就對於這種定期可以領一點保費回來的商品特別喜愛。 加上業務員也因為此險種佣金高,更是特別投其所好的鼓吹客戶購買。

所謂沒錢都要去

前幾日在某討論區上看到有人在批評國泰金的董事長蔡宏圖最近說過的一段話。 他說:「如果工作符合職涯規劃,就算沒薪水也要去。」

有人寫說「我要是金控董事長、我也可以不拿錢」、「又是資方想騙便宜的勞力」、「誰能工作不拿錢,又不是不用生活」、或是「何不食肉糜」這類話。

我是覺得,或許網友都太激動了?以致於大家解讀的並非他的原意。

當然啦,我也不知道他的原意是甚麼,但我多少可以體會他這句話的意思,或許可以在此試著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一番。

 

記得第一份工作因為案子做完而公司結束時,自己曾左思右想到底還要不要留在土木工程這個領域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