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不要想抄捷徑!從0到1的學習歷程其實是這樣的

文章能改變人嗎? 老實說,我還真不太相信別人的觀點可以改變任何人。 小時後的偉人傳記沒改變過我,如今我寫的文章,我相信也很難改變讀著的任何一個人。

我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寫文。 雖然花很多時間寫出一些我對事情的看法與體會,但這僅僅是傳達著我自己的偏見罷了。 我不期待、甚至不認為有人會因為看了這樣的東西產生甚麼實質上的改變。 就算有些內容你讀了覺得頭頭是道、覺得好像體會了某些東西;但那體會搞不好根本不是我想傳達的東西也說不定?

這是因為人的理解常常不是漸進性的,而是某種類似進化性質的跳躍。 事情常得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要先認真對某樣事情投入、從投入回饋中反思、閱讀、學習、理解、反省,這樣辛勞的經歷一大段後,才會突然某一天開始有些心得性的東西。 非要到這時候再回頭看,你才真的對於生命或是生活產生某種新體會。

但好玩的事情是,若這時候你把體會寫出來,你會發現寫出來的東西似乎毫無特點。明明是把過程的精華濃縮出來,但看的人卻會覺得:「啊不就是個從小學就看過百遍的道理? 誰不知道這些事啊? 還要你說嗎…」。

但認知的知道,真的是實際的知道嗎?

這或許用一個禪語來比喻非常貼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沒看懂嗎? 那用個我自己鮮少為人知的經驗當例子好了。

拯救失戀大作戰(八) 精品、愛慕、與提升的上限

最近在讀一本書。
裡頭提到最近幾年Mall(購物商場)的規劃逐漸朝向開放性的設計。

在過去呢,Mall一般會故意在商店與公眾走廊之間做一個台階,讓你有「進入」店裡的感覺。 但是這幾年的Mall都會刻意把那樣的台階去掉。 原因為何呢?就在於希望創造一種讓客人沒有「進入店裡」的意識。 尤其讓店的氛圍跟Mall有較高的同質性,以便客人逛著逛著,不知不覺的就走入店中。

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心理策略。

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裝潢太過高檔的店鋪是會讓人卻步的。 比方說我自己吧,像我這種平常只買Hang Ten,了不起買買佐丹奴的人,根本不敢在百貨公司二樓的精品區駐足。 因為一身破爛的踏進去,就算店員笑臉盈盈的出現,自己還是會覺得跟自己落差太大、好像玷汙了那樣的場所。 於是敢遠觀、卻未必敢走近觀看。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只有在跟自己「身價接近」的地方才會覺得安心與自在。 若能待在比自己身價「略高」一些的地方,則會產生飄飄然、興奮、刺激、夢想成真,或是優越感的情緒。 但是呢,若這地方的等級太高、離自己身價太遠太遠之後,卻又會開始感到不自在、害怕、恐懼、並覺得別人用歧視的眼光在看自己或覺得別人會瞧不起自己。 進一步,更會因為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而湧起強烈的自卑感。

儲蓄險的迷思

昨天我在忙的時候,一個好久沒連絡的前同事突然在MSN上熱切的跟我推銷起儲蓄險。 扯了好久都一直不能理解為何我不願意買。 MSN上打字一來講不清楚,二來我也沒空解釋,所以後來索性就不理他了。 後來晚上回家我才想起,其實很多年前我在某個理財網的專欄上寫過這麼一篇探討儲蓄險的文章,原因在文章中寫的很詳細。 剛剛找了出來... 就貼出來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儲蓄險呢?
主要指的也就是生死合險(生存還本險),就是依照保險契約訂定下,約定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死亡,或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時,保險公司要依照契約所約定的金額給付保險金的一種保險契約。

現在保險業幾乎的主力商品,主要都是儲蓄險。 (也是最賺錢的) (備註 : 這是2002年時候的文章,現在主力可能都放在投資險上?) 會讓這種保險在台灣大行其道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有種錯覺,覺得說有保險又有儲蓄似乎很划算。 於是就對於這種定期可以領一點保費回來的商品特別喜愛。 加上業務員也因為此險種佣金高,更是特別投其所好的鼓吹客戶購買。

所謂沒錢都要去

前幾日在某討論區上看到有人在批評國泰金的董事長蔡宏圖最近說過的一段話。 他說:「如果工作符合職涯規劃,就算沒薪水也要去。」

有人寫說「我要是金控董事長、我也可以不拿錢」、「又是資方想騙便宜的勞力」、「誰能工作不拿錢,又不是不用生活」、或是「何不食肉糜」這類話。

我是覺得,或許網友都太激動了?以致於大家解讀的並非他的原意。

當然啦,我也不知道他的原意是甚麼,但我多少可以體會他這句話的意思,或許可以在此試著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一番。

 

記得第一份工作因為案子做完而公司結束時,自己曾左思右想到底還要不要留在土木工程這個領域裏頭。

轉貼 HP大中華區總裁孫振耀退休後九大感言

最近看到這篇文章,幾乎的概念我都很贊同,寫的也比我好得多。 XD 所以在此轉貼分享。
其中幾段也剛好跟我前幾日貼的所謂沒錢都要去有類似的概念,所以也能彼此呼應一下。

PS, 也有人說這不是孫振耀的作品,但反正文章寫得好、也很有道理、所以還是值得一看。


一、關於工作與生活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唐駿。外企員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並非個人的成功,西門子的確比國美大,但並不代表西門子中國經理比國美的老闆強,甚至可以說差得很遠。而進外企的人往往並不能很早理解這一點,把自己的成功90%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實際上,外企公司隨便換個中國區總經理並不會給業績帶來什麼了不起的影響。好了問題來了,當這些經理人40多歲了,他們的薪資要求變得很高,而他們的才能其實又不是那麼出眾,作為外企公司的老闆,你會怎麼選擇?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強幹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有的是,為什麼還要用你?   

加拿大回來 寫於香港機場候機時

回去加拿大兩個禮拜,如今假期已經到達最尾聲。

雖然不知情的人會認為這是如同度假的兩個禮拜。

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滿疲憊的度過了這段時間,是沉浸於哀傷與回顧的兩個禮拜。

 


在搬離台灣的第十五個年頭,家裡又決定要搬回台灣。

消極的影響是日後回去加拿大的機會恐怕不太多了;積極的影響在於「歸屬感」這東西又再一次的被切斷了。

海外搬遷的困難在於無法什麼都跟著搬走,大部分的傢具物件都將拋棄。

我必須在這兩個禮拜中把在此存放超過十五年,甚至一些還是當時從台灣帶來超過這年限的物件重新整理,

而篩選出少數僅能帶回的東西。

 

負回饋螺旋

今天本是去做導入的啟動會議,不過最後還是變成半宣導半上課的活動。


上完課的回程是由學員中一個老先生開車送我去車站。
路上他是一直興致很高的跟我對話,從課程談到他們公司派系,甚至談到女性在工程公司多吃香...

最後不知道為何,他甚至開始講起他以前一個同事追求當時廠花的故事..
一邊開車一邊轉頭來看我,跟我說到:
「很不容易哪。 追了人家許久,人家都不理他。每次都讓他漏氣或是給他排頭」。
然後大笑起來,「不過啊,努力很久後最後還是給他追到了啦。 很了不起喔!」
我直覺的問說,『不過... 應該沒有持續很久吧?』
他訝異轉頭,「是啊!」
停頓了一下,「後來雖然結婚了,但是似乎結婚三年後就離婚了」
「真難想像之前是這麼愛的死去活來的」
「只是你怎麼會猜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