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能把 AI 用得很溜,有人試了好久卻無所穫?差異可能在於 2 個提問

為何有人能把 AI 用得很溜,有人試了好久卻無所穫?差異可能在於 2 個提問

從去年底開始,AI、ChatGPT、Bing、GPT-3、GPT-4 和微軟 Copilot 等接連成為網路上的熱議話題。隨著相關討論增加,許多人也開始意識到:AI 不再只是跟我們八竿子打不著的高端科技、也不只是我們過去以為的那種制式又笨拙的聊天機器人,反而,它能做到很多人類能做到的事情,也很可能帶領我們進入下一個新時代,就像當年電腦帶來的全方面革命一樣。

也因此這陣子以來,很多人開始急著跟上 AI 趨勢,至少跟著網路上很多大神的建議「多玩玩看」,深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時代淘汰。我相信你身邊多少也有一些這樣的人。

但你有沒有發現,有的人玩著玩著,對於 AI 工具的掌握度越來越高,還在工作上用得非常順手;有的人明明花時間玩了,卻好像也沒玩出什麼,最後能說出的結論只有「我覺得不好用,它應該很難取代人類」。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在和這兩類朋友討論過後,我發現這兩類人很大的差異在於:那些能玩出心得的人在「玩 AI 工具」的過程中,通常會試圖回答兩個問題。相對地,那些沒玩出什麼心得的人,常常就是抱持著「有用過就好」的心態,東摸一點、西摸一點,於是最後很容易什麼也沒累積下來。

那能玩出心得的人試圖回答的是什麼問題呢?包含:

1. 這個工具能做到什麼程度?
2. 這個工具能怎麼用到生活或工作上?

首先我們來聊聊第一個問題「這個工具能做到什麼程度」。

很多人可能會有個誤解,想說我們得知道 AI 工具能做到什麼程度,是不是因為我們必須對每個工具的操作都很熟,才算有跟上 AI 趨勢?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精通每個 AI 工具的操作,甚至更實際一點,考量時間和能力,多數人大概也很難做到這件事。

我們之所以要知道個別工具能做到什麼程度,更根本的原因在於,這麼累積一段時間後,我們對於 AI「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會比較有概念。一方面,我們比較好區分什麼能交給 AI 做、什麼暫時不適合;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藉此掌握目前 AI 的發展程度,即便不是所有工具我們都會立刻用到,但將來要用到時,我們至少知道它在不同領域能做到哪些事情。

換言之,「知道工具可以做到什麼程度」的關鍵,並不在於熟悉每個功能怎麼操作,而是觀察每個工具擅長做什麼、能做到多好。

那該怎麼做呢?看看網路上一些大神的經驗分享是一招(甚至有些人還會使用一些外掛程式),另外,我們也可以主動試試兩個方法。

方法一,不要有難題才問 AI,什麼事都丟給它試試看。

對於 AI,很多人的使用方法常是有事想不到答案,才打開它來提問。但其實,你也可以嘗試把各種事情都丟給它,增加觀察的機會。

舉例來說,我偶爾會創作短篇詩作,某天我心血來潮給 Bing 一個情境,請它創作看看。試了幾次之後,我發現它似乎只有幾種基本框架,當我給它新的指令請它調整,它也只能抽換其中詞彙,無法做整個架構的更動。雖然沒有成功用 Bing 完成創作,但這麼一嘗試,我大概也就知道目前它能在詞彙上給我更多想法,但在詩作架構上仍相對制式。

方法二,在指令中增加限制。比方說我們請它寫一段文字時,可以加上字數、情境、口吻等各類限制,看看它是否都能做到。

關於這個方法,我想特別說明的是,我認為在嘗試初期,我們最好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而不是天馬行空地下指令。例如我是個編輯,那我一開始就請 AI 工具依據限制寫一段文字內容,避免請它寫程式語言。

這麼建議的考量在於,無論我們是想藉由這個嘗試知道 AI 發展到什麼程度,或如何幫助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總歸需要有能力判別 AI 給的答覆品質如何。如果我看不懂程式語言,卻叫它寫程式語言,那這樣的嘗試可能就只能歸類在使用或玩,而不是「替問題找答案」。

如果一開始就天馬行空地使用,我們很容易嘗試許久卻不確定累積了什麼,於是就快速做出「它幫不上我的忙」的結論。真要天馬行空地玩,我會建議等你把工具摸熟一點、知道它能在哪幫上你的忙之後,再自由地使用。

理解所謂「AI 工具能做到什麼程度」的核心原則和嘗試技巧後,我們再來聊聊第二個「玩 AI」過程中該回答的問題,也就是「這個工具能怎麼用到生活或工作上」。

透過反覆操作前面提到的幾種嘗試,包含什麼問題都丟給它試試看,以及在指令中設定限制,我們對於一個 AI 工具能把哪些事情、做到什麼程度,多少也有概念了。下一步,我們得開始思考它能如何實際幫到我們。

在思考如何應用在工作上前,我會建議你先把工作切分得細一點。以我作為編輯、要完成一篇文稿來說,我不會以「完成一篇文稿」來思考,反而我會切分成「構思架構」、「準備素材」、「實際動筆」、「最後潤飾」等階段。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職場上的「一種任務」常常都是由很多小任務組成的,而透過嘗試,我發現 AI 相對適合用在單純的任務上,比方說請它幫我翻譯一段外文內容、或者寫一段文章摘要。相對地,像完成長篇文稿這類比較複雜的工作,即便它能完成,但我們還是後續還是得花時間調整,並不適合直接交給 AI 來做。

也因此,當我們把工作切分得細一點,會相對容易找到 AI 工具能幫上忙之處,而不會在一堆大任務中,完全想不到 AI 能獨立做好哪一件,最後只得出「它不好用」的結論。

舉例來說,我在玩 ChatGPT 的過程中發現它很會「列舉情境」,讓文章讀起來更日常,而這正好是我過去在「準備素材」這個寫作階段中,需要花很多時間做的事情。後續,我就把 ChatGPT 加入這個階段的工作流程當中,加快思考跟選擇文稿中要用到哪些情境的速度。

我也聽過有些編輯同業分享,他們發現 AI 工具其實也能協助挑出既有內容的問題,於是,他們會在「最後潤飾」這個寫作階段使用 AI 工具。

當然,也可能你試過之後,一下沒找到某個工具能怎麼應用,那也沒有關係,你可以先把嘗試成果記錄下來。
關於記錄方式,我目前使用的是 Google 試算表搭配五個欄目,包含:

- 工具名稱與連結

- 它能 / 不能做到哪些事

- 它能如何用在工作上

- 它的優缺點

- 網路上的應用分享

在嘗試過程中,我會盡量詳細地填寫前四項內容,後續有新想法再增補;至於網路上的應用分享,我則會隨時新增。我覺得這方法還蠻好用的,鼓勵你也可以嘗試看看!

希望本次的分享,能幫助你後續在「玩」AI 工具時更有方向。無論 AI 技術將來是否會帶領人類進入新的時代,透過有方向的嘗試,找到讓生活跟工作更有效率的方法,這份努力可絕對不會浪費的喔!
 

作者 / 鐘敏瑜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