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是耕耘出來的產物,而不是別人賦予的頭銜

 專業是耕耘出來的產物,而不是別人賦予的頭銜

這篇或許算是「人生是一場持續的交易 - 如何正確地交換,決定你我的成就」那篇的延續。

上週末在家又看了一次蝙蝠俠-黑暗騎士。 看到幕後花絮時,倒是有些感觸。

幕後花絮其中幾段談的都是劇組人員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 其中一段說到,電影中幾乎的飛車追逐場景都是在芝加哥的市區拍攝。 可是市區不可能讓你把校車撞入大樓、不可能讓你用蝙蝠車把聯結車頂上高架橋爆破、更不可能讓你把蝙蝠車撞破橋墩並爆炸。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電影飛車追逐的最後段,有一幕是蝙蝠俠把小丑開的連結車整個180度的翻轉過來。 在花絮中就提到,特效的負責人在劇本中看到這段描述時,覺得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一來聯結車要怎麼騰空翻轉? 二來那邊根本是芝加哥的銀行區,要是弄不好可賠慘了。

但是特效的負責人還是很好奇是不是真有方法能把聯結車翻轉。 跟技術人員討論,並做了無數次的實驗(實驗花了多少錢倒是我很好奇之處),結果居然讓他真的能透過爆破尾端的方式翻轉了整台車。 而且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其他幾段則是講解如何拍攝蝙蝠俠從高樓跳下的特效、或是如何做出大輪子的蝙蝠俠摩托車、如何拍攝爆破醫院的那場戲、或是如何精心設計幾週只為了拍攝一個十秒鐘的鏡頭(如高空跳越、把箱型車撞入河中等的片段)。

醫院爆破時,請來了精通爆破的專家。 他們思考怎麼切割建築物的地板、怎麼配置火藥以便創造出最好的效果。 飛車追逐時則請有模型專家、特效專家、鏡頭攝影師,大家一起討論怎麼各自調整自己的部分,並讓效果最好。

蝙蝠俠的怪異大輪子機車也是類似。 導演畫了大輪子的草圖,然後找機械工程師來看。 機械工程師先是搖搖頭,說這種車子根本無法駕駛。 但稍後他還是按耐不住好奇心做了prototype測驗。 為了達到電影效果,就是努力試著以導演設計那完全不合力學概念的草圖來嘗試調整、裝配、操作改造,讓一個裝著噴射機大輪子的怪機車最後也能開在街上。

當然我也知道,這類「Special Features」不免有些情節會過度宣染,目的總是要自我Promote一番。 「我們破除萬難,在團結一心下,最後終於達成目標」- 很有聖鬥士小宇宙燃燒的Fu。

但從花絮中卻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部分,在於怎麼美國各領域都有所謂的「專業人士」。 而且這些專業人士非常自豪於自己的專業,深信問題是有辦法被解決的,並且有意願想去解決問題。 也或許因為這樣的態度,努力突破自己,最後才創造出不可能的東西。

專業不是一種頭銜

我常常聽到有人在聊天時會好奇的問說,國外的技術難道台灣沒有嗎? 為何台灣做不到「_ _ _ _ _」 你可以在空格內填入電影名或是任何產品的名稱。 不管是阿凡達、是iPhone、是太空梭,你都可以填入,並且完全通用下面要談的概念。

我自己這麼工作幾年下來,我覺得做不出這些產品的最大問題,並不在於台灣沒有技術、也不在於缺乏資金、更不是沒有市場,完全在於人們對於事情的「態度」。

或許這是我的偏見。 但我總覺得,台灣相較於美國,大部分的人缺乏對於「自身專業的自豪度」。 不管是技術員、工程師、店員 (如布萊恩寫的店員與馬蓋先)、技術職、或是管理階層,鮮少有人覺得「我做的事情是一種專業,且我的專業就是為了解決別人的問題」。 很高比例的人會這麼想:「反正我只是XXX」,「反正也沒人多付我錢,事情能做個差不多就好啦。」

但我總覺得,人可以把事情做得很一般,然後一輩子抱怨自己平凡;但相反的,人也可以在工作其中找出自己的Niche來,並因此而變成某種獨特的專業。 換言之,美國這些奇怪職業的專業人士,我猜他們並不是一開始立志要當爆破專家、特效專家、機械專家。 而是因為深入了解那領域,最後才變成權威的。 專業是耕耘出來的產物,而不是別人賦予的頭銜你要先熱愛某些事情,把他做到專精,那自然變成你的專業,也自然會因此得到名譽、或是金錢的回報。

這選擇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而我偏見的認為,這是台灣普遍缺乏的精神。

很多人一方面抱怨工作單調沒有啟發性與挑戰性;但相反的,一方面又不願意讓自己多走一步。

原因為何我不知道,但我直覺是認為這或許是教育架構的原因? 台灣的學校太過致力於培養學生努力去找「正確答案」。 學生在這樣的體系下學到20多歲後,很自然就會有一種「我想甚麼並不重要吧? 反正答案還是得照老師講的才有用。 所以別整我了,你跟我說正確答案就好。」

而過度量化的成績系統,也讓大部分的人非常技術導向。 常覺得「幹嘛要去做甚麼嘗試與實驗? 那些又不算分,也不能列在成績單上。 思考問題幹嘛?我寧願學些技術、考個證照、拿個立刻可以用的東西」。 也因此呢,若是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比方說上課若沒文憑或是證照、大家就沒興趣了。 很多人讀書最後變成是為了一張紙,而不是為了自己主動想多得到點甚麼東西。 

這是一種矛盾,也是一種可惜。 之所以覺得可惜,在於我一直偏見的認為:「很多事情若願意投入時間做到極致,其實樂趣與價值自然會跑出來的。」 

沒甚麼努力是浪費的

就拿我最近的另一個體悟來說好了。

我這一兩個月來都在忙著做網站的改版。 網站改版講的簡單些,不也就只是搬文、貼文、寫Code、Debug、或是做美工。 這樣的事情能有甚麼好玩的? 一開始我也這麼想,但後來卻發現是越改越有趣。

為何呢?

當網站基礎出現,開始考慮要如何「增加使用者便利度」時,就開始發現,這並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人性探索的問題。 我與Bryan要把自己歸零,假設自己是個第一次來的使用者,想說他們會需要甚麼? 我們又如何能讓他們想找的資訊很容易找到。

我們不斷的模擬並討論(以及爭執),使用者可能會怎麼連進來? 別人介紹? Google搜尋關鍵字? 如果是關鍵字搜尋進來了,表示他在查資料,那他還會需要甚麼? 如果是我,在這狀況下會怎麼做? 會用搜尋器? 會用我們分類的建議閱讀? 會用Tag? 若是搜尋的話,搜尋器的位置夠明顯嗎? 會不會查不到關鍵字? 讀者會需要延伸閱讀的文章嗎? 延伸閱讀放在下面合適嗎? 那要放幾篇呢? 放少了好像不夠,但放多了、眼花撩亂下可能讀者又不會注意了。

也因此,每個區塊的擺放我們都做些討論。 有網友提出建議(比方說字體看不清楚,或是有大陸來的讀者說繁體字讀起來吃力),我們就得思考那該怎麼改進,能讓「使用者更輕鬆些」。 我們還跑去讀了Google的搜尋法,了解關鍵字搜尋的原理;買了些講SEO的書;我們跑去讀了網站使用者心理學的文章,研究網路使用者的視覺焦點,了解使用者注意力會被甚麼吸引。 就算到現在,我們都還一直在討論怎麼改能更好。

這麼短短四週,我很快的領悟到,網頁設計上技術只是基礎。 若我下次要找個網頁開發者時,他對於使用者便利性的考量,會比他精不精通特殊技術來的更重要。 因為如果忽略了這些人性面的研究與鑽研,雖然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技術人員」,但永遠不能變成一個「問題解決者」(Problem Solver)。

人的價值在於可以解決問題

問題解決,是變成任何領域專家的基礎。 而要成為「問題解決者」的培養是來自於思考、探索、好奇心、與解決問題的心。 人不是考張證照或是上過甚麼課,就會因此變成專業的,一切都是需要體會、思考、轉化、並深根的。 缺乏想要解決問題的態度,專業度是怎麼樣都不會出現的。

所以我總覺得,對自己的工作有份自豪的心,認真的做、認真的想,這些努力是重要,也是誰都帶不走的東西。 認真做甚麼事情,最後得益最多的永遠都是自己。 那些努力或許一下不會有回報,但這是我們自我專業培養的一個過程,是讓自己成長的一種耕耘。 因為外在的肯定全部都有可能失去。 別人可以把你革職、別人可以降你的薪水;但是認真研究的東西,卻永遠是自己的。

甚至我覺得,這在面對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時都是如此。

記得我第一份工作,剛進公司時,老闆大半年都只叫我整理專案進度、合約數字並做EXCEL表。 這樣工作很低階嗎? 對,就技術面而言確實如此。 可是若願意多跨一步,深入思考這張表做出來是要幹嘛用的? 這張表的讀者會是誰? 哪些地方會立刻吸引他們的注意? 哪些地方會造成誤解? 若這張表日後還要不斷更新,怎麼設計對自己比較好維護?

這些若都思考,會自然的讓人去改變做事方法與調整表格呈現方式。 最後,潛移默化下,當自己碰到新事物時,思考重點就會放在「思考需求」與「解決問題」上。 這其實是很重要,也是需要自小處開始培養的習慣。 因為就算哪天你成為PM或主管或甚至總經理,你一樣要設計類似的東西。

到時候執行者或許不是你,但設計的基礎是甚麼? 就是當年的苦工嘛。 若只是一直把自己當成執行者的角色,工作自然很無趣,也會讓自己無法自我成長。 因為當人只顧執行而不去思考工作背後的人性面時,別人會覺得你做出來的東西總讓人覺得不好用。 自己變的可取代性很高,老闆也不會多放資源在你身上。 但若相反的,你願意多想一些,讓經你手的工作都能問題最小,能不斷改變自己的做事方法,你就在逐步培養自己的「專業態度」了。

一切都是自我選擇

別忘了,你是自己的主宰者。 自己可以讓工作變得很低階,也可以讓它變的有所價值。

就算退一百步想好了。 工作上的學習,其實比我們這種自己改網站的可好上萬倍了吧? 做了、學了、想了、內化的同時,還有人會因此付錢。 這麼好的事情,為何會讓自己只做六十分呢?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