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女的戀愛策略系列四, 靜摩擦力、習慣、與交易效用

輕熟女的戀愛策略系列四, 靜摩擦力、習慣、與交易效用

似乎是在1980年間吧? 在台灣最大的多頭段來臨的時候,曾經有本非常著名的理財暢銷書。 這本書裡一段話被當時的很多人奉為圭臬,並認真執行。 這段話的原文我其實自己也沒機會親眼看過,但倒是一直聽別人引用,大意是這樣的:要在股市致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

當時的時空環境確實是這麼一回事,遵照這方法去執行也的確讓部分人興奮了好一段時間。 台灣自十大建設之後經濟起飛、外匯存底一路增加、產業面一片大好,加權指數從民國70年代(1980)的600多點開始一路長紅,並在1990年2月創下歷史新高12,682。 不過呢,在12,682出現後,10年來大多頭的宴會嘎然而止,股市會漲到月球的夢想不復存在。 很多1980年中期隨時買、隨便買的股票,至今沒再看見過當時的高點,更別說12,682高點之後,還遵行這法則的人們…

這代表甚麼呢? 這代表經驗會誤導我們。 一個時代可用的方法,當時代變遷後,就必然得做些調整。 大多頭時代的方法,一旦到大空頭時代還一直買、隨便買,可能很快就讓人傾家蕩產了。 若處在當下的人們沒能察覺趨勢的變化,守著唯一那一千零一套的把戲,最後將必然得到慘敗的結果。

唔,這段開場大概讓人看的是莫名其妙吧?

一定有人心裡想:「前一篇結尾時不是才要談造成敗犬無法脫出的策略問題嗎? 怎麼突然間談起台股歷史了?」

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從我這麼幾年的觀察中,發現這其實是完全能對應到敗犬現象的一個類比。 「在過去趨勢中適用的經驗,會讓人產生依賴感,以致於無法察覺到環境的變化。」 戀愛市場也是這麼一回事,很多人沒察覺到風向轉變,會持續用著不再有效的方法,進而把自己完全排除在勝利的可能性之外。

這方法是甚麼? 你或許會問。 但我卻沒有辦法三言兩語的解釋清楚,我只能暫時給它取個名字,叫做「靜摩擦力法則」。

靜摩擦力法則的基礎來自於兩個心理反應:

1. 因為我是女生,所以我只需要等對方投入足夠的力量來感動我就好。
2. 女生是該有矜持的,所以若男生沒有拿出世俗間普遍認同對愛情的證明下,我該對他不屑一顧。

這樣的思維基礎反應到行為邏輯上,大概會變成這樣子:因為我是女人,男人就應該很投入的來追我。 戀情開始時,男人必須盡一切力量來展現誠意、來打動我,而女人則應該完全被動看著。 如果男人誠意展現沒能達到我的認可之前,那我寧願啥都不要。 就算我覺得對這男人有好感,但他沒過我的要求之前,我一步也不會往前走。

更極端的會覺得:
如果你不先用盡心思的表現,表示你不夠愛我;那我不甩你。
如果你不在我身上花錢,那表示你不夠愛我;那我不甩你。
如果你不先走近我,那表示你不夠愛我;我一樣不甩你。
就算自己其實不討厭對方,但還是遠遠看著。 要看你為了追我,願意投入到甚麼程度,而這才會決定自己是否起步…

這就好似國中物理學到的「靜摩擦力」概念。

我因為離國中物理已經很遙遠了,所以特別上網搜尋了一下,找到了一段這樣的定義:「靜摩擦力是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相對靜止但是存在著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一個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個力就是靜摩擦力。」 



用圖表來看可能比較簡單。 上圖曲線的高峰,代表是「最大靜摩擦力」。 而若要讓「靜止的物體」移動,你要施力大過「最大靜摩擦力」才能讓其移動。 可是最大靜摩擦力其實不是讓物體持續移動的真正阻力,因為一旦靜止的物體開始移動後,後續的「動摩擦力」反而小的多。 (動摩擦力就是上圖後面那一段)

回到戀愛市場上來,很多女性會有類似「物理摩擦力」的相同行為呈現。 會不自覺得在雙方接觸的初期放一個極高的「試探門檻」(也就是最大靜摩擦力)。 那門檻有時候高到不必要、甚至不是自己真心需要的東西。 追本溯源,純粹只是因為覺得自己需要得到某種認同罷了。

也因此,就算明明對對方有好感,但是對方若不願意在某些行為舉止上做出正確答案,或是投入追求的能量到讓她滿意,那她就寧願不動。 而偏偏更糟糕的事情在於,很多女性用來「判定男人誠意的條件」常常是錯的,是只存在於偶像劇或是童話書中的。 這就造成靜摩擦力太高,而很少男人能夠或有意願跨過門檻。 隨著時間拉長、趨勢反轉、願意挑戰的男人相對更少,整個狀況就變得對自己越來的越不利了。

我並不是說女人不該設門檻,隨便阿貓阿狗表示興趣就接受無誤。 就策略面而言「靜摩擦力法則」絕對是OK,它也確實有效,可以篩選掉一些誠意不足的傢伙。 唯一的問題在於,妳得要非常小心的使用。 因為這是一個僅適合於「賣方市場」的手段;再者,若妳定出的篩選條件錯誤下,更可能變成一場「反淘汰」。 會造成有能力的男人不願意追價、反而鼓勵她們轉而找尋其他的「價值被低估的標的」(笑)。

但在談「錯誤篩選條件」之前,這篇我打算先談「靜摩擦力法則」該注意些甚麼東西。

如剛剛提到的,要使用靜摩擦力法則,確定自己還處在「賣方市場」是個最大關鍵。 換言之,這是個你在上升趨勢才合適使用的策略。 但很多已經處在敗犬狀態的女性,並無意識到「時間因素」開始站在不利於自己的那一側。 當趨勢不利下,還繼續使用此法則下,甚至還刻意拉高最大靜摩擦力,這將讓自己「完全無機會」再脫出敗犬處境。

時間因素不難理解,不過大部分人對於時間因素的認知,僅是青春與美貌的條件論。 但我一直覺得,只把青春美貌當成問題,其實就思考的太過偏狹了一點。 因為環顧妳我四周,絕對還是有很多30歲以後的女人也是順利嫁出去了。 她們不一定都是美若天仙的女孩子,所以我「始終不覺得」美貌是能否結婚這件事情的關鍵。

靜摩擦力法則的敵人其實是處在愛情市場的「交易效用」這問題上。

我知道,我講很多經濟學或心理學的術語不是一般人都理解的,所以這裡再花點時間解釋一下「交易效用」這概念。 交易效用 (Transaction Utility)比較屬於是心理學的一個名詞,它用來定義人們對於交易這件事情「知覺上的觀點」。 網路上找來一段我覺得能很傳神定義這名詞的是下面這一段話:Transaction Utility is the perceived value of getting a good dea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ount paid and a notional reference price. (我就暫時保留不翻譯成中文。 因為試著翻譯幾次,但翻出來後味道就不太對了。)

提到交易效用,我就不得不強調一下。 「交易」這兩字,是我在愛情系列文章中常出現的一個詞。 可是交易這兩字在中文中,恐怕多少讓人有些負面的觀感,覺得好像涉及金錢、甚至恐怕會讓人聯想到援交或是買春之類的行為。 但是如果用英文Transaction這個字,就其實單指一種「交換的行為」:拿出我多餘的東西,去交換我渴望的東西。 其實是非常中性的一種行為狀態。

所以我要強調的是,Transaction不一定是金錢的買賣。 我用這個字,並不是想以負面的態度來形容戀愛,而是希望大家回到理性面來思考。 畢竟我們的人生不管想追求任何事物,多少都得拿出一些東西來交換。 比方說,你若未來想成為一名學者,你得現在就用功讀書,得犧牲玩樂的時間去認真苦讀。 這就是對於未來人生的一場交易:拿時間去換取未來的身分地位。 也因此,交易一詞只是對於「交換行為」的形容,在此並不存在價值觀的批判。 也希望大家往下閱讀時,能排除掉自己心中的負面觀感。

好,那再回到主題。

以一般物質的交易而言,交易共識要能達成,關鍵點是交易的雙方要「都覺得」從這交易中「得到了些甚麼東西」。 比方說,我不會做麵包,但是手上有些錢。 隔壁老王超擅長做麵包,但是缺錢。 所以我拿我有的、去換我沒有的,彼此都覺得「物超所值」。 且交易達成後,彼此都認為從這交易過程中得到了收穫,覺得人生的價值增加、快樂度也提升。 所以呢,「彼此認知所得到的東西」、「或是增加的快樂」,就是所謂「交易的效用」→ 交換過程讓我覺得有收穫,所以我樂於參與這場交易。

但反過來說,不管客觀覺得這交易多公平,若任何一方覺得自己無法從交易中得到效用(也就是好處或快樂)時,這交易就難以發生。

以上這句話請一定要看懂,而且牢記在心。

因為在戀愛活動中也是一樣的。 要一個人把自己的信任、情感、財富、以及後半輩子的人生託付下去,每個人都必然渴望得到一些回報與效用。 這是無論男女都有此需求的。

但問題在於,我們人人都想效用最大化,但妳又能(或打算)給出甚麼樣的效用呢?

很遺憾的,一部分我接觸過的女性朋友,對此的答案常都很類似:「我是女人耶! 跟我約會或是結婚就是最大的效用了吧?」。 很可惜,這就現實面而言,過了一定年紀後這效用就不夠強大了。 而且妳一旦有這思維後,就只會把遊戲往一個死胡同導去。

隨著年紀往上走,女生必然會越來越意識到,願意死命追求自己的男人是越來越少。 就算有男生約,這些男人也多僅是稍微嘗試、表達好感,一旦當發現女方回應不熱烈下,也就放棄抽離了。

「哼! 現實! 這樣不是真愛,不要也罷…」,或許有人會這麼做結論。

但為何男人越來越冷淡呢? 可是十幾歲時,男人並不是這樣的啊.. 是因為男人都去找小妹妹了嗎? 不然為何之前有效的方法,會越來越沒用呢?

因為「交易效用」來自於知覺,而根據邊際效益遞減的法則,「效用」是會隨著一個人「擁有」而成「等比例的減少」。 對男人而言,在戀愛市場上「效用」的認知,剛好就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逐漸降低。

在男人10多歲的年紀,一個從來沒跟女孩子交往過的年歲時,光是自己有好感的女生願意對自己微笑,願意跟自己出去,這就能讓人寢食難安、開心到如同要飛起來。 兩人也不用去哪裡玩、不用對方對自己多好、更不用有甚麼肢體接觸,光是能面對面看著她的笑容,就讓人覺得自己好似要融化了般。 為了能看到這如同天使般的笑容,取悅她、討好他、要自己做甚麼都覺得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一般。 要是還能稍稍握到手,恐怕好幾個晚上做夢都會笑。

在那時期中,女孩子的一個微笑,就等於絕大的效用。

但人是會成長的。 當男人到達二十歲尾段或三十歲初段時,多多少少都有過幾段戀情。 當戀愛經驗豐富下,光是跟一個女人出來約會的效用已經大幅降低,也很難會只因為女人的微笑就被迷惑住。 跟女人走在一起、談笑、約會,恐怕都不會再有如同少年時代的興奮感。 不會在約會前一天睡不著覺、不會一個星期前就開始準備約會當天的規劃、甚至就算兩人有牽手、接吻、或更深入的接觸都未必能讓人變得無法自拔。 此外,這年齡的男人很可能都有工作壓力有其他責任要應付,也必然不可能如學生時代那樣投注全部的力氣與精神在戀愛氣氛的營造上。

他們變得精明、世故、小心翼翼,會覺得,如果對方沒有甚麼意願的話,何必死纏爛打? 加上接近適婚年齡後,男人一般會開始考量長遠的問題。 戀愛不再像童話般這麼浪漫。 畢竟若是結婚的話,自己還得要犧牲掉自由、經濟、時間、多跟一個人長期生活也可能產生很多問題。 但在這關係中自己又得到甚麼呢? 是一個只會買名牌包的洋娃娃,或是一個可以一起往後走的合作夥伴?

這是少數女性未曾思考過的一個問題點。 這也是為何男人不再只因為妳是女人就願意先付出一堆氣力來追求或是取得交往資格的原因。 因為對他們而言,交易的效用已經不比十幾歲時了、自己的時間與力氣也不再,自然不再可能先投注一堆,然後才等待開牌。 因為,萬一開牌是爛牌呢?

這也是前一篇說到,如果你無法正確的建構對方的安全感時,就必然無法留住男人。 這又帶出另一個重要的啟發:如果你發現周圍的男人們開始不願意投注氣力或資源與妳構築關係上,這表示你明顯釋放不足夠的安全感(也就是效用),或是放了過多的恐懼感出來。 這時候,回顧與檢討就很重要。 因為若妳持續無法讓男人感覺跟妳交往有好處時,妳就將離婚姻目標越來越遠..

再來,另一個你該考量的是,你開出來的篩選條件到底是否合理呢? 我碰過有女人在認識我的第一天就直接問我年收多少的,並說另一個追她的男人才送了甚麼禮物。 我完全可以理解這是個「快篩機制」,但反過來說,這卻也同樣是愚蠢至極。 因為這類快篩完全無助讓你成功,反而產生「反淘汰」的狀況。

反淘汰的意思是說,符合你條件的,在沒看到牛肉卻先看到這誇張的門檻時,必然會嚇的逃走。 以上例來說,對方並非是美若天仙的女孩子,我也還壓根不認識她,自然不會想去參與比價與競標。 甚至在這樣的快篩過程後,我根本連想繼續去了解她的興趣都沒有了。 所以無論我是否有符合她的條件,但是我都先自願「被」淘汰。 所以這不是很可惜嗎? 這樣的篩選機制,只是排除掉有選擇性的人。 且在這樣快篩機制下還沒被嚇走的,也並不表示他非常棒,反而有可能有其他妳篩選機制沒能看到的隱憂。 這就很糟糕了,因為當母數已經因為趨勢反轉而變小時,若篩選機制還把好的都篩走,那不就越發不可能讓人脫出敗犬的處境了嗎?

這也是為何我前面講說,已經在洞裡的,就要想辦法搞清楚狀況,而非把招式用老的繼續往下挖掘。 要重新界定自己的市場,找出自己的優勢,並想辦法在碰到新對象時,強化對方的效用感與安全感以鼓勵對方繼續往前。 至於門檻,更是得小心的界定。 因為訂太高,市場失去動能下,根本沒人能突破最大靜摩擦力;此外,定的不好更還會增加男人的恐懼感,反而讓他們逃之夭夭。 而這類一旦逃走的,是怎麼樣都無法再抓回來的喔!

所以,接下來下一篇。 我們將來談,到底哪些篩選條件會增加男人的恐懼感,並造成反篩選的結果發生。

 

本系列完整內容,已收錄在PCuSER電腦人文化〈愛情市場學:寫給八十分女生,提升戀愛力的不敗思維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