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思考

G940開箱

這篇跟專案管理毫無關係。 可當成純粹的勸敗文。 :P

前幾天,家裡收到這個包裹。

看起來是羅技Logitech的產品喔? 但到底是甚麼東西呢? 盒子拆開來一看…

良善來自於對於邪惡的理解

體罰的議題前段時間在各大討論區都有人在聊。 我自己不是甚麼教育學家,不敢大放厥詞的參與討論。 不過最近不小心看到一些討論的文章,其中有個觀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很想在這裡稍微胡言亂語幾句。

我想談的在於看到有一派人士反對體罰的論點,是覺得若老師或是家長責打或處罰,將會讓小孩學到「以暴制暴」及「暴力的價值」。他們論點的假設在於:責打會讓小孩學會可以透過力量來逼迫別人做某些事情,或逼迫別人順從自己的觀點。 反之,若家長老師完全以愛與關心來教育小孩,小孩就能減少暴力的運用,並把社會導入一個更和諧的方向。

我是覺得這觀點的假設有些問題。 這如同我們國中學物理時,會叫大家假設摩擦力或是空氣阻力不存在一樣。但回歸現實面,摩擦力跟空氣阻力是一直存在的東西;就如同「暴力的自發性」,並不會因為沒有人教而能讓其不存在。

驚喜!有驚未必有喜 - 談後天無力感

人從學校畢業後的10年間,朋友間的話題大概會分為幾個階段。一開始是「你們公司(老闆、待遇、同事)如何」。幾年之後,發現上班就是那回事,新節目就變成「你們何時結婚」、「婚紗照選幾組」云云。再過一陣子,家中添了新成員,話題自然變成「你家用哪個牌子的尿布」、「給保母還是給爸媽帶」…布萊恩和布萊恩的朋友相比,人生專案進度嚴重落後,所以朋友聚會,以往愛發表意見的我,現在台詞比康熙來了的陳漢典還少,只有默默旁聽的份。

所以..真的是我太不同了嗎?

最近一個問題困擾著我,讓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點不太一樣。

起源是最近我在安排婚禮的相關事宜。 週圍的朋友、同事、或認識的人很自然在碰面時,就會問到說:「Joe,那你婚紗照可以看了嗎?」、或是「Joe那你婚戒買怎麼樣的」。

我都一臉茫然的回應說:『還沒啊... 都還沒好呢。」

很多人會訝異的接口說:「可是,你不是下下個月就要請客了,怎麼會還沒好呢?」

我心想,下下個月不是還很早嗎? 有人這麼早就先都買好的嗎? 這類較大金額的採購,不都是以As Late As Possible的方式來排程的嗎?

我提出這疑問後,一部分的朋友會能理解並點頭;但始終會有一部份的朋友完全不能理解。 會張大嘴巴的回問說:「Joe…你想法好特別喔… 我當時結婚時,可是早在大半年就先拍好照的喔。」

 

微小說 : 箱子

這是無聊時創作的故事,並沒有甚麼寓意。 請當純粹的消遣來看就好 :D

[開場]

我沒想到這東西居然又一次的出現了。

我顫抖的摸著它那再熟悉不過的花紋。

我真的一直以為,它在57年前,已經被我遺留在老家的地下室了。

我.. 我真以為,這東西已經不在了。

但,怎麼會又出現在這裡呢?

我邊拍著盒子上的灰塵,邊從地下室往樓上走。 開門的暖氣讓我有一瞬間感覺似乎要窒息了,腦子也還是有點混沌的轉不過來。

唉,或許真是因為年紀大了,很多事情沒有以前記得這麼牢靠。

這不是埋在舊家地下室的角落了嗎?

我真有點混亂了,還是那次逃走時,自己還是不知不覺的把它打包了放在箱子裡一起帶走了呢…

一趟計程車,一段小故事

之前在美國養車的花費和麻煩把我嚇到了,所以回台灣後我和老婆決定不買車,也因此多了不少搭計程車的機會。坐計程車最有意思的事,莫過於聽運將先生「講古」。在很卡通的鮮黃色車子裡,窗外的街景一幕幕滑過,運將先生掌著舵,凝視前方,將故事娓娓道來。搭小黃真的挺像大人的故事屋,尤其是主持人像排練過一般,不疾不徐,讓故事總是在到達的前一刻畫下句點。先生,總共180,東西別忘了拿,謝謝!

區區「博愛座」,何須「大亂鬥」

當年為了出國留學,我有一段白天上班晚上補GRE的苦命日子。下課超過10點而且累得半死,平常在捷運上只站不坐的我,看到空位也忍不住坐下來休息(會避開博愛座就是了)。有次我在座位上陷入昏迷,正當夢見自己在哈佛校園和金髮美女談笑時,肩膀卻突然受到重擊,還發出「啪」的一聲,我瞬間驚醒,眼睛睜開卻看到一位貌似開喜婆婆的中年阿姨,非常兇狠地瞪著我說:「喂!少年ㄟ,看到孕婦不會讓座hyo~」什麼!懷孕!我嚇得立刻彈起來,包包還掉地上,連忙說對不起,然後才看到旁邊確實站著一位孕婦。我永遠忘不了當時的場景,我雖然起身,但那位阿姨卻又瞪了我一眼,孕婦很不好意思地望著我。因為阿姨喊得很大聲,所以車上所有的乘客都望過來,當時真的只有一個「冏」字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