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我提升,5 項看似正確實則有害的策略建議

關於自我提升,5 項看似正確實則有害的策略建議

你開始訂定新年的年度計劃了嗎?​如果你盤點了去年的進展,明明投入了許多努力與資源卻成果不如預期,覺得成長幅度有限。或許是你採用了看似正確卻實際有害的策略。

關於自我提升,有五個策略常被推崇、卻又因過度被簡化與誤解,結果成為導致失敗的有毒建議。

​策略一、持續展現優異表現

策略二、參照成功者的做法讓自己更好

策略三、刻意練習是唯一的成功策略

策略四、專注在最具挑戰的目標

策略五、做最重要的事


​策略一、持續展現優異表現

第一個策略會導致失敗,是由於自我提升,並不意味著我們得展現出線性或是始終如一的持續提升。

上下起伏或短暫的停滯,是常有的現象;人不是機器,會受到情緒、健康等生理因素的負面影響。只要整體在長期趨勢是向上的,那麼一切都是正常的;就像長線投資不在意短期的上下起伏,而自我提升也是一種長線投資。如果你能意識到這點,就能更有耐心,不容易灰心喪氣。​

策略二、參照成功者的做法讓自己更好

第二個策略會導致失敗,是由於當我們以那些有能力或更有成就的人做為改進的基準時,往往會忽略了環境與自身條件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天賦、努力和運氣,有所成就或展現出過人能力的人通常具備這三個要素。而我們所「看見」的大多是別人努力的環節;而天賦、運氣不容易察覺、也學不來,但的的確確影響著成敗關鍵。

別人一個月讀十本書,那我也來這麼做,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管成功與失敗,都無法從中學習到經驗。更糟的是,為了維持自尊心,會不自覺地拿那些自己認定不太成功的對象來比較,因此得到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己還是蠻厲害的錯覺。

我們應該回到自己本身,回顧自身的錯誤與經驗總結來尋求真的改善機會,更專注在自我的成長,這與他人無關。這樣也會讓你更清楚該往哪裡去?如何前往?以及為何如此做?

策略三、刻意練習是唯一的成功策略

第三個策略會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過於迷信刻意練習所帶來的價值性。

刻意練習是有效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對每一個人來說,進步的方法也並非只有一種,也不會是靠單一策略就能奏效的。有彈性的複合式計畫,或許會更合適;既要刻意練習、也讓自己不帶目的地去參與各種體驗,從中去覺察、啟發,以及學習與改進。

更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如何擁有自主性。

策略四、專注在最具挑戰的目標

第四個策略會導致失敗,是由於只專注在最具挑戰的目標,可能會讓我們精疲力竭,提早放棄。

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選擇高出能力一些些、具挑戰性的目標,讓自己進入心流區。一旦開始執行,就關注在活動本身的回報與樂趣,而不要強調結果。讓自己從事一些簡單的挑戰,也有助於累積成就感、維持衝勁。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這樣的說法:過度設定目標與追求目標,反而可能阻礙了進步。因為太過於關注目標的設定,增加了我們對於某件事的思考量,但也同時減少了花在做這件事情上的時間;一旦遇到有時間上的限制,結果不是時間不夠完成,就是草率執行得到不好的成果。

許多人習慣基於目標,評估需要投入的資源、時間與成本。但是,在這個迭代速度愈來愈快的時代,根據所能獲得的資源限制與時間條件,先取得現階段最大成果、再逐步推進,反而有更大的勝算。

策略五、做最重要的事

第五個策略隨著 OKR 的流行被許多人掛在嘴邊。會導致失敗的原因,就如同「做就對了」這句我們常聽到的話一樣,在缺乏大前提之下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思考、胡亂地做,往往只是瞎忙。從現有選項之中找出最重要的事,也未必是對的選擇。

不少人會用時間管理矩陣(或稱為艾森豪矩陣、重要緊急矩陣)來區分手上的工作任務,並將重要不緊急這個象限的項目視為最重要的事。但這麼做會有兩個盲點,一個是真正重要的事可能沒有被列入矩陣當中,另一個就是我們其實很難忽略那些重要又緊急的項目不管。

正確來說,所謂「做最重要的事」是要求我們先確認長期目標,然後以終為始拆解出要完成目標所需要進行的任務,找出其中的關鍵任務就是最重要的事項。然後確保有足夠的資源與時間投入在這些關鍵項目上,也要完成其他的項目;這也是 OKR 的基本原則。

做最重要的事,不是只做最重要的,而是確保資源優先分配在重要的項目上;然後在規劃剩餘的有限資源時,自然會刻意避免資源閒置或投入在無意義的地方。

 

原文轉貼自: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 ( 原文連結 )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