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責任唯有讀書?戀愛,其實更是早早就該開始累積的學問

學生的責任唯有讀書?戀愛,其實更是早早就該開始累積的學問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其實我還滿鼓勵父母如果可以,真應該在國中高中時期就鼓勵你的孩子多談幾段戀愛。尤其是女孩子。

我知道,這跟傳統的認知是違背的。因為父母都覺得這年紀讀書最重要,也擔心女生會太年輕懷孕之類。但我真心覺得,學生時代最最最需要累積的人生知識,其實是「戀愛的認知」!!

為何這樣講?

因為我這幾年真的碰到太多人來問我戀愛問題,女生男生都有。我覺得他們可惜的地方,都是年輕時候沒有嘗試認識異性,以致於無法在「對的時間」學到必備的知識。他們通常都是很認真很用功的孩子,工作薪水什麼都很好,往往都是工程師醫生等等的專業工作者。但學生時代因家裡管得嚴、自己又很聽話,於是一直沒有交過男朋友或女朋友。

結果母胎單身到了可能 30 歲,突然碰到有個人對他較為親切,於是就沉船了。沉船歸沈船,但因太少跟異性互動的經驗,於是一出手就嚇到別人,然後把狀況弄到很差。加上戀愛經驗少,碰到「真命天子/女」就會過度認真,甚至覺得錯過這人,人生從此就會天崩地裂。於是為了證明自己心意、死命糾纏、廢寢忘食、各種過度追求、或是非要對方講清楚、不然就是心痛、情緒崩潰、情緒勒索、或是過度委屈等等,總之是把自己搞得很慘。

而且因為經驗少,就很難勸;他們真心覺得錯過這村就沒了這店,常常讓人不知道怎麼幫才好。也因為經驗少,對於人情世故理解不完備,我也很難讓他認清「其實對方沒興趣,對方真只是比較親切」。最後唯一能勸誡的,都只是希望他要能去找找身心科。但每次都覺得這種事情很可惜……

我就常常在想,如果這族群曾在國中高中時期就多些異性朋友,甚至談過幾場那種純純的小戀愛。一來會更理解異性在想什麼,二來也能理解很多事情無法勉強,而在感情上能更成熟,對很多事情也能更寬容。

可是當這些都沒有,戀愛認知就只會來自於小說、電影、偶像劇。然後以為那種誇大的情節,是日常的日常。這種錯誤的期待就很容易傷己傷人。

我現在回顧,其實讀書什麼考試什麼的真的都還好耶。因為出了社會,你的薪資與成就跟讀書未必這麼有關聯。學生時代分神談談戀愛,其實並不會造成什麼未來工作的影響,反而更有助於平衡成長。

而且一個成年人,日後真想唸書拿學歷總還有機會。但戀愛或是與異性互動的認知,卻不是這樣。很高機率你在學生時代錯過體驗,進了社會這議題就會變得「異常地難自學」,學習的成本也會高很多。

你說為什麼?

因為年少時候的笨拙大家可以理解與包容。國高中年紀無論男生女生本來就都傻傻的,大家其實互相都差不多,誰又能怎麼笑誰?但你三十歲了,能力只有國中生,異性就會本能想避開你。然後就會發現,戀愛經驗少的人,會更因為經驗少而變成參與門檻。甚至若你三十五、四十了,還跟別人說自己都沒交往經驗,就更會顯得異類與周圍格格不入了。

再來,心理面的復原能力也有很大差異。

學生時期難過失戀,最多就是幾場考試沒考好。但當你有些經驗了,日後失戀的康復能力會變強,每次就更容易站起來。可是如果你三十歲才經歷第一次失戀,代價很可能就是把工作也砸了、連帶弄壞你大部分的人際關係、有很多人還因此被對方憎恨或是導致對方找來警察…

你想想,在高中時代就算因為戀愛鬧得大家都知道,周圍人也都理解這是不成熟小朋友的狀況,多半也能體諒;但你三十歲因為失戀把狀況鬧大,大家其實只會覺得問題在你身上。最後很容易因為一場錯誤的戀愛搞毀人生都大有可能。

這也是為何我聽了越多這類同學的故事,我就越感嘆,很多時候父母「我為你好」而擾動生物本能的自以為是,最後只是造成子女長期的困境。但父母若開明開放,國高中時期就像歐美父母那樣鼓勵小朋友參加參加舞會(或類似的異性互動聚會),能有些小男女朋友純愛的人生體驗,最後其實孩子才能正常且平衡的發展。

所以父母們,別再說什麼「學生的責任就是讀書」。不是的,學生的責任其實是體驗青春、或成本低的體驗人生、或探索天賦熱情,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些都有些經驗,人才能真正的長大啊……

最後就還是工商時間一句話

至於若真的錯過了那個年少時光自我摸索與成長的朋友,我唯一能給的建議是,或許就早點來參加【戀愛大人學】。或許你會幫自己省下很多摸索時間。尤其女生,真是如此。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