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綱《高手心態》選摘: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你該當「狐狸型」專家!

萬維綱《高手心態》選摘: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你該當「狐狸型」專家!

從二十世紀八○年代開始,泰特洛克搞了一項歷時二十多年、影響深遠的研究:用科學方法評估專家們對政治事件的預測能力。我們常常抱怨專家做出錯誤的預測,有時候講得頭頭是道,也只不過是事後諸葛。泰特洛克則使用了複雜而嚴謹的評估方法,一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能避免馬後炮。比如說,他在蘇聯尚未解體的時候讓專家們預測蘇聯未來的命運會比當時更好、更差,還是保持現狀,並要求專家對各種情況設定一個機率。

二十多年後,一切問題水落石出,再回頭看當初專家們的預測:專家的預測成績,總體來說,還不如投個硬幣隨機選擇。

所以在預測未來方面,很多專家的確是「磚家」。其實其他領域的專業也差不多是如此,如果想要知道未來哪個領域最值得投資,或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問專家可能真不如自己猜。

但泰特洛克這個研究最值得稱道的發現是,並非所有專家都這麼不堪,有的專家預測得相當準確!這個準確與否,與專家的從業時間、能否接觸到機密資料、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個性樂觀還是悲觀等,都沒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專家的思維方式。

泰特洛克把專家按思維方式分成了兩類:刺蝟和狐狸(註1)。刺蝟型專家非常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小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大主意」。狐狸型專家則對什麼知識都了解一點,有無數「小主意」。在總結此研究的《狐狸與刺蝟》(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 How Good Is It? How Can We Know?)一書中,泰特洛克對這兩類專家的思維方式是這麼描寫的:

刺蝟式的思維方式是進取的,只知一件大事,在簡約的名義下,尋求和擴大此事的解釋力,以「掩蓋」新的案例;狐狸式的思維方式更加折衷,知道很多小事,與瞬息萬變的世界保持同步,滿足於根據時代找出合適的解決之道。

狐狸預測的準確度,遠遠超過了刺蝟

這個事實非常重要。一直到近代,知識分子常以擁有不容置疑的信仰為榮,總想把自己的學說推廣到根本不適用的領域,在學霸的路線上愈走愈遠,豎起「主義」的大旗吸引無數徒子徒孫,其實都是刺蝟。他以為自己的一個大主意能解釋所有問題,當現實不符合他的理論的時候,他忽略現實。當結果不符合預測的時候,他不但拒絕承認自己錯了,反而還找個理由說這恰恰說明自己當初是對的!

一棵樹可能很簡單,但樹木組成的森林非常複雜。刺蝟則以為只要他能理解樹,他就能解釋森林。刺蝟眼中的世界是簡單的,簡單到他用一個理論就能解釋一切。他眼光簡單,辦事方法也簡單,把自己蜷縮成一團,試圖用渾身的刺去面對外面複雜的世界。

然而真正有見識的,其實是狐狸。現代化的道理千頭萬緒,唯有此事最為關鍵:不要被自己心中的「大主意」劫持。

所以我們智識分子的最根本教訓,就是要做狐狸,不要做刺蝟。泰特洛克用統計問卷的方法發現了狐狸思維相對於刺蝟思維的種種特點,值得我們作為美德,甚至作為座右銘列舉出來:

- 狐狸樂於接收新的資訊。

- 狐狸對自己決策的信心遠小於刺蝟。

- 即使做決定後,狐狸仍想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再思考。

- 狐狸總愛不斷修正自己的預測。

- 狐狸也許不像刺蝟一樣對某個特定領域無比內行,但知識面寬得多,了解很多事。

- 狐狸對很多事情持懷疑態度。

- 考慮衝突的時候,狐狸能看到雙方可能正確的方面。

- 狐狸喜歡與觀點不同的人打交道。

- 狐狸在工作中並不追求明確的規則和秩序。

- 狐狸喜歡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能發現多個選擇。

總而言之,狐狸眼中的世界是複雜的。世界任何時候都需要很多刺蝟來提供觀點和建議,但是刺蝟在科學決策中的真正地位只不過是個吹鼓手和工具。狐狸,才是這個愈來愈複雜的世界真正寵愛的人。

怎樣才能成為狐狸呢?

十八般武藝

這意味著我們不能滿足於當某一方面的「專才」,而應該廣泛學習各種知識,掌握「通識」。想要解決社會、經濟和生活問題,不能追求掌握一個一勞永逸的「正確」理論,而應該追求掌握一系列不同流派的思維方法,十八般武藝,多多益善。

這其實正是西方所謂「自由技藝」(Liberal Arts)教育的意義所在。自由技藝起源於古希臘,柏拉圖(Plato)提出的「七藝」,有點像中國孔子那時候的「六藝」,被認為是一個自由的城市公民該掌握的若干個基本學科。這些學科有文法、修辭、邏輯、歷史、天文學等,都是不能直接作為一門手藝來賺錢,但可以提高一個人思想見識水準的「素養教育」。

中國有些教育家很愛談素養教育,還特別喜歡文學、音樂、美術這些領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讓小孩放學以後去上個鋼琴班之類。為什麼要搞素養教育?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拉小提琴是為了效法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給研究工作提供靈感,但人們心裡想的往往是,素養教育可以把人變得像個「上等人」。

難道素養教育是化妝品嗎?

自由技藝的本意其實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這個用處並不在於談戀愛或找工作方便,而是為了學習怎麼做決策

古希臘「自由人」的反義詞,不是罪犯,而是奴隸。奴隸只需要聽話幹活就可以了,其實生活未必有多差。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媒體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奴隸生活穩定,不用擔心失業,且有終生的醫療保險,比北方某些工人強,但不能對事情做決策。只有自由人,因為要管理奴隸,要為自己的生活做主,要對公共事務發表意見,才需要做決策。

自由技藝,是統治者和「拒絕被人統治」者的學問

嚴肅文學可以讓人學會體察他人感受,了解真實世界中不同類人的生活。邏輯可以讓人學會推理和辯論。文法修辭可以讓人學會怎麼用語言爭取別人的支援。歷史可以讓人學會借鑑前人的經驗。數學可以讓人學會取捨。天文學可以讓人對世界的自然規律產生敬畏。這些學問不是用於打扮自己、被別人審美的「教養」,這些都是大人物辦大事的實用技能。

所以自由技藝訓練的不是「貴族品位」,而是真貴族,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是精英。

自由技藝並不是告訴我們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而是提供一些寓言故事、名人典故和思維套路。你掌握的路數愈多,辦事的時候可供選擇的思路就愈多。至於遇到什麼事應該用哪個套路去解決,這沒有任何程式性的固定辦法,是一種藝術,只能自己選擇。

比如說,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模型當成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你什麼事都不太可能做成。但如果你把經濟學理論當成僅供參考的寓言(註2),反而可能非常靈活地辦成一些事情。

如果拿武俠小說打比方,那就是我們不能學那些只會本門武功還個性單一的配角。我們得學那位師從多位名家且招式複雜多變,性格也被女主角認為是捉摸不定的男主角。面對一個問題,你可以把它當成經濟學問題,但你也可以把它當成政治問題,甚至物理問題。我們就如同使用武功一樣不斷嘗試各種招法,一招不成再來一招。理論不管用時不能怨老師教錯了,只能怪自己會的招太少。

簡單打不過複雜。只有複雜的人才能打敗複雜。


(註1)「刺蝟和狐狸」這個比喻最早出自哲學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

(註2)事實上,經濟學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有本書就叫《經濟學寓言》(Economic Fables),特別強調經濟學理論的局限性,認為最好把這些理論當寓言用。


 

本文摘自《高手心態:「精英日課」人氣作家,教你和這個世界講講道理,早一步掌握未來先機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