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博愛座」,何須「大亂鬥」

區區「博愛座」,何須「大亂鬥」

當年為了出國留學,我有一段白天上班晚上補GRE的苦命日子。下課超過10點而且累得半死,平常在捷運上只站不坐的我,看到空位也忍不住坐下來休息(會避開博愛座就是了)。有次我在座位上陷入昏迷,正當夢見自己在哈佛校園和金髮美女談笑時,肩膀卻突然受到重擊,還發出「啪」的一聲,我瞬間驚醒,眼睛睜開卻看到一位貌似開喜婆婆的中年阿姨,非常兇狠地瞪著我說:「喂!少年ㄟ,看到孕婦不會讓座hyo~」什麼!懷孕!我嚇得立刻彈起來,包包還掉地上,連忙說對不起,然後才看到旁邊確實站著一位孕婦。我永遠忘不了當時的場景,我雖然起身,但那位阿姨卻又瞪了我一眼,孕婦很不好意思地望著我。因為阿姨喊得很大聲,所以車上所有的乘客都望過來,當時真的只有一個「冏」字形容。

下車後,我漸漸從驚嚇中回過神來,我的心情卻也從羞愧逐漸轉成憤怒。那位阿姨動機是正義的,是善良的,但她的表達方式卻讓我感覺自己成了「罪犯」,也讓那位孕婦的處境很尷尬。老實說,要不是我當時神智不清,我真的會跟那個阿姨槓上。至於她為何對我有這樣的態度呢?首先她不認識我,不知道我的為人,而她可能在捷運上看過太多沒愛心還裝睡的小伙子,我就像是其中之一,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我們在溝通開始之前,就已經被「先入為主」的觀念(Stereotype)佔據,終以「不快」收場。

說到Stereotype,另一件事發生在剛到芝加哥讀書時。趁開學前幾位台灣來的同學相約去市區玩。逛到晚上11-2點,突然看到前面有兩個高大的黑人弟兄,在人行道上又跳又叫,而且朝我們這邊衝過來。當時大家都嚇到了,但沒路可閃,瞬間他們兩個就衝到我們面前雙手高舉,哇啦哇啦說了一堆,我們所有人都防禦性地倒彈兩步,差點把「Chinese Kun-Fu」的架勢都擺出來了。等他們過去,我們才回過神來,原來他們說的是:「Free ice cream ahead, be quick before a long line!(前面冰淇淋大放送,快點免得大排長龍)」。我們走到前面果然看到一家餐廳,因為隔天要保養冰箱,所以請大家吃免費冰淇淋來清空庫存!那兩位兄弟只是好心地跟所有路人分享,但我們對芝加哥的治安和黑人有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英文太爛),所以居然有這麼不知好歹的反應。記得當時,心裡真的好慚愧,所以當大家都拿兩球,我只要了一球冰淇淋!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不在於口才或是先進的溝通工具,最重要的恐怕是「信任」。猜疑的雙方,是不可能溝通的。而「預設立場」、「先入為主」,常常是建立信任的障礙。那位大學生動手打人當然不對,但我也懷疑老爹當時要求讓座的態度,如果也是跟我遇到那位「正義阿姨」一樣,把對方惹毛也就不意外了。

在戴爾.卡內基的溝通與人際關係一書中,引用了兩段自述:

「在我外衣裡面是顆疲憊的心,但這是一顆善良的心,一顆不會傷害別人的心。」你會想到這句話竟出自美國知名的謀殺犯號稱「雙槍克羅依(Francis Crowley)」嗎?這傢伙犯下多起重案,十分凶殘。有次警察攔下他的車要求看證件,他一聲不吭直接開槍,一位當場斃命,另一位重傷。

再來看看另一位:

「我把這一生當中最好的歲月用來為別人製造歡樂,讓大家有個好時光,但到頭來得到的只是辱罵,這就是我會變成亡命之徒的原因!」聽起來還真委屈,讓人想要「秀秀」。但這其實來自美國犯罪史上赫赫有名的卡彭(Al Capone)。他綽號「疤面」,是芝加哥黑手黨的代表人物,因為惹到他而「消失」地表的人不計其數。

卡內基先生的結論是:世上沒人會覺得自己是壞人!連綽號叫雙面、槍疤的人都不會,更何況是一般人!

這次的讓座事件,我不在現場,實在沒資格評論責任歸屬,只是我剛好碰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抒發一下個人看法。後來輿論已經把這事件扯到「現代人道德淪喪」,「年輕人自私狂妄」,甚至「佔據博愛座是否違法」這些議題,我倒覺得這純粹是個「溝通」問題罷了,我相信事件中任何一方,只要簡單明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而不要加上一些無謂的「預設立場」,或許事情就不會演變至此。

大家來個課後練習如何?請將以下對話從原本的「熱血格鬥模式」修改為「友善和平模式」吧!

原版(公車監視器錄音):

老伯伯:這是博愛座,你要讓我坐!
少年仔:You shut up!

新版(布萊恩深情改編)

老伯伯:(咳咳)年輕人行行好,讓我坐會兒好嗎?
少年仔:(噘嘴)我不依,我不依啦!
(車上乘客通通跌倒,瞬間多出許多位子)

雖然這個版本還是沒讓座,但至少不會上演巴士大亂鬥吧!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Bryan 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