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處在一段感情中,我們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在跟自身的「不安全感」在搏鬥。 這也是感情世界中猜忌、嫉妒、痛苦、害怕、煩惱等等所有這些負面情緒的根源由來。 而也因為不安全感這件事情似乎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東西,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渴望著能透過我們伴侶所帶來的「某些東西」,好填補自己心中所存在對於安全感匱乏的部分。
這樣的一個心理流程、若簡化的來寫的話,大概會是這樣的架構:
IF穩定感 < 個人不安全感
Then 尋求外在的補償
If 外在補償無法足夠時
Then call 忌妒/猜疑函數
If(忌妒/猜疑程序使用次數 > 容忍上限) OR (對方的耐心 < 0 )
Then call 另覓它途函數
至於這兩個函數是這樣子的:
Function 嫉妒/猜疑函數
Do
要求別人多關注自己的舉動
對方的耐心 = 對方的耐心 - 1
嫉妒/猜疑函數使用次數 = 嫉妒/猜疑函數使用次數 + 1
Until (穩定感 > 個人不安全感 OR 對方的耐心 < 0)
Function 另覓它途函數
透過別的方式尋求弭補 ;(註解 : 尋求彌補這部分有些複雜,暫時不在此定義,先僅以此籠統方式描述)
若以更簡單的一句話來描述的話,大概會是:我們在感情中,會一直不斷追尋方式來提升「穩定感」,這過程會直到某天「穩定感」超過原來自身存在「不安全感」的部分。
只是個人的不安全感到底有多大、有多難被訓服,這並不是絕對的定值。 完全取決於「自身過往的經驗」、「成長的環境」、或是「對於他人信任程度」而定。 成長期遭遇過家人冷落或忽視的,往往會希望能在親密關係中得到超乎預期的弭補。 而過去曾在親密關係遭遇背叛或離棄的,也可能會在展開下一次親密關係中,渴望伴侶更多的關注以求得補償;換言之,不但要足夠這次的安全感,還要彌補過去傷痛的部分。 而對他人信任度低的人,自然也會在親密關係中需要伴侶提供更多讓他能信服的東西,好能夠安穩且心安的交出自己深層、情緒性的東西給對方。 (註:情緒的信任或許比身體的信任更困難)
這類安全感的追尋,有時候是會在態度上不斷測試對方。 比方說,在伴侶面前刻意的貶低自己,但實際上內心卻希望伴侶否定自己的貶低,甚至做出強調無論如何都會深愛自己的承諾。 另一種安全感的追尋,則會透過找尋、或甚至是刻意培養彼此的「共同性」,以產生「我們在某方面是緊密連結的」假像。 這多少有點類似古代的「投名狀」的概念。
水滸傳第十一回寫王倫要求林沖拿一個人頭來當見面禮。 “王倫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夥,把一個"投名狀"來。林沖便道:"小人頗識幾字,乞紙筆來便寫"。朱貴笑道:”教頭你錯了。但凡好漢們入夥,須要納投名狀,是教你下山去殺得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這個便謂之投名狀。林沖道:這事也不難,林沖便下山去等,只怕沒人經過。
而另一些追尋的方式,則是透過物質的贈與、或是資產抵押的方式,讓人產生「我的價值跟鑽石或是房地產」等值的觀感。 也因此,有人會很在意結婚後房子、資產等該登記在誰的名下。 當然,這樣的在意除了物質與感情匯兌的概念外,更進一步延伸也算是日後「萬一」被離棄下,還不至於甚麼都沒有的策略性思維。
無論使用的方式為哪一個。 原則上來說,自身安全感高的人,在情感過程中比較不害怕,較能夠安心投入一段感情。 自己既有的安全感高以外,也能帶給伴侶較高的穩定感。 這原因在於,當自身安全感高時,伴侶將不會覺得她/他難取悅、不會為小事情生氣、不會老是懷疑東懷疑西;伴侶就會能因為這樣的心理狀況、能取得更高的安全感,而能相互影響而建立更加穩固的相處模式。 但反過來說,安全感低的人,感情路往往會更不順利。 因為擔心與害怕會在感情的過程中佔有情緒上的主導地位,因此將很容易為小事情擔心、生氣、追蹤、猜疑。 動不動就打電話問說你在哪裡;看了頭髮沾在衣服上就懷疑你跟異性擁抱。 那就算原來是平順的感情架構,當太多因為不安全感所產生的追問或是猜忌下,反而可能把情形往不順利的方向推動,而造成「畢馬龍效應」(The Pygmalion Effect);也就是你的「期待」(雖然實際上並不期待)最後成為事實,也就是自現式預言。
畢馬龍效應(The Pygmalion Effect)原本是心理學名詞,由哈佛大學
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Jacobson)
兩人於1968年所作的研究而來。他們對學校裡一群06~12歲的兒童做智商
測驗,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告訴老師們實驗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
,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這些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也花比較多的時
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一年後這些孩子的智商分數果然都增
加。事實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
同。這說明了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
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智商也真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環。
所以很諷刺的狀態往往是,原本安全感就高的,感情順利的機率通常較大;但原本安全感低,希望能透過伴侶的外部性帶來安全感的人,反而容易把伴侶推走、而走到不斷失敗的迴圈中。 而失敗次數越多,後面持續失敗的機率也就越大;這是因為對他人的信任感越低,也越容易讓自己放到造成他人負擔的位置。
不過呢,害怕離棄並不是該被責備之處。 畢竟這是所有人共通的情緒,只是高與低而以。 而我們之所以會在感情中害怕失去、害怕離棄、害怕競爭其實是有其道理的。 畢竟失去等同於不受重視以及孤獨。 而更重要的理由,在於當我們對一段關係開始有穩固感時,我們其實會不自覺的把對方當成擁有物。
而當感情不再存續後,用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失戀」時,即意味著失去此假想的所有權。 所有原本你被允許的行為將不再被允許;原本你所擁有的優先性將被降低;原本你所有的信賴感不再踏實;原本你所有的物質提供或甚至是性接觸的權限,對方也都不再有義務要提供給你。
所以總的來說,形式上的傷害大概可以分成這幾項:
1. 主權行使力的不及。
2. 實質利益提供的消失(經濟或是性)。
3. 生活寄託重心的轉移。
但這些「形式上」的失去其實並不這麼難彌補。 只要我們自身條件允許,我們其實還是有別的方式可以「替代」這些失去的東西。 經濟重心可以透過其他的工作收入來彌補,生活的寄託重心除非是十多歲只以談戀愛過活的人而言,其實一般人多還有事業、興趣、親人、朋友等等各類的重心可以依靠。
但失戀會讓我們非常傷心、極度痛苦、甚至「深受打擊」的,其實卻多是源自於「情緒層面」的傷害。 尤其是這三點:
1. 自我評價的打擊。
2. 依賴性被剝奪。
3. 情緒的孤立。
最嚴重的往往是第一項。 不過詳細的論述,等下篇再來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