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入門的經濟學都會教一個東西,叫做需求曲線。 這東西是假設在絕對理性的狀況下,一項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其價格的變動而產生變化。 一般原則上會假設若價格往下走,需求會增加;反之,若價格往上走,需求則會慢慢減少。 最終價格與需求會達到某種平衡,而每個價格對映到需求的數量則可以繪製成類似下面這張圖。
(上圖,是一個簡單的需求曲線範例。 可以看到當價格在$70元時需求最低,而當價格下降時需求則慢慢增加)
.. 事情幾乎很難只是兩面;黑白之間往往還有寬廣的中間性。 而年紀越長,真是越覺得中間性就越寬廣。
....僅記得是個俄國的哲學家,誰要是知道請告訴我一下)。 他說,所謂有道德感的人其實是報復心最強的人。
(本文開始)
-------------------------
這是某次吃飯時聽朋友敘述的一個故事。
你住在一個新興的社區。
週圍非常荒涼,雖然陸陸續續有些住戶開始搬入,但當地卻還沒太多商店。 社區中僅有三家餐飲店,一間賣牛肉麵,一間賣排骨飯,另一間賣義大利麵。 三間店因為屬性不同,所以各有支持的客戶。 對住戶來說,三家不同口味的店可是很方便的。 反正想吃麵時就去第一家、想吃飯時去第二家、想吃西式的餐點時去第三家。 雖然社區人數還不多,但維持三家店的生意倒勉強還夠。 各家小店為了爭取社區的住戶,也無不卯足了勁。 定期有特價餐點不說,店裡面總是想辦法小心打掃、服務生也總是笑臉迎人。
如果這三間店都是均力敵的話,誰是這樣競爭的受益者呢?
原則上,在這樣的環境下,最受益的應該會是社區的全體住戶。 因為三家店為了搶奪生意,必須不斷的花時間了解市場。 店家需要了解各自產品在現在市場的接受度,並跟隨著市場需求而調整。 如果客人數量少了,那就得了解客人是否對哪些部分不滿意,並需改善、可能是改善口味、可能是份量、可能是價格、可能是服務、可能客人吃膩了需要推出新產品。 但重點是,商家為了滿足自己(讓自己賺錢)得非常貼近市場,得不斷的滿足外在的需要。 最後得益的一定是消費者;而消費者得益,事實上也就代表最有競爭者的得益。
「一隻看不見的手」 (an invisible hand)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描述的市場力量。 消費者會依據「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來做購買決策;而商家則根據如何讓自身「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來定生產或是銷售的決策。 於是市場走向會根據兩方的供給與需求、根據價格與價值自動調整;而資源(物品或金錢)就好似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大家朝著最有效率的方向流動。 這也是整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主要論述基礎。 這部分應不難理解,且我相信大部分的讀者應該也都多少聽過「一隻看不見的手」的相關論述。
上篇寫到,失戀這種事之所以會讓人傷心、痛苦、甚至「深受打擊」,並非是因為實質上有甚麼無法彌補的利益損失,而多是源自於「情緒層面」的傷害。
而這些情緒層面的傷害彙總起來大致可以整合成下面三項:
這次我們就來好好談這三項狀況對任何人的可能傷害。
關於自我評價的打擊
不管一個人的過往是以多麼健康的形式長成,對於自身一部分的評價終究免不了是源自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 就算自己再美、再優秀、再聰明、再有能力,時而不時我們都會懷疑自身在別人眼中到底是怎麼樣。 是比自己想像的好? 是比自己想像的糟糕? 就算我們對於自己有著足夠的自豪感,但萬一週圍人們都用譴責的眼光看待我們時,長期下來也會讓我們懷疑是否「實際的自己」其實是很糟糕的。
當人處在一段感情中,我們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在跟自身的「不安全感」在搏鬥。 這也是感情世界中猜忌、嫉妒、痛苦、害怕、煩惱等等所有這些負面情緒的根源由來。 而也因為不安全感這件事情似乎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東西,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渴望著能透過我們伴侶所帶來的「某些東西」,好填補自己心中所存在對於安全感匱乏的部分。
這樣的一個心理流程、若簡化的來寫的話,大概會是這樣的架構:
IF 穩定感 < 個人不安全感
Then 尋求外在的補償
If 外在補償無法足夠時
Then call 忌妒/猜疑函數
If (忌妒/猜疑程序使用次數 > 容忍上限) OR (對方的耐心 < 0 )
Then call 另覓它途函數
至於這兩個函數是這樣子的:
「你有送過女生花嗎?」某次一位女性朋友這麼問起了我。
直覺的回答說「當然有過啊!」
但到底最後一次是何時呢?
我費神的想了想,訝然的跟她說「這樣想起來,最後一次送女生花似乎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吧?」
她反而嚇了一跳,大概以為我還滿常送女生花的。
前篇提到,
當誘惑對象出現時,一般人會依循一個可被模型化的思維步調來考量該接受還是該否決。 若誘惑對象的預期報酬率呈現合理的價值時,一段關係可能因此展開;但若預期報酬率呈現不合理的價值時,這段誘惑恐將被否決。
那上次只把模型推導出來,並沒有詳細談論其中的評價方式。 但我也提到,如果各位觀看此文覺得有趣,其實可以共襄盛舉的把計價方式建立出來的。
不過我得老實說,這模型就算之後我們能建立出計算方法,卻恐怕無法是「客觀的評價方法」,最多只會是主觀且定性的評價規則。 但這也還好,因為就算透過主觀的定性分析,倒也還不至於不能用。 畢竟評價的只要是同一人,用的評價方法一致(如計算規則、與權重設定等)的話,風險標的跟非風險標的兩個價值數值其實還是有相對性以及比較性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也就因為價值是主觀的認定;所以客觀上,可能會碰到當外人覺得兩個標的條件差距很大或甚至很明顯時,但偏偏當事人卻做出了出乎外人預料的選擇。 一個可能性,是源自於當事人非理性折減的部分;但另一個可能性,恐怕是因為當事人在條件評分的規則未必跟我們外人想像的一樣。 比方說,有可能有些條件是非外人可以觀測到的,如臥房裡頭的和諧性? 也可能是當事人非常在意某些特殊特性,而給予那特殊特性極高的權重點。 如財產佔95%的權重、其他條件僅佔5%。 我們外人雖看到她的伴侶建康、高大、樂觀、幽默、還是好人,卻未必知道這些對她而言其實只有5%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