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維

一場陶藝實驗告訴你:失敗經驗對於自我提升真的重要嗎?

大衛.貝爾斯(David Bayles)和泰德.歐蘭德(Ted Orland)在著作《開創創作自信之旅》(Art & Fear)中提到一位老師陶藝老師做的實驗:他把學生分成兩組,告訴其中一組,他會用作品的「數量」來評分,不管做得好不好,反正做越多就越高分;另外一組則是用作品的「品質」來評分,不用做多,但作品越完美,分數越高。可想而知第一組就是瘋狂地做,第二組則是精雕細琢想要做出最完美的作品。一段時間過後,你猜哪一組的作品品質比較好?

《安靜,就是力量》寫給內向新鮮人的 3 個職場建議

現代社會主流價值觀以外向為主,把內向當成一種症狀來矯正,卻很容易忽視了內向特質的美好和存在的必要。我是一位內向者,喜歡獨處,也喜歡靜靜地觀察,聆聽別人的討論對話。無論在學生時期或邁入職場之後,教授或上司這類的評語總是會出現:「安靜、話不多、表達的積極度不夠」。也因為這些評語,我試過很多方法調整自己,但總是沒辦法真的變「外向」。所以會挑選這本書來讀,是因為我想問:「真的需要改變自己內向的個性嗎?」

如果無法消除煩惱,至少把它放在對的地方!今天我想來點實用的「斯多葛哲學」!

我們都知道,大人的世界遠比小孩子的更複雜,生活中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接連冒出來。這麼多年來,我也常碰到別人拿著他們的問題來問我。我發現很多人只要一碰到問題,就會瞬間陷入絕望。但我得告訴各位,其實有些問題,答案不論是 YES or NO,都不值得我們糾結。

東京女子圖鑑 - 無常人生是愛情的唯一解藥

最近看完了「東京女子圖鑑」這部日劇。 非常好看。 是我今年大推的一部。 把日本社會狀況、男女戀情、夢想、工作、努力、階級等很深刻地描繪而且諷刺了一番。 若你還沒看過,我在此強烈推薦你看。 我一向不喜歡去過度分析戲劇或文學作品,因為每個人處在不同的人生歷程對同一故事總有不同的解讀。 解構故事,我覺得總是一種缺乏浪漫的行為。 所以這篇其實是我在看的過程中,針對幾個議題的一些隨筆 - 一些我邊看邊留下的自言自語。 其中未必是作者想表達的,多僅是我在看的過程中一些心中湧上的觀點。 有些我可能過去寫過,有些我可能在講座或課程講過,只是剛好看到某些片段,就又提一下

在沒有倒下前,人生其實都不算失敗

還記得在【大人學選擇】的新書發表會最後的Q&A階段,有聽眾提了一個問題:「Joe以及Bryan,你們今天講了幾段自己人生的經歷,而且最後都導向了不錯的結果。 但你們有沒有甚麼人生上的失敗經歷呢? 你們又怎麼處理失敗的經歷呢?」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我當場給了聽眾一段我的回應。 但因為時間有限講得簡短,其中的思考,我覺得非常值得整理成一段文章來分享給版上的大家,所以變成了這麼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