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專業人士,卻聽不懂他在講什麼!為何跨領域溝通這麼難?

明明是專業人士,卻聽不懂他在講什麼!為何跨領域溝通這麼難?

「為什麼常常聽到跨領域的溝通情境中,專業人士無法把事情清楚描述給另一個專業的人聽,或是常常用專有名詞/術語,這個問題該怎麼解?」 

以下是我推論後的回答: 

我覺得首先要理解一件事,語言的發展,是為了「方便、快速」溝通而存在的,那麼勢必會不斷地進行簡化,也就是說,會因為人類的惰性,而逐漸變得象徵化(symbol)。 

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我們要採購手機時,大多會上網查資料比較一下,我們都會看到一些專業評論寫著:某某手機的效能「跑」分獲得幾分,文中的「跑」,就是一個壓縮了大量步驟資訊的字,這個跑完全不是運動意義上的跑,而是一連串架設備、開軟體、設參數、設條件、實際運行軟件、監控、紀錄…的複雜動作,只是這整串寫下來真的冗長,所以為了增加溝通的快速性,直接用一個「跑」,就能替代整個過程,而只要你有差不多的「背景知識」,當你聽到「跑」,你大腦自動就會知道這不是真的運動,而是一連串的測試活動。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象徵性的溝通,是建立在相似「背景知識」上的,而偏偏跨領域的溝通,幾乎都是「背景知識」相差懸殊的條件,如果這時候還繼續使用象徵語彙(專有名詞/術語),自然會在雙方之間掘出一道鴻溝,最後就是雞同鴨講。 

知道了這個溝通障礙生成原理之後,只要反推,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既然導致溝通鴻溝是因為「背景知識」的不對稱,那麼跨領域的溝通第一步,就應該是先幫對方鋪墊「背景知識」,而鋪墊「背景知識」的方法就是,不厭其煩地仔細描述一個象徵語彙背後,實際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包含:人事時地物錢,實際的動作、步驟、每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是什麼…等等。當對方在這個議題上的知識高度跟你差不多後,使用象徵語彙就能達到快速溝通的效果。 

但有人可能會想說,既然語言是為了要加速溝通而存在,如果又回過頭去描述一長串的步驟、要素,那麼不就違背了人性嗎?所以啊,人真的是很聰明的生物,在語言的演進過程中,人們發明了各種修辭法,來解決這個跨領域溝通的問題,其中用來解決跨領域知識落差的,最為人知的就是譬喻法(或稱比喻),有興趣的朋友去找找一些知名人士的演講,應該多少都能看到他們如何使用譬喻來說明一個複雜的概念讓人們清楚易懂。 

至於怎麼樣才能學會使用譬喻法,這個容我想清楚後,下一集再來告訴大家了。 

 

原文轉貼自:Joseph Hung 的 Medium專欄 中 專業人士之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