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書摘】和異性怎樣聊不停?從心理學切入,找出男生和女生截然不同的聊天技巧

【大人學書摘】和異性怎樣聊不停?從心理學切入,找出男生和女生截然不同的聊天技巧

【為什麼大人學選這篇文章給你?】

這次,我們選了一篇出自中國熱門節目「奇葩說」辯手寫的書《小學問》,這些辯手在「奇葩說」中,常針對一個議題反覆討論,其實這就是我們思辯的過程。這些觀點不見得已蓋棺論定,但是提供觀眾不同的切入點,很有意思。在這書中,有篇關於男生與女生在聊天模式上的差異及其有趣的觀察,想選來當作閒聊的補充知識。

這也跟Bryan曾在《第一次閒聊就上手(五):男生如何跟剛認識的女生聊天》的一個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何有些男生的聊天方式會讓女生反感?其背後原因,來自「男生想要掌控局勢的慾望」。因為兩人初次見面,彼此關係充滿了不確定性,男生的天性會想要降低這種模糊感與焦慮,因此想要掌控全局,但是這都不是女生要的。

那麼,女生的聊天模式是什麼?女生想在聊天裡得到什麼、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女生跟我聊不停呢?

隨著閱歷的增長,很多人發現,年輕時覺得最拉風酷炫的愛情橋段,原來不是那麼回事。兩人長期相處,能避免誤解,才是最重要的前提。

所以,要有異性緣,首先得避開有關兩性的一些常見錯誤觀念。正確的理解,才是提升吸引力的正解。

第一個錯誤觀念是:女人天生就比男人嘮叨。

中國俗諺說:「三名女人一臺戲」。

西方俗話說:「兩名女人等於一千隻鴨子」。

女人話多,似乎是古今中外的共識。心理學家布哲婷(Louann Brizendine, M.D)曾經統計,女性平均一天要說兩萬個詞,男性只有區區七千個。當丈夫用完自己的話語額度下班回家,妻子還有一萬三千個詞沒說。

等一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說女人話多的,通常是什麼人?男人。

什麼樣的人可以嫌別人話多?地位比較高的人。

同樣講半個小時,在員工就叫「沒重點」,在老闆就叫「深入透澈」。話多話少,絕對的數量只是一方面的參考值,更多的主觀感受其實是相對於「話語權」而言的。

話語權較低的一方,才有「話多」的問題。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就經常反用這個原則,用大段毫無意義的臺詞來彰顯權力感—被槍指著腦袋的人,絕不會嫌對方「囉唆」。

學者魏斯特布魯克與埃金斯拍攝了幾所大學教職員會議的全部過程,透過分析錄影發現,幾乎所有男士發言的頻率都比女士高。而且,毫無例外,每名男士的說話時間都比女士長。

根據記錄,男性每次說話,長達十到十七秒;而女性的發言,長度卻只在三到十秒。說話時間最長的女性,講的都沒有說話時間最短的男性多。

美國東北大學的拉澤跟他的同事用迷你攝影機研究了一百三十三名研究志願者的交談。這些人被分到兩種環境,一種是隨意聊天的環境,另一種則是有主題的討論,也就是「任務驅動型」交談。

結果,在隨意聊天時,男性和女性的談話意願相當;在任務驅動的合作性環境中,當群體人數較少時,女性勝出;人數超過六人時,男性話說得更多。

美國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和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也表明,幾乎在任何專業場合,男性都會占用或分到更多發言時間。女性則會對自己的話語進行自我審查和編輯,會為說話太直率感到抱歉。但男性則毫無這方面的顧慮,甚至在沒有被問到的情況下也會咄咄逼人,甚至還會跟意見不同的人展開辯論。

簡言之:人越多,場合越正式,男性就越愛講話。

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兩性對於「說話」的理解不同。

對大多數男性而言,對話就像一場競爭,藉由說話,可以展現個人的獨立性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的重點是表現自己「不一樣」,比如男性喜歡說「我告訴你啊」「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之類的話。

而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語言不是用來競爭,而是用來溝通的。所以,她們的重點在於維繫彼此關係,展現彼此的相似性。比如女性喜歡用「沒錯」「對呀」「我也這麼覺得」之類的話,順著對方的話題講下去。

所以,男人在公眾場合話多,女人卻在私密場合話多。就好像平常在家中,母親可能話多;一來了客人,父親就喜歡高談闊論、把酒言歡。

進一步來說,男生跟女生聊天的模式也很不一樣,女生是「重疊型談話」,男生則是「交替型談話」。當一群女生說話時,話題往往是共用的,她們說話的模式是大家一起說;而當一群男生聊天時,他們的話題往往是專用的,也就是你說就是你說,我說就是我說,談話必須交替進行,不能摻在一起。

假設現在有A、B、C三名女子一起談論她們的國慶假期。她們的談話大概會是如此:

A:「我跟妳們說,我上週去馬來西亞玩,那裡的海灘好漂亮。」
B:「哇,真好,我今年夏天到現在都還沒去過海邊。」
C:「是吼,我男朋友也老是說要帶我去海邊,但一直都只是說說。」
A:「哎呀,所以我去馬來西亞時,就一直在做筆記,把合適的景點都記下來,下次,我們就可以一起去啊。」

這就是典型的女生談話,一人提出話題,其他人七嘴八舌補充。但是補充和打岔的那些人,並不是要把話題搶走,而是想藉由「打岔」來參與,藉由「相互附和」把氣氛帶起來。

這個去海邊玩的話題,在她們的理解中是一群人「共用」的。所以,儘管女生喜歡插話,但並不是在打斷,反而是在附和、補充、參與、完成這段對話。所有人的談話是重疊在一起的。

反觀男生的習慣,則是強行扭轉話題,然後把關注焦點引導到自己身上,從而開始發表自己的長篇大論。

A:「我跟你們說,我上週去馬來西亞玩,那裡的海灘好漂亮。」
B:「馬來西亞這地方真的不錯,去年我在吉隆坡看到……」
C:「出去玩還是要找些小眾的地方,上次我去地中海一個小島……」

這就是為什麼男生特別強調「不要打斷別人說話」,因為男生的打斷,真的是打斷。即使接話時很客氣,看起來像是順著承接對方的說法,其實是另起爐灶。

所以男生講話時,通常心裡很清楚這是誰「專用」的話題。原則上來說,任何時候都只能有一個中心,旁人就算附和,也不能搶「主題發言者」的風頭,否則就是失禮。

這樣一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就會覺得女生說話七嘴八舌,男生說話則是輪流高談闊論。因此,就算說的一樣多,也會覺得是女生比較愛說話。而當男女之間進行對話時,「專用」與「分享」的矛盾,就會更加明顯。

洛陽理工學院的袁宏智副教授針對男女說話模式進行了追蹤實驗,在分析十一組男女的三十一次談話錄音之後,他發現男方插嘴女方談話九次,打斷十六次,而女方沒有插嘴男方談話,打斷男方僅兩次。

重疊和打斷,往往會造成女方的沉默,使男方獲得改變話題的機會。語言心理學家漢考克和魯賓也觀察到,在大約三分鐘的對話裡,女人平均只會打斷男人一次,但男人打斷女人的次數多達二.八次。而且在表達要求時,女性往往是「旁敲側擊」,男性卻習慣「直截了當」。

可見,當男人說「女人更喜歡說話」時,一定要注意,這雖然有一定的生理和事實依據,但更多的則是由談話模式權力關係造成的。

男人要警惕自己提起話題的習慣變成專橫霸道,女人則要防止自己分享和傾聽的習慣變成懦弱和退縮。

男女之間相互注意到對方特殊的說話方式,才能聊得開心。

 


本文摘自究竟出版《小學問:告別知識焦慮時代的聰明思考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