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喜歡互補還是相像的對象?怎樣的外表最能吸引異性?從心理學來談「吸引力」

人喜歡互補還是相像的對象?怎樣的外表最能吸引異性?從心理學來談「吸引力」

無論是異性戀(heterosexual)或同性戀(homosexual),你都必須覺得對方有吸引力,接著才會動心。這種吸引力可能是外型,也可能是內在的性格特質。吸引力的形成機制是非常複雑的,但是心理學家會把複雑的問題拆開,而心理學研究主要是討論外在的吸引力,因為它比較客觀,也比較容易以科學方法研究。

創造初期吸引力的關鍵︰樣貌及身材

從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角度來說,兩個人相愛的目的是為了繁殖後代,所以一個人是否能吸引另一個人,和他肉體上的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很有關係。從1970年代開始,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什麼樣的女生(包括樣子和身體比例)會讓男生覺得有吸引力。至於男生更具吸引力的原因一般都不在外在樣貎及身材的原因,所以稍後再補充。

一、外表吸引力

研究一致地指出,肉體上的吸引力(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cluding face and body)是性吸引力(sexual attractiveness)最重要的來源。

對男生來說,什麼樣的女生會比較有吸引力呢?研究數據是這樣說的(要注意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來自西方,所以審美觀文化和東方或者有不同):大眼晴,小鼻子,小下巴,明顯的顴骨,窄的臉頰,較高的眉毛,大的瞳孔,豐滿的嘴唇和燦爛的笑容。

而在西元2000年後,較近期的研究則指出,臉的左右對稱度(facial symmetry)也是決定外表是否吸引人的關鍵。

美女的樣子一般都十分對稱。

當然,吸引力也可以透過人為的方法增添。化妝就是其中一種方法,你可以看到上面的女演員及模特兒,也都是上了美麗的妝容。化妝是人類修飾容顏的工具,可以增加視覺上的面容吸引力。大量的文獻與在精密控制下的實驗結果都指出,化妝女性的相片能刺激大腦的獎勵系統(reward system, 當你做著你喜歡的事或被喜歡的事物刺激時,這個系統就會變得活躍),給人更大的吸引力。

在視覺科學(vision science)的層面上,化妝之所以能讓一個人更美麗,主要因為它改變了人類臉龐上至少三種視覺特徵(visual features),包括:

1. 皮膚平滑程度

這是能透過粉底和遮瑕膏做到的功能),它和perceived health (你覺得他有多健康)成正關係(positive correlation)。

2. 膚色的對比度

也就是五官和周邊肌膚的光亮度對比, 這能使臉龐輪廓更為深。

3. 面部特徵的大小

最為人熟悉的就是我們很容易就能透過化妝改變眼部的大小,眼晴大一點,眼形好看一點,就自然更能吸引人了。

二、外表吸引力帶來的好處

從小,我們就常被教導「不要以貎取人」、「外貎不重要,內在美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大道理。聽起來很美好沒有錯,但是人類的自然行為卻不是這樣的。

我們去評價別人的內在特徵時,其實經常都是以外表為根據。外表優秀的人,會被評價成有較好的社交能力、較友善、較優雅、較溫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工作能力較高等。

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那就是外貎的好壞和內在的好壞,基本上沒有什麼相關性的。但是,以貎取人基本上就是人類天性,你必須意識到並且克制這種以貎取人的想法。為什麼我們天生就是「外貎協會」呢?第一,極度美麗的人大部份都從事娛樂演藝事業,他們強化了這種「美麗便是出色」的聯想。第二,它是我們DNA的烙印,DNA控制了我們,這是為了讓我們留下更美好的DNA給下一代。

由於外表出色的人常給人較正面及能力較高的感覺,所以在工作上經常較有作為。他們賺的錢較多(有一些研究用律師照片來比較,發現外表好的律師能多賺10%~12%的錢),職位較高。

三、身材吸引力

除了臉孔的吸引力以外,身材帶來的吸引力也很大。

過去20年的時間裡,有超過150份的學術論文,專門研究什麼因素決定了女性的身體吸引力(男性身體吸引力的研究是少很多的,我想這是因為男性身體吸引力在進化角度上是比較沒有那麼重要,所以學術價值就較低)。

而最為學界熟識的兩個因素決,便是Waist/hip ratio (WHR) (腰臀比例)和body mass index (BMI,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

在讀這篇文章之前,首先大家要了解,身體吸引力就只限於身體,樣貎是否端好在這種研究上是不被注意的(是被控制了的變量)。

研究結果其實都相當一致,WHR在介乎0.6和0.7之間(大約腰圍24寸、臀圍36寸)最更能吸引男性實驗參加者。在BMI的方面,一般來說男性認為BMI介乎15-20的女性較吸引(例如一個女生50公斤重,身高165公分,那BMI就是18.37)。想知道這兩種指標如何計算,網路上資源很多,你可以自行查找。

四、身材比較

近幾十年來,大眾都趨向要求女士擁有纖瘦的體形。大眾審美觀源自形形色色的媒體,電視和雜誌上的女星與模特兒,都為女性定立了「最理想的」身材標準,然而,這些標準通常都是難以達到的。經典的社會比較理論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就指出,當人們與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比較時 (Upward Comparisons) ,會讓自我觀感 (Self-Regard) 和幸福度 (Well-Being) 下降。

媒體長期提供了向上比較,影響觀看者的心理。學者早在1994年,已發現愈多看電視、雜誌的人,愈容易有飲食失調 (Eating Disorders)的問題。因為媒體的經常性曝光,不知不覺使觀看者對纖瘦身材的追求內化,以致對身形的滿意度下降。

為了理解社會比較對自尊 (Self-Esteem)、身形滿意度 (Body Satisfaction)、自信 (Confidence) 及焦慮 (Anxiety) 的關係,學者邀請了67 名女大學生,隨機地透過電腦展示一些照片給她們看(分別有瘦或是身形較大的女性,照片均是同一個人,以後製方式把她的樣子放在不同身形上)。結果顯示,這些照片在整體上並沒有影響自尊。然而,瘦削身材的照片,確實讓女學生對自己的身形滿意度及自信下降了。尤其是單身的女學生,她們的焦慮提高了。

類似的研究非常多,結果都近乎一致地顯示女性在看到擁有她們夢寐以求的瘦削身材照片後,對自己的身材要求都會增加,因而導致各種的飲食失調。對自己的身材過於嚴厲,及採取極端的方法控制身形,不但會影響心理,更會損害健康,最重要還是讓自己感到舒適和快樂,追求一個能讓自己感到自信的身材,勝於大眾媒體中鼓吹千篇一律的身材!多些鼓勵朋友,接受不同的體形,從個人做起,改變這個社會的風氣。

吸引是否一定代表喜歡?

再來要談談「吸引力」到「喜歡對方」之間的距離。外表的吸引力未必會令你喜歡上一個人。你覺得一個人的吸引力除了來自外表和身材之外,還有哪些影響的因素?

一、外表吸引力

就像上面所說的,我們容易受漂亮的人吸引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演化過程帶給我們對「顏值高」的人的刻板印象,DNA讓我們覺得「顏值高」的人都是很優秀、很完美。

二、相似度(similarity)

「越相似的人越容易互相吸引」或是「越不一樣的人越容易互相吸引」這個問題,在愛情關係上也經常被拿來討論。

我們知道在初期的吸引力上,一般都是因為那個人跟我們相似,所以我們才會被他吸引,這種相似可以是價值觀上、樣貌上、興趣上、生活習慣上等等。

你也可以想像一下,在你和現在的男/女朋友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你做了多少「假裝一樣」的行為?小至口味、大至價值觀,都恨不得和對方一樣,因為這樣大家都會覺得很有「緣份」,增加對彼此的好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matching hypothesis。

相似當然很容易增加彼此吸引力,那麼「互補」又怎樣呢?兩個人雖然很不一樣,但取長補短、互相補足不是也很好嗎?例如你不喜歡運動,你的另一半卻十分熱衷,在你跟另一半運動時,他會把你帶進一個新世界,讓你的生命又加添色彩。而在生活上,一個像「木頭」的男人配上一個活潑的女孩子,這也十分常見 啊!

對於上面這個問題,心理學研究的真相是:「相似」的威力遠遠大於「互補」的威力!

在心理學研究的數據上,吸引力絕大多數情況都建立於「相似」。例如是開心的人喜歡和開心的人一起,而不是憂鬱的人和開心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

「互補」產生吸引力的證據十分微弱,只有很少的情況。例如「一個虐待狂 + 一個被虐狂」的組合(dominance/submissiveness),他們可能會是基於「互補」產生吸引力。

著名心理學家David Buss說過:「The tendency of opposites to marry, to mate…has never been reliably demonstrated with the single exception of sex.」意思是,除了男女性別這個「互補」變項外,在其它方面都沒有強力證據顯示吸引力是基於「互補」的。

三、物理上的距離(proximity)

「近水樓台先得月」就是在說這個概念。

物理上的距離近,例如在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公司,在不斷接觸下,大腦會對這個人會較容易產好感,這稱為「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隨著感情發展及兩個人的互動,吸引力的發展就會變得更複雜。但針對初期吸引力,以上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認為大家可以知道的事情。

 

本文轉貼自:Lo's Psychology 心理學科普平台  (原文標題:吸引力的心理學知識 )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