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人學推薦這篇文章給你?】
你是否有過一種感覺:明知自己已經夠幸福了,但三不五時仍會對目前生活感到不滿足?這時候很多人會嘗試各種方法,比如說提醒自己要知足、譴責自己太貪心了,或者也有人會試著回想過去某些美好片段,做為自我安慰的方法。但可惜的是,這些方式經常效果有限或十分短暫......
在《收穫心態》這本書中,身兼知名創業家的作者丹 ‧ 蘇利文提供多種概念和實作方式,協助讀者重新理解生活中的負面感受。本次大人學選摘其中的「增加快樂與感恩的心理減法」一章,邀請你透過本文,學會實證有效的「心理減法」。
「有沒有一種好方法可以讓你『不去習慣』正面的事件?也許想像正面事件都不存在會有用。」
在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1946 年導演的電影《生活多美好》(Wonderful Life)中,男主角喬治.貝禮正往橋下跳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一名叫克拉倫斯的天使出現在他面前。為了阻止喬治自殺,克拉倫斯決定帶著喬治展開一場心靈之旅,看看如果喬治沒有出生,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與其讓喬治回顧過去生活中的所有美好,克拉倫斯選擇讓喬治看看如果他沒有出生,世界會發生的所有漣漪和影響。喬治看到一個少了「他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世界。藉由想像他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事物不復存在,以及他從未出生而造成的負面影響,喬治意識到,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其實罕見又珍貴。
他的人生觀立刻改變了。
心理學家運用這個觀點進行測試一種稱為「心理減法」(mental subtraction)的概念:想像生活中沒有了原本存在的美好事物,你會不會更懂得珍惜?結果很明顯,在增強感恩和快樂的研究領域,心理減法是最有效的科學方法之一。
確實如此,研究顯示,想像生活中沒有了某件正向積極的事,對你的影響會比單純回顧那件事情還要大。同樣地,想像一位對你意義深重的人在生命中缺席,比單純珍惜他們活在你生命中更有力量。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在心裡減去你曾經很喜歡的某樣物品,比單純回想你買下那樣物品時的情緒與感受,更能增加你擁有它的幸福感。研究同時指出,在戀愛關係中,那些做完心理減法練習,想像從未遇見另一半的人,對情感關係的滿意度會高很多。
假設現在你失去了健康呢?
或你馬上不能走路了?
還是眼睛再也看不見了?
現在想想你生命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假如那個人現在過世了?
或者,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沒有遇到那個人呢?
你的生活會有多大的不同?
對我來說,想到從未遇見我妻子,我就覺得糟透了。光想到這種可能性,我就難過,讓我更感激她出現在我的生命中,讓我們擁有一段充滿愛和忠誠的關係。抱持著收穫心態,你會珍惜生命中的一切,包括一路上的進步。抱持著收穫心態,你是用以前的狀態來衡量現在的你,你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視為一種收穫。
所有人都會遇到同一個挑戰: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這就是為什麼心理減法會如此強大。藉由想像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不存在,你能真正開始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藉由想像你最大的成就或進步從未發生過,你可以看到自己實際上已經走了多遠。
與其用武斷且不斷變化的理想來衡量自己,不如用收穫心態審視自己,這些是你在現實世界中實實在在擁有和經歷過的。現在就花一點時間開始關注你生命中的收穫與進步。
接下來,練習在心裡減去一些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步驟如下:
1. 拿出紙和筆。
2. 選擇一件具體的人事物:可以是一段關係、一項成就、你的健康、一項資產等。
3. 想像一下,如果你從未擁有過那樣東西,或者你此刻永遠地失去了那樣東西,你的生活將會怎麼樣?
- 想像一下,失去它你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 想像一下,失去它對你的未來有什麼影響?
- 對其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4. 寫下你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5. 現在,重新關注當下,以及你生命中一直很重視的東西。這樣東西就是你生命中的重大收穫與進步。
- 比起現在,你該如何更加珍惜這個收穫與進步?
- 你如何把這個收穫與進步變成更多收穫與進步?
- 透過這個練習,你對這樣東西的想法和感受產生了什麼改變?
- 你覺得現在的生活大致上怎麼樣?(有比較快樂、心存感激嗎?)
6. 重複一遍:選擇另一項具體的人事物:東西、事件、資產、成就、健康或人。
某天,我們全家人一起晚餐,蘿倫和我讓孩子們用心理減法來做思考實驗。我問他們:「如果每次你們掉入落差心態,我們就把你們抱怨的那樣東西拿走,怎麼樣呢?」
「如果你們抱怨滑雪,好,那就不滑了。抱怨iPod,好,沒收了。抱怨晚餐食物不好吃,好,什麼也別吃了。如果我們把讓你們陷入落差心態的所有東西都拿走,你們還剩下多少東西?」
他們回答:「沒多少東西了。」
這是一個簡單的思考練習,但我們可以從孩子們的表情看出,這樣的練習強而有力。現在,他們抱持著收穫心態和感恩,連態度都好很多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會立刻失去讓你陷入落差心態的東西,情況會如何?
你抱怨你的工作:你馬上丟了工作。
你抱怨你的房子:房子立刻消失了。
你因為孩子犯了錯而生氣:現在他們從你生命中永遠消失了。
這做法並不表示你不用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或是不再需要努力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只是一種方法,讓你知道自己有可能失去正在抱怨或沮喪的東西,然後你會了解失去之後的感受與影響。
值得慶幸的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並不會立即失去讓我們掉入落差心態的東西。但我們確實破壞了它。我們破壞了自己的經歷,而且如果這項經歷與其他人有關,我們也傷害了他們。
我們太常陷入落差心態了。我們因為自己而陷入落差心態,貶低毀損自己。我們因為其他人而陷入落差心態,把他們變成問題或敵人。因為我們太常陷入落差心態了,或許現在,正是停止抱怨的好時機。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收穫心態:跳脫滿分思維,當下的成功和幸福,由你決定》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