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愛情關係下,「挑戰者」這角色其實也是很值得深入探討的。
雖然這樣的角色在傳統價值觀中是有負面的意義在,一般人可能將其稱之為第三者、狐狸精、壞人、外遇對象等等的名稱。 但若站在整個愛情市場的大環境中,「挑戰者」的存在其實扮演著平衡且穩定市場的力量;就如同「金融投機客」(*)對金融市場穩定所扮演的角色一樣。
如「看不見的手」以及「自由意志」那兩篇提到,長期關係的穩定,取決條件不在於道德、法律、規則等外部制約。 那些僅可以限制一個人的表現,但未必能讓人產生「自主意願」以提供長期穩定的愛情。 更糟糕的是,當只用外部責任的手法去鞏固愛情關係,反而兩造將因為契約的不可變動性而產生極高的道德風險。 就算最後兩人在一起,愛情品質卻可能不斷下滑,因為反正你已經不能逃(詳情請看第六篇),那也就不用不斷自我提升了。
也因此,為了同時兼顧關係穩固以及愛情品質,與其透過這些外部制約來「規範」長期關係,還不如透過自由市場的方式來解決將更直觀與簡單。 畢竟會不會被挑戰者誘惑純粹就是價值比較的問題、完全不是法律也不是道德問題。 所以,為了減少情感中道德風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競爭一直保持劇烈,並允許挑戰者可持續對這段關係競爭。 唯有在關係中創造「隨時可能被接管」的威脅,才可以督促雙方的行為。 就如經濟市場一樣,唯有排除寡佔、才能鼓動競爭與創新;唯有允許取代、才會小心呵護既有市場,才能產生效率以及品質的不斷提升。 這其實也是商業上反托拉斯法的基本概念;這東西放到愛情關係中也是合情合理、並能成效卓越的。
所以「挑戰者」這件事情其實不用從道德、或是負面價值的角度來看;因為這其實是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 就算你因為過去的價值觀,而無法單純的用經濟角度看這件事情,我也會建議你能盡量抽離負面的批判情緒來探導這議題。
畢竟你我都可能在不自覺得狀態下扮演過類似的角色。 當我們剛開始認識一個人時,我們未必能知道他(她)是否已經在一段情感關係中,對方可能願意揭露相關資訊、但對方也可能刻意對我們隱瞞。 對方可能想先評量看看我們到底能展現怎麼樣的價值,是否能超越他(她)既有對象,進而才決定他(她)要選擇哪一邊(當然、也可能對方選擇想兼顧)。 如果要認真分析的話。 我們在開始追求、或是試圖接近一個我們認為值得投注心力去認識的優秀對象時,對方可能處在下列幾種狀態中:
- 單身
- 正在穩定的關係中
- 正處於不穩定的關係。 (關係瀕臨破滅、對方與伴侶處在緊張狀態中、或是有紛爭)
- 單身、但擺盪在前段關係的灰燼中走不出來。
不管對方處在怎麼樣的環境下,一但你展開了「追求」這個步驟,你其實就把自己處在一個「挑戰者」的位置上。 若對方是已經有男女朋友(或處在婚姻關係)時,你當然是要挑戰對方既有的對象。 這部分的挑戰是可以依照之前提到的誘惑評價模型來評估。 換句話說,若你一但能超過評價門檻且優於對方既有對象下,是可能可以「取而代之」的。
但如果對方單身呢? 或是對方擺盪在前段關係的灰燼中時呢? 這也是挑戰嗎?
是,在這樣的狀態下,你其實也還是在挑戰。 對於完全單身者,你還是需要去「挑戰」對方的「最低接受門檻」。 畢竟誰都不可能光因為別人喜歡自己就無條件接受對方吧,必然還是會有所謂主客觀的價值評估條件。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我們還是會去在意追求我們的人是否夠美、夠溫柔、夠高、夠帥、身材夠好、是否聰明、是否體貼、是否善良,甚至更外部性的門檻諸如學歷、家世、工作、穩定的經濟來源、財產等。 這些往往都要能跨越我們所設定的基本門檻後,我們才會願意跟其交往、甚至才會願意讓對方做我們的朋友。 所以不管對方是否單身,我們都必須花很多前置時間去「展現自己的價值」並「取得對方信任」。 也唯有等到對方認為我們的價值能跨過其設定的基本門檻後,做為一個追求者(挑戰者)才有往前的可能性。
而更糟糕的事情是,除非追求的對象過去沒有任何感情經驗。 否則就算是單身者,我們很可能還要挑戰對方因為過往關係留下的情緒。 這可能是正面情緒、但更可能是負面情緒(不然過去也不會分手了),如不安全感、恐懼、傷害、困惑等東西。 很多時候這類挑戰,未必比去挑戰一段既有關係更簡單。 因為在已經有男朋友或女朋友的穩定關係中,對方的伴侶可能會犯錯、對方的伴侶可能太過安逸並沒有積極提升感情品質、對方的伴侶可能不懂得如何墊高沉沒成本,在這樣的情形下,對方交往越久反而越容易「取而代之」。
但反之,一個單身卻沉溺在過去失敗經驗的對象,反而很容易把過去的對象神話。 挑戰一個滿是缺點的平凡人很容易,但你要去挑戰處在歷史記憶中完美的典範那是困難重重的。 你的一切行為都會被拿出來跟過去相比,而美化過後的記憶是非常難以戰勝的。
就算對方沒有把過去的戀愛經驗神格化,卻也可能因為過去經驗不佳而把異性妖魔化。 可能有很重的不安全感、很重的猜疑感、對很多事情的反應會相當極端或是難以捉磨、或是小心翼翼不敢踏出步伐。 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往往源自於歷史的錯誤,而人又通常會因此矯枉過正。 也因此,人會因為過去的傷痛或是失敗而變得謹慎封閉或是過度自我保護。 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信任、改變心態、才有機會開始挑戰門檻,這整個過程恐怕更是困難。
有人往往誤以為剛失戀的男女最容易趁虛而入。 但實際上恐怕未必如此,因為剛面臨失敗的經驗下,反而對於下一次的關係要求會更多、恐懼會更大、門檻會因此變得更高。 雖然容易因為溫柔與關懷而一時沉溺,但要發展長期關係,搞不好比去追已經有男朋友或是女朋友的人還來的困難的也說不定吧?
所以結論是甚麼?
結論是,既然自己一開始未必能知道對方是否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而在資訊不對稱的原則下對方也未必願意揭露這些資訊,那或許並不該為了可能成為別人感情世界中的第三者而對感情裹足不前。 因為,不管對方是否處在一段愛情關係中,我們的敵人都不是對方的伴侶。
愛情中的敵人完全在於「自己能到達甚麼樣的價值」、以及「對方所期待的條件為何」。 這若從商業行為來看也是類似的。 當你要爭取一個客戶,對方是否已經有類似產品的供應商恐怕完全無足輕重,只要自己的產品好、價錢有優勢、你能最了解客戶需要、又能夠化解所有客戶擔憂的事項,你就可以取得客戶(當然這部分是講得比較簡化了就是)。 所以呢,不管自己是第二者還是第三者,愛情其實從來只是兩個人的事情。 一但啟動追求這步驟後,我們都會變成一名挑戰者,而挑戰者需要知道的其實只是自己價值的提升、對方需要的了解、以及對方疑懼的排除。 而對方是否有伴侶這件事情,反而變成是完全微不足道的事件了吧。
(*) 為何說投機客其實扮演穩定市場的力量呢? 因為在市場價格下跌時,投機客會在跌深時承擔風險進場購買,而購買的動作將減緩下跌力道,最終將能終結下跌走勢。至於在價格不斷上升超漲時,投機客則會拋售手中籌碼以減緩上升的力道,並最終阻止漲勢。 也因此,從市場的實際運作上來看,投機客承擔了投資者的風險、也因為投機行為反而讓市場的共需保持平衡。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