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常看書的人通常會說:「沒有時間看書。」社會人士確實每天都被忙碌的工作埋沒,一忙起來,身心都相當疲憊,有時候就連翻閱書刊的力氣都沒有。
我建議可以先試著將閱讀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了培養自己的精神而閱讀,也就是,每天固定花一點時間,分多次閱讀、循序漸進地累積閱讀量,這樣的方法稱為「慢讀」。其次是,為了獲取情報的閱讀。這類型的閱讀,建議不必花太多時間鑽研,只需要快速看過即可,可稱為「速讀」。
對忙碌的人而言,最有用的方法應該是後者的速讀。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於,「沒有必要通盤理解」、「大約看個兩成,就能吸收八成的情報量」,這是需要訣竅的。有些書籍會將重要的情報集中於開頭,後面的章節則大多在彙整結論。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這些散亂的部分,在閱讀時就先當作自己已經「讀完」這些不是這麼重要的部分。
你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做法有些「投機」,不過這並非什麼難以接受的做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少有過類似經驗。當你一踏進服飾店的時候,很自然地在一瞬間就區別出,哪些衣服是你想要的,哪些又是你不需要的衣服。
當然,你在挑選的時候應該會有幾個候補,不過絕大多數的衣服早就不在選項之中。
這個「分類」的過程,幾乎是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發生。既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那我們就沒有必要感到抗拒。而且正因為是自己需要的東西,不就更應該依照自己的意思,挑選對自己有益的重要部分嗎?
愈是沒有時間的人,就更應該善用這個「取捨」情報的方法。也就是說,比起理解能力,你更需要明白「什麼才是對自己而言最需要的情報、知識」,只要能夠確立這一點,無論是誰都能夠做到「速讀」。
特別是現今有許多書籍都是為了讓人能夠「速讀」。比起慢慢花時間享受閱讀樂趣的書,這類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知識、情報的書單,還是比較受歡迎。而且橫跨的領域不但廣泛,還針對不同族群做出調整。
現在,就選擇一本書練習「取捨」知識和情報吧。即使不斷地看同一本書,也能夠鍛鍊取捨的能力。此外,切記千萬不要上網搜尋概要、重點。無論如何,親自到書店享受書本的滋味,可說是通篇最重要的一步!
三分鐘,你抓得出重點嗎?
為了能夠將「速讀」運用得更為純熟,需要一些練習。訣竅就在於,把書「弄髒、弄舊」。像我前文的建議,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三色原子筆或是螢光筆來圈重點、畫線。即使沒有這些文具也能夠標註重點,只要將自己覺得重要的書頁折起即可。若是極其重要,你甚至還可以在上半部多折一個角。
如此一來,你的書應該到處都是汙損和折角。下次複習的時候只要翻閱這些重點,就能夠獲取足夠的情報,同時還能節省時間。
還有一項重點,就是速度。大學任教時,我曾經出過「每週看五本書」的課題,並要求他們於下週上課時在全班面前發表看法。這樣的課題對平時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而言,可以說是「苦行」了,不過即使是這樣的學生,也都在不斷反覆練習後逐漸習慣閱讀。
不只如此,我會更進一步地要求學生們交換彼此帶來的書,拿到的書必須在三分鐘以內看完,然後向原持有者講述書本內容。乍聽之下或許有些強人所難,不過實際試行後效果意外驚人。
雖然別人的書沒辦法折角、畫圈,不過大致方法相同。只要從散亂的文脈中理出重點,大略掌握全書要點即可。
雖然,這樣一來會忽略到細節部分,但就算你逐字逐句地細讀,一年過後大概也沒辦法詳細地和別人說明細節。與其花時間專研沒辦法長久記憶的瑣碎部分,倒不如約略、宏觀地掌握內容就好。
年代較為久遠的書籍確實需要耗費時間研讀,但是近期出現的書籍大都約略看重點即可,假使覺得三分鐘看完實在有些困難,建議可以試著先給自己設限,至少三十分鐘內把握要略。
更進一步地說,即使只是替自己設限三十分鐘,閱讀的習慣同樣會有所改變。透過這樣通盤性的閱讀方式,練習如何抓出重點,持之以恆就能學會如何取捨、選擇的能力。
讀書就像做造型,得會重點搭配
該如何在三十分鐘看完整本書呢?首先,我們應該先從「目錄」著手。近年來的出版品都相當進步,只要看過目錄大致能理解各個篇章的重點。目錄其實就是鳥瞰圖、全書的概要。
最近,有些出版社還會在古典書籍的目錄上加註概要,做法或許有些爭議,不過確實能夠讓讀者更輕鬆、自在地接觸古典文學,並且達到推廣名著的效果。我想,無論是什麼樣的書,即使論述優秀、觀點超群,內容要是艱澀難懂,就很容易被埋沒,而這想必不是作者所樂見的。
瀏覽過目錄後,接著就是從中尋找認為是重點的部分。大略看過、再以「如果自己要為這本書寫推薦序,會選擇哪些部分」為前提,選出三項重點段落或是篇章。不管是記在筆記本上、還是透過行動電話的記事功能也好,只要讓自己有個印象就足夠。
如此一來,閱讀時的重點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改變,即使短時間內也能快速掌握要點。
更極端而論,只要能夠舉出三項重點段落,幾乎可說是讀通了整本書。甚至可以說,只要做到了這一步就等於已經彙整出屬於自己的心得、要領。
承如前文所述,自己的想法不必「百分之百」從裡到外都是自己的東西。引用、節錄也是相當優秀的表達方法。
只要以造型師為例,就能更加理解。
造型師的工作就好像「引用」,只是單純挑選、搭配衣服,並不需要一定會做衣服。然而,從來不會有人覺得造型師「腦袋空空,什麼想法都沒有」。不同的場合如何搭配服飾,如何襯托穿衣人的優點、遮蔽缺點,通盤考慮後,才選出最合適的搭配。當然,結果也會反映造型師本人的個性、品味,因此同樣東西交由不同的人搭配,結果也不盡相同。
閱讀新書時也是同樣的道理,該如何從中挑選出最適合的重點,也是需要經過一番苦思的。雖然沒有一定的答案,不過確實需要相當的經驗和解讀能力。看似簡單,卻是相當深奧的技巧。
說到這裡,各位可能會覺得疑惑,我所說的「速讀」和一般常見的「速讀法」有什麼樣的不同。速讀法著重的是以高速看過每字、每句,比起閱讀倒比較像是「照相」那樣的感覺。
而我在此處所提的速讀,其重點並非快速掃視文章,而是約略審視文章,然後快速地從中擷取重點,著眼點在於後者的「擷取概要」。這麼做的用意在於「讓自己熟悉、習慣思考」。
若只有快速看過文字,是沒有辦法習慣自己思考的,這種感覺就好像,「用探照燈搜索獵物(重點),撲殺之後再好好吮指回味(自我思考)」。
這麼一來,我們所選出來的部分,其實就是最精華的內容,理所當然值得我們花時間細細咀嚼。除了用筆作記號外,情況許可時甚至可以嘗試將重點朗誦出來,更能幫助記憶。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10 秒內言之有物的即答思考法》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