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覺得結婚不能找太老實的男人」,我對坐在我前方的女性友人這麼說著。
她很詫異的抬頭看了我一眼。
我倒滿可以理解她的詫異,畢竟找個老實的好男人結婚,恐怕還是大部分的媽媽會告誡女兒的一個論點。 只是從男人的角度來看,世界運作的方法似乎不是如此,從邏輯辯證的角度來看也實在無法證明極度老實的男人會較適合婚姻關係。
「真的! 花花公子型的可能更適合結婚喔。」我繼續說著。
「你知道,畢竟面對誘惑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她露出對於誘惑兩個字的定義不太明確的表情,然後又露出一副跟花花公子結婚會不會太誇張的手勢。
「好吧。 花花公子這詞可能是誇大了些」我搔搔頭的說。
「不過也可以不要這麼二分法,畢竟極度老實跟花花公子中間,其實還是有灰色的一大片區域;但是往花花公子那端靠攏的男人,原則上會比往極度老實的男人那端靠攏的更適合結婚,這點倒是無庸置疑的喔。」
最近我斷斷續續的在想,所謂中年男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是一種符號? 一種標準化的必然? 或是甚麼樣的東西?
起源是前段時間,有個小女生跟我說「你們這個年紀的男人都不能信任」
我很訝異的問說為什麼?
她告訴我說「我交往過幾個年齡大的男人全都靠不住,最後都劈腿了!」
這本書最早是在我二十歲初代的時候閱讀的。
那時候深受感動,只是當時的年紀對於人生的體會還很淺薄,還無法全部理解村上所有要講的東西。
前段的溫馨,讓我想到十幾歲國中時期懵懂無知喜歡過的女孩子。 那種純愛式的接觸與喜歡,就算到現在再回想起來,也依然覺得很懷念。 總是會有一種似乎處在星期天下午,溫暖的陽光與涼涼的風的感覺。 但故事後面的部分,那份因為時間流逝造成的無奈,壓迫感很重。 雖然能感覺主角他努力想要扭轉,可是隨著時間過去後選擇卻變得越來越少,終致無法做任何改變的痛苦;但處在我二十歲初頭的當時,實在還稱不上是能有多深刻的體會。
後來每幾年反覆看一次,體會更加深入。
對於人生無奈的感受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體會為何「始」會做出這些選擇:追求著彌補與完整而讓一切走到這樣困難的境地。 整個故事,或許根本無關傷害別人,而僅是在談自我傷害也說不定? 事實上,這樣的「自我傷害」,未必是外部性的成因、更未必是自毀,常常只是在人生過程中,刻意或是不刻意、偶然或必然的在人生年幼甚麼都不懂的「初始選擇」下,命運自然的把我們帶領面對的那些東西。
我最近發現,很多人似乎離開學校後就失去了閱讀的習慣。
像我最近分別跟兩個不同的朋友各吃了一頓飯。 不約而同的,兩人都在飯局中跟我抱怨著他們目前的生活。覺得自己工作操勞、總是重複做類似的事情、職涯看不到前景、沒有辦法接觸新事物,明明很認真老闆卻似乎總不賞識,升遷也沒他們的份。 偏偏時機不好,不敢隨意離職;但不離職,又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因此抱怨連連。
兩個都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好人。 說他們是好人可不是貶抑,是真的不錯的朋友。很照顧人、平時吃喝玩樂都很合適,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並不是你會想一起工作或是一起創業的人。 因為從我的觀點而言,他們某方面實在太安於現狀了。 偏偏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老覺得自己不被賞識、覺得自己受委屈了,但這麼多年來,卻沒太大視野上的改變。
最近又碰到幾個「好心人」,也是那樣「衷心」希望我展開賺大錢的事業。 然後一再跟我強調風險低、不用囤貨這類事情。
想想這已經是老議題了,我好久前曾在某個討論區還是哪裡寫過一篇關於「風險真的低嗎」這樣的文章,於是剛剛又把它挖了出來貼在這裡。
不用囤貨,就是風險低嗎?
如果你加入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失敗」,那確實你是沒太多風險的(除了機會成本。)。
但甚麼叫做為了失敗是沒風險呢? 意思就是,如果你加入半年一年,甚麼都沒搞起來最後決定退出… 那因為你都沒存貨,除了損失時間、損失把這時間拿來做別的事情的機會(Well,了不起還損失幾個朋友)。 在那樣的邏輯概念下,確實可以避免背債以及存款減少的風險。
這是一個最近聽到的故事。
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們隔壁的單位來了個新人。 很年輕、畢業於一個有名的學校、能力很不錯,本份的工作更是做得好。 只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是因為年輕氣盛或是怎麼樣,他在工作上是很有「原則」的。 新人剛進來時被希望能在他非本業的其他事情上也多幫些忙,但因為他的「原則性」,這些要求他倒是都很乾脆的一概拒絕。 據說是他覺得做任何「非專業的工作」是浪費時間、傷害專業、尤其更是自貶身價。
但大家都知道,任何公司都不免有些事情是沒有被定義在工作範圍中,可是卻多少又有人得去做。 剛好他最近的工作跟隔壁部門有接觸,這樣的原則當然搞得另一個部門的人是怨聲載道。 幾次協調不成下,最後還鬧去他主管那裏。 更有趣的是,他部門的主管覺得怎麼能讓自己的人被外人欺侮呢? 所以不但對此原則不以為意,反而極力維護這新人,所以鬧了大半天很多事情還是沒進展。 可是工作沒進展也不是辦法,其他部門的同事也只好自己摸摸鼻子做了。
我朋友講到這裡是罵聲連連,我則是聽得駭笑不止。
文章能改變人嗎? 老實說,我還真不太相信別人的觀點可以改變任何人。 小時後的偉人傳記沒改變過我,如今我寫的文章,我相信也很難改變讀著的任何一個人。
我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寫文。 雖然花很多時間寫出一些我對事情的看法與體會,但這僅僅是傳達著我自己的偏見罷了。 我不期待、甚至不認為有人會因為看了這樣的東西產生甚麼實質上的改變。 就算有些內容你讀了覺得頭頭是道、覺得好像體會了某些東西;但那體會搞不好根本不是我想傳達的東西也說不定?
這是因為人的理解常常不是漸進性的,而是某種類似進化性質的跳躍。 事情常得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要先認真對某樣事情投入、從投入回饋中反思、閱讀、學習、理解、反省,這樣辛勞的經歷一大段後,才會突然某一天開始有些心得性的東西。 非要到這時候再回頭看,你才真的對於生命或是生活產生某種新體會。
但好玩的事情是,若這時候你把體會寫出來,你會發現寫出來的東西似乎毫無特點。明明是把過程的精華濃縮出來,但看的人卻會覺得:「啊不就是個從小學就看過百遍的道理? 誰不知道這些事啊? 還要你說嗎…」。
但認知的知道,真的是實際的知道嗎?
這或許用一個禪語來比喻非常貼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沒看懂嗎? 那用個我自己鮮少為人知的經驗當例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