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幾乎很難只是兩面;黑白之間往往還有寬廣的中間性。 而年紀越長,真是越覺得中間性就越寬廣。
....僅記得是個俄國的哲學家,誰要是知道請告訴我一下)。 他說,所謂有道德感的人其實是報復心最強的人。
(本文開始)
-------------------------
這是某次吃飯時聽朋友敘述的一個故事。
你住在一個新興的社區。
週圍非常荒涼,雖然陸陸續續有些住戶開始搬入,但當地卻還沒太多商店。 社區中僅有三家餐飲店,一間賣牛肉麵,一間賣排骨飯,另一間賣義大利麵。 三間店因為屬性不同,所以各有支持的客戶。 對住戶來說,三家不同口味的店可是很方便的。 反正想吃麵時就去第一家、想吃飯時去第二家、想吃西式的餐點時去第三家。 雖然社區人數還不多,但維持三家店的生意倒勉強還夠。 各家小店為了爭取社區的住戶,也無不卯足了勁。 定期有特價餐點不說,店裡面總是想辦法小心打掃、服務生也總是笑臉迎人。
如果這三間店都是均力敵的話,誰是這樣競爭的受益者呢?
原則上,在這樣的環境下,最受益的應該會是社區的全體住戶。 因為三家店為了搶奪生意,必須不斷的花時間了解市場。 店家需要了解各自產品在現在市場的接受度,並跟隨著市場需求而調整。 如果客人數量少了,那就得了解客人是否對哪些部分不滿意,並需改善、可能是改善口味、可能是份量、可能是價格、可能是服務、可能客人吃膩了需要推出新產品。 但重點是,商家為了滿足自己(讓自己賺錢)得非常貼近市場,得不斷的滿足外在的需要。 最後得益的一定是消費者;而消費者得益,事實上也就代表最有競爭者的得益。
「一隻看不見的手」 (an invisible hand)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描述的市場力量。 消費者會依據「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來做購買決策;而商家則根據如何讓自身「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來定生產或是銷售的決策。 於是市場走向會根據兩方的供給與需求、根據價格與價值自動調整;而資源(物品或金錢)就好似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著大家朝著最有效率的方向流動。 這也是整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主要論述基礎。 這部分應不難理解,且我相信大部分的讀者應該也都多少聽過「一隻看不見的手」的相關論述。
這是最近還滿流行的一本書,本來我其實沒有買的打算。 畢竟在書店翻了翻,覺得好像是本勵志書,而我一向對於勵志書沒太大興趣。 所以翻了翻,又把它放回了書架。
後來某天,我一位尊敬的老師,居然在Email中介紹我去看這本書。 說他看完覺得很不錯,而且強烈建議我也應該要看過一遍。 訝異之餘,但畢竟我一直很相信他教導的很多理念,他也對我過去一些思想性的改變給過很多幫助,所以我就去書店把這兩本書買了回來。
(一本是秘密、一本是心想事成的法則)
書看完後,其實跟原來大略翻翻所得到的印象是很接近的。
大意其實就是這段話:「正面的思考,隨時感受喜悅與散發愉悅的氣氛;如此,世界會往好的狀況轉變。」
上篇寫到,失戀這種事之所以會讓人傷心、痛苦、甚至「深受打擊」,並非是因為實質上有甚麼無法彌補的利益損失,而多是源自於「情緒層面」的傷害。
而這些情緒層面的傷害彙總起來大致可以整合成下面三項:
這次我們就來好好談這三項狀況對任何人的可能傷害。
關於自我評價的打擊
不管一個人的過往是以多麼健康的形式長成,對於自身一部分的評價終究免不了是源自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 就算自己再美、再優秀、再聰明、再有能力,時而不時我們都會懷疑自身在別人眼中到底是怎麼樣。 是比自己想像的好? 是比自己想像的糟糕? 就算我們對於自己有著足夠的自豪感,但萬一週圍人們都用譴責的眼光看待我們時,長期下來也會讓我們懷疑是否「實際的自己」其實是很糟糕的。
當人處在一段感情中,我們有很大的一部分其實是在跟自身的「不安全感」在搏鬥。 這也是感情世界中猜忌、嫉妒、痛苦、害怕、煩惱等等所有這些負面情緒的根源由來。 而也因為不安全感這件事情似乎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東西,所以幾乎每個人,都在渴望著能透過我們伴侶所帶來的「某些東西」,好填補自己心中所存在對於安全感匱乏的部分。
這樣的一個心理流程、若簡化的來寫的話,大概會是這樣的架構:
IF 穩定感 < 個人不安全感
Then 尋求外在的補償
If 外在補償無法足夠時
Then call 忌妒/猜疑函數
If (忌妒/猜疑程序使用次數 > 容忍上限) OR (對方的耐心 < 0 )
Then call 另覓它途函數
至於這兩個函數是這樣子的:
「你有送過女生花嗎?」某次一位女性朋友這麼問起了我。
直覺的回答說「當然有過啊!」
但到底最後一次是何時呢?
我費神的想了想,訝然的跟她說「這樣想起來,最後一次送女生花似乎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吧?」
她反而嚇了一跳,大概以為我還滿常送女生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