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行的諺語有時候能反映時代精神。以前的人比較相信自我奮鬥,遇到困境首先想著提高自己,有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現在有些人更加注意「命運」、「運氣」、「歷史的行程」之類的客觀因素,有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
那從統計學角度綜合判斷,到底是性格決定命運,還是選擇大於努力呢?如果你從事一項專業怎麼都不順心,到底是這個專業不適合你,還是你自身需要改變呢?如果你在一個公司總做不好,到底是這個公司不行,還是你這個人不行呢?
我要提供你一個高級的答案。我們先看一個2020年的研究。
比如你現在正處於一個愛情關係之中,有一位戀人或配偶。你感覺你們之間的關係不太好。請問,這是因為對方不行,你不行,還是別的原因呢?當然每個人的故事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研究者對此有話可說。
這是一門剛剛興起的學問,叫「關係學」,專門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可不是社群媒體上流行的那種民間關係學,而是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研究者認為他們在過去二十年來累積夠多過硬的研究和知識,現在終於可以叫「關係科學」(relationship science)(註1)了。
我們要說的這個研究是關係科學的一個里程碑,論文(註2)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簡稱PNAS)上,基本上是社會科學論文的最高規格。這篇論文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薈萃分析了四十三項研究,總共調查了:九六對戀人和夫婦,有將近一百位研究者共同署名,想要回答一個人們總在問自己的問題:決定浪漫關係好壞的最重要因素到底是什麼?
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了大約六十多個因素,包括像激情、互相支持、衝突、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權力等,基本上一般人能想到的都統計到了。為了確保資料可信,其中 43% 的被研究對象還在間隔了一段不短的時間後重新被訪問了一次。
所有這些因素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描寫個人的因素,一類是在這個關係中的行為模式。比如性格特點、年齡、收入、受教育程度等就是個人因素,說的是這個人是個什麼人;而像是否支持對方、是否信任對方、有沒有愛,這些則是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能專門把「關係中的行為模式」這個因素列出來,這是科學家的高明之處。老百姓選擇相親對象一般都是看個人因素,通常是設定若干個「硬」指標,例如什麼學歷以上、什麼年齡以下,有時候寫得好的徵婚廣告還會描寫一下自己的性格特徵和對對方性格的期待。其實這些都是在選「人」,而不是選「關係」。
其實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一個好人在一個特定關係中不一定有好的行為模式。可能一個人自身的各項指標都不怎麼樣,但是對自己的戀人特別好。可能一個人在所有人面前的性格都很好,唯獨對自己的妻子非常冷漠。
不過統計上來說,好人似乎也更容易有好的行為模式。那這個關聯度到底是怎樣的呢?到底是個人因素重要,還是關係行為模式重要呢?
研究者使用的評價指標叫「預測強度」。比如說,如果一個高收入者一定讓他的配偶感到幸福、低收入者一定讓配偶不幸福,收入與幸福度直接掛鉤,我們就可以說「收入」這個因素對關係幸福度的預測強度是 100%。反過來說如果收入不怎麼影響幸福度,我們就說收入這個因素的預測強度很弱。
「幸福」其實是個籠統的詞,研究者把對關係的評價分解成兩個維度,一個是「滿意度」,一個是「忠誠度」。對婚姻很滿意的人不一定忠誠,對婚姻很忠誠的人不一定滿意。
這麼一分析,是不是就很有意思?比如這個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滿意度影響最大的因素是配偶的「回應性」,也就是說你一叫對方,對方就馬上回應,你就會對這段關係很滿意;如果你叫對方,對方總不理你,你就很不滿意。對忠誠度影響最大的因素則是親密感:兩人關係愈親密,就愈沒必要再去和別人發展什麼關係。回應性對滿意度影響極大,對忠誠度卻影響不大,這個事實可能也值得某些人深思……
各項因素匯總分析,研究者得出了和那些沒有經歷過愛情關係的人的認識,非常不一樣的結論。
你的另一半的個人素質,對你們關係好壞的預測強度,只有 5%。人們徵婚看的那些指標,不管是硬的也好,軟的也好,其實都沒什麼用。當然這裡面可能有倖存者偏差,畢竟研究調查的都是確定關係的戀人和夫婦,不是隨機配對,但是這個結果仍足以告訴我們,指標那些東西差不多就行了,根本不重要。
你自己的個人素質,強度則有 19%。這個結果告訴我們關係是個主觀的判斷。你眼中這個關係好不好,其實更多地是取決於你自己,而不是取決於對方。
決定關係好壞最重要的前十項個人素質是:
一、對生活的滿意度
二、抑鬱和無助感
三、負面情緒因素,是否容易發怒、感到痛苦之類
四、是否過分擔心這個關係,比如說總在評估關係好不好
五、是否不願意總和對方在一起
六、年齡
七、焦慮感
八、自尊心
九、為人是否隨和
十、有沒有正能量
而我們常見的那些「硬」指標,像收入水準和受教育程度,預測強度都很弱。至於中國人比較關心的「媽寶男」現象,對應到和父母的關係這個指標,在所有指標裡被排到了倒數第二,可以說完全不重要。
而這些個人素質指標,遠遠不如兩人在關係中的行為模式重要。關係因素的預測強度高達 45%。最重要的前十項關係因素是:
一、感受到對方的忠誠度
二、親密
三、感激,也就是能和對方在一起感覺很幸運
四、愛
五、性的滿意度
六、感受到對方的滿意度
七、衝突
八、感受到對方的回應度
九、信任
十、投資
這些因素的意義值得我們體會。比如忠誠度、滿意度和回應度,這裡強調的是讓另一半「感受到的」強度,而不是實際的強度:能讓對方感受到,才是關係因素。
我更想說的是這其中更大的那個結論:對關係成功與否的影響因素中,「對方的因素」小於「你自己的因素」,更小於「你們在關係中的行為模式」。
特定關係中的行為模式比個人因素重要得多,這個洞見,值得你思考。
好關係不是匹配出來的,是建構出來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有個說法叫「浪漫體制」,說美滿的婚姻既不是精心挑選的結果,也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一種「契約體制」。婚姻不是你和你的另一半這兩方的事情,而是你、你的另一半、你們的關係,這三方的事情。
而且你們還應該把關係放到兩個人之前:關係排第一位,對方的需求排第二位,而你自己的需求只能排第三位。
好人不一定對你好。比如你和一個人相處了很久,後來分開了,當你思念這個人的時候,你恐怕不會想念他有多麼優秀,他的什麼身高、學歷、收入之類的指標,而是你們在一起時的那些點點滴滴。你們一起做的事情,一起去過的地方,你們共同養成的習慣,你們的默契,只有你們二人懂的笑話,這些都不是每個人自帶的,而是兩個人建構出來的。
所以,「關係」就像生孩子一樣,並非簡單的一加一。哪怕你非常熟悉這兩個人,你也無法預測他們生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關係是一種複雜的化學反應。行為模式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透過每一次互動而湧現出來的東西。
而這個機制顯然不只適用於浪漫關係。
並不是把一群優秀的人放在一起就能組成一個好的團隊。好團隊需要一個好的組織文化,代表這個團隊的日常行為模式,而同樣的人在不同的組織文化裡的表現會非常不一樣。
以前的人可能一生都在同樣的情境裡做事,人們看到他的行為模式,因為那就是他的本質,據此發明了「性格」這個說法。現在的人會經常出於不同的情境之中,科學家意識到「性格」其實不是一個固定的標籤,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行為模式。
所以性格的確決定不了命運,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性格。但是這裡的新研究告訴我們,選擇也未必大於努力,因為即便給定了你是誰,給定了你所處的情境,你還是需要去主動建構那個關係,才能得到好關係。你是一個和環境相關的、可以隨時變動的、可以改造環境的人。
如果我們把你自身的素質稱為「自身因素」,把你所處的環境稱為「外部因素」,那麼這個道理是外部因素沒有你自身因素重要,而最重要的則是你在這個環境裡能建構出來什麼東西,是「建構」因素。
你不僅僅是適應環境,你的行為可以改變環境。一件事的好壞絕不是由一開始的設定決定的,更多是由你每一天的努力決定的,是你把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結合起來,和人一起建構出來的。
人們的認識誤區在於總以為「選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建構更重要。有的人永遠都在挑選,這個工作沒做幾天又想去做別的工作,不斷跳槽;有的人找了個工作就能一做好多年。你說跳槽好還是深耕好?以前有個研究(註3)說,那些剛入職場的時候頻繁跳槽、一定要選個「對的」工作的人,最後收入的確比那些一直待在同一個公司做下去的人高出 20%,但後者的幸福度高於前者。跳槽者總覺得自己還能找到更好的,那種心態並不愉快。
當然這不是說選擇不重要。選擇很重要,但是在你反思選擇之前,應該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為關係的建構做出了充分的努力。
(註1)Emma Betuel, Landmark Study On 11,196 Couples Pinpoints What Dating Apps Get So Wrong, inverse.com, July 27, 2020.
(註2)Samantha Joel et al. Machine learning uncovers the most robust self-report predictor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across 43 longitudinal couples studies, PNAS first published July 27, 2020.
(註3)參見「精英日課」第一季:破除成功學的迷信——蜘蛛人套裝。
本文摘自《高手心態:「精英日課」人氣作家,教你和這個世界講講道理,早一步掌握未來先機》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