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我在先前的文章【如何從閱讀中獲得最多?分享我的看書習慣!】裡,曾經簡單談了我的選書與閱讀方式。後來看到一些讀友留言,不只與我分享他們的閱讀習慣,也有人提問「如何做讀書筆記」,還有「如何決定棄讀一本書」。所以,這次我想更深入聊聊我對「閱讀」的看法。
我會從幾個點來談,包含怎麼選書、怎麼買書、怎麼決定棄讀一本書(我想是本文的大重點)、怎麼做讀書筆記,還有我對閱讀的一些想法。當然,我得先強調,閱讀方式並沒有好壞與對錯之分,我分享我的看法,但實際上要如何執行,你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接下來,我們就從「如何選書」開始吧。
我如何選書?
其實過去有蠻多學員問過我這個問題,我在臉書上分享我買了一些書,也常有人問我:「Bryan都買哪些書?」、「Bryan怎麼知道要買這幾本書?」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我選書的方法有幾個:
1. 參考臉書上意見領袖的推薦
我非常建議你在臉書上追蹤一些「意見領袖」,他們未必要非常有名,但想法一定對你味、合你胃口,讓你願意持續吸收他們分享的觀點和內容。有時候從他們的分享中能發掘你感興趣的書籍。
《雅言文化》創辦人顏擇雅就是一例。她經常在臉書上分享自己近期看了什麼書,或者她認識的作家翻譯了哪些書。對我來說,她就是選書時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她讀的書很多元,也連帶拓寬了我閱讀的領域,臉書動態設為搶先看也是一定要的!
此外我也追蹤了許多管理領域的專家,以及一些我非常欣賞的知識分享者。他們經常推薦他們喜歡的書,如果我覺得這些書可能也對我的味,我就會把他們的po文收藏起來,並且設定成一個「好書收藏清單」,在買書時一次購齊。
2. 讀到一本好書時,記下作者提到的其他作品或參考書籍
當我讀到一本好書時,我也習慣把作者連帶提及的好書,或他的引用資料記下來。既然這本書你已經很喜歡了,這個作者推薦或引用的書,通常也值得一看。這也是很重要的「選書情報」。
3. 逛逛實體書店
現在越來越少人會走進實體書店,但實體書店還是有不可磨滅的價值,跟書的陳列方式有關。
在網路書店找書的時候,要不透過已經書名或作者等關鍵字去搜尋,要不就是AI推薦(其他讀者也買了這幾本書…)。但實體書店可能會用排行榜(本月Top10)、專題選書(兩性平權特輯、中美貿易戰特區…)等不同的陳列方式來吸引我們注意。當然,我們也會偷瞄身旁的帥哥美女在看什麼書。這些刺激可以想成一個VR的書店,會讓我們拓展閱讀的範圍。
記得有次在誠品瞎逛,看到一位很有氣質的女生專注在看「舞台設計」的書,以前從來沒留意過這個領域的我,也拿了一本翻翻,也覺得相當有趣,眼界也就這樣開展了!
以上是我的三個選書方法,不過除了選好書,我還想分享一個「確保品質」的方法,主要是針對外文譯本。我回會到Amazon以原文書名來搜尋,看看外國讀者對它的真實評價。
有時候,你看到這本書的宣傳文案寫「亞馬遜4.5顆星」,但真的上Amazon.com一查,才發現只有兩個人評等。當然啦,我們不能因此斷定這本書很差,但當你的「待購清單」很長的時候,能篩掉基本也是不錯。
實體書還是電子書?
我很早就接觸電子書,像Amazon推出的電子閱讀器Kindle第一代我就買了後來還有KOBO閱讀器等(各種型號使用過四台)。可是我得說,這麼多年下來,如果有實體書可選,我還是會優先買實體書。
為什麼?
因為實體書有手感、有重量,會提供一種「文字空間感」(我自己發發明的詞)。不管是小說或非小說,當我們在page by page的翻頁過程中,大腦會依循這些內容在實體書上的位置來記憶,比如說某個內容大概在第幾頁、在左邊還是右邊等等。實體書會帶來一種文字之外的空間記憶感,而當你有了這個空間記憶感,感覺自己也是劇情的一部份,書裡的內容就比較容易記得,也比較容易在你的腦中形成立體的圖像。
我發現我看電子書的時候,即便我已經整本看完,但我常常會忘記我看過了;可是這種狀況,幾乎沒有發生在閱讀實體書的經驗中。
我曾經看過一個與此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它指出人會把各種感官知覺連結在一起。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給兩組人同樣一份文檔,其中一組給薄薄一張紙,另一組的文檔則放在一個厚重、很有質感的卷宗夾裡面。
紙上的內容明明是一樣的,可是研究結果發現,拿到卷宗夾的受試者對文件內容印象明顯比另一組來得深。「物理上的重量」與「心理意識上的重量」產生正向的關聯,這或許也能解釋我在電子書與實體書的閱讀感受差異。
當然,電子書還是有好處的,旅行時帶電子書就非常方便;另外,Kindle有個我非常喜歡的功能,就是閱讀英文時會自動在較難單字旁加上中文,讓閱讀體驗更流暢,這就是為什麼我熱愛實體書,偶爾還是會使用電子書的原因。
我如何決定棄讀一本書?
生活中要照顧的事情太多,能看書的時間畢竟有限,這時候,懂得放棄「不那麼值得」的書,就變得特別重要。
我認為,書看到一半覺得「沒感覺」就應斷然放棄!請拋開「都買了,不看完太可惜了」,或者「都看一半了,一定要把它看完」的念頭。
這就是經濟學的「沉沒成本」!假設你去看一部電影,看了20分鐘就覺得這部電影爛透了,你該忍耐把它看完,還是直接離場?其實一個理性思考者該選的應該是直接離場。因為你已經花錢買電影票了,這筆錢拿不回來了,也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那如果你執著於這筆錢,堅持看完,等於是花錢又浪費兩個小時,損失更大。
看書也是如此,我會建議你先以前面20%的內容為參考,看一看你是否有所收穫或覺得有趣,如果沒有,那或許就可以考慮放棄。當然,放棄之前你可以再給它一次機會,翻一下目錄裡你相對感興趣的章節,讀一讀該章節的內容,或者直接跳到結論。倘若還是覺得乏味,那就果斷放棄。花時間去硬啃一本無味的書,損失可能比買書的成本大得多!
我如何做讀書筆記?
關於做筆記,我嘗試過各種方法,畫線、拿手機拍照、夾書籤等等我都試過,但現在我使用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摺角。摺角的速度很快,不會打斷你的閱讀節奏,比起你還要找筆、在意線有沒有畫直、甚至是解鎖手機再拍照等等動作,摺角真的是方便多了。閱讀時,保持思考的流暢是很重要的,當你被這些做紀錄的小動作打斷,某些很重要的收穫也可能一下煙消雲散了。
摺角可以分成兩種:書頁「上緣」的摺角與書頁「下緣」的摺角,分別代表不同的功能。
發現重點時我就會從書的下半部往上摺,把摺角對準關鍵詞或重點那整行。另外,我也會從書的上面往下摺,這意思就是我現在讀到哪裡了。所以我的書有從上面摺的,也有從下面摺的,當我看著我的書櫃,只要看到哪本書的側面有很多摺角,我就會知道這本書很經典,值得一再回味。
我知道有些朋友對書的外觀很在意,覺得摺角破壞了書的完好。但我認為一本留下滿滿的「閱讀痕跡」才真正彰顯這本書的價值。就好像一盤美味佳餚,當你覺得好吃,你該把它吃光,而不是一口也不動。
不過,讀第一次是摺角,但讀第二次的時候,我就會拿筆來畫線了。因為摺角標定的位置可能不精準,也許瞄準一句話,或者瞄準整個段落。當我回顧摺角指的地方,我會把整頁重讀一遍,回想一下自己摺這個角的初衷為何,並用螢光筆把最重要的地方標示起來。畫線之外,我還會把摺角攤平,在書的邊邊貼上彩色標籤。這本書被我「整理」第二次之後,重點位置就會非常清楚。
有時候我甚至會讀第三次,比如說我在設計《職場大人學》這門課時,我就找了40多本書來當作規劃內容的參考,這些書全是我書櫃上最多摺角,或貼著最多彩色標籤的精選好書。因為我過去已經做好重點,即便書看起來很厚,但我可以很快就挑到我需要的內容,並把它融入課程當中。以上是我標記重點的方法,反倒很少真的書寫筆記!
閱讀重點不在多、不在快,而是你「吸收了什麼」
我最後也想分享我自己對閱讀的想法。我認為你可以把閱讀當成交朋友,用這個角度來思考,其實很多對於閱讀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說,我看過很多人有「閱讀的焦慮症」,常常擔心自己看不完手上的書,但你如果用交朋友的角度來思考,就會發現沒什麼好擔心的。我們可以一次交很多個朋友,但未必立刻就要跟所有人熟識,閱讀也是如此。以我為例,我幾乎每個月都會買書,少則花個一、兩千元,多則上看五、六千元,但買這麼多書,我也不急著看完,想看的書可以先看,真的還不想看的,那我就先擱在書櫃上。
閱讀該是讓人享受的事情,我們已經離開學校,不該為書本承擔壓力。
也常有人問我:「Bryan,我是不是該先看完一本書,再看另外一本?」從交朋友的角度來思考,其實答案也可想而知了,誰說人只能認識一個人後才可以認識第二個人呢?
其實我過去也曾有這樣的執著,認為能夠「有始有終」,看完一本書再換另一本的人值得欽佩。但後來我逐漸明白,閱讀不必這麼嚴苛,你可以隨著各種場合、各種需求來變換你讀的書。比如說,我在辦公室擺了一些書、家裡的書桌擺了一些書,甚至連廁所我都擺了一些書,隨時都可以享受讀書的樂趣。
同時讀幾本,甚至一共讀了多少本書、讀得多快,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認不是看書很快的人,甚至我常常讀到一半,覺得書裡的資訊太衝擊了、跟我原先的想法完全不一樣,我就會暫時把書闔上,先好好咀嚼一下內容,然後才能繼續讀下去。
但在我看來,慢慢讀也無妨。無論是閱讀或交朋友,我們都不必以利益導向來看待,覺得它一定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教會我們一個技能,或者帶來什麼實質利益,才算「值得」。閱讀真正的目的在於突破既有的思考框架、拓展你的思維邊界,每吸收一些新內容,大腦就變得寬闊一些,也能對世界有更多面向的理解。
本篇文章僅代表我自己的習慣與想法。如果你有任何想與我和其他讀友分享的做法,也歡迎你在文章底下留言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