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的夥伴幾乎都是熱愛閱讀和學習的,不過大家身邊未必都是興趣相投的人,也因此就有人來詢問我:「當別人問我看這麼多書、上這麼多課有沒有用,我該怎麼回答?」遇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是告訴對方「當然有用!」然後開始為自己的學習護航,還是其實你也曾懷疑自己,投資在學習,是否真的值得?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與你分享兩件事情:1. 被問到「讀書有沒有用?」時,你可以怎麼回答。2. 事實上,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從小到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但逐漸長大後我發現,「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樣的觀念,反而會與大人的世界有一些衝突。第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衝突,是在學生時代,考試前同學遇到不會的題目來找我求助,我花了時間和心思教會他,沒想到考試成績下來,他考得比我還高分。本來幫助別人應該是一件很有成就感、很開心的事,但是此刻卻讓我的心情無比複雜。
「忌妒」其實是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因為我們處在群體社會中,必定常會與人互動。有互動,自然就有「比較」;而比較之後,我們如何看待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也會連帶影響我們與人相處的態度,以及後續的行動。因比較而生的感受除了「忌妒」,還有「羨慕」。這次,我們就一起來思考看看,忌妒和羨慕到底有什麼差別吧!
很多人看我現在自己創立公司,常覺得我應該一路都一帆風順,沒經歷這種因比較而產生的焦慮。但事實上,關於「比較」這件事情,我的辛酸血淚史可是非常豐富啊!以下,我就來分享我自己經歷過哪些比較焦慮,又是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焦慮的。
這些年來,我常碰到夥伴提出他們和老闆、主管之間的互動問題。例如有人會說:「我老闆常出爾反爾,在會議上說要這樣做,我們把東西做好後,他又說他想要的不是這樣!」,或者「我的團隊做了很多事情,但老闆總是不以為然,在考績和獎金方面都沒給我們實質回饋!」等等。這些對上級的不滿,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情緒。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要他們改變做法,但我認為在這件事上,我們也未必只能消極地以抱怨來面對。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把「每天快樂出門,開心回家」 定義為熱情,那我得很殘酷地打破你的幻想!因為做你有熱情的工作,未必如你想的輕鬆快樂......
人生真的很像遊戲:我們一路過關斬將,累積寶物與裝備,但真正一步一腳印,照著預設劇本破關的人不多。畢竟現在的遊戲內容量太龐大了,根本玩不完,多數人應該像我一樣,玩著玩著,累積累積,某一次登出之後,就再也沒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