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的思考

戰國策教你:面對「美好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你該站在哪一邊?

我跟Joe這些年來經常透過課程、文章或Podcast等管道,分享各種人生策略。許多學員說這些策略確實為他們帶來正向的改變;不過,偶爾也有學員會裹足不前:「老師,這些方法感覺確實有用,可是我總覺得這些方式太權謀了,好像要我們耍心機,但我不是這種人啊!」

取悅別人前,先學著取悅自己

我常在文章、著作中提到「重視自己感受」與「在乎自己需求」這兩件事。有些人看到這個提醒,就會很擔心地想:「太過在乎自己需求,變成一個自私的人怎麼辦?」不過事實上,「自己滿足自我需求」,跟「要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是蠻不同的狀況。

人生最棒的禮物之一,就是「認清自己的弱項」!

每次課程結束後,總有同學留下來提問或跟我聊天,前陣子有個同學分享的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這位同學提到,他為了提升簡報技巧到處參加簡報課,後來也在公司會議上運用了他學到的「Apple簡報法」,也就是像賈伯斯一樣打扮得很休閒,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投影片上以大量的圖取代文字,讓聽眾不必看得很累…諸如此類的技巧。他原本期待老闆誇他一番,沒想到卻只等到一頓臭罵。他不解:別人這樣做效果很好,為什麼我做就不行?

心理師談情緒管理:為何陷入低潮時,你不應該「急著振作」?

很多時候,當遇到負面情緒時,我們都希望自己不要因此一蹶不振,希望能夠振作、能夠趕快好起來,否則,會感覺自己「抗壓性很低」、「很草莓」、「很情緒化」……我們對於自己的脆弱束手無策,別人也是;所以,為了自己、為了別人,我們好像都應該要「趕快好起來」,才能往前進。這有用嗎?或許剛開始是有用的。你會發現自己對情緒的感覺越來越遲鈍,越來越「堅強」;但你會發現,你對其他情緒的感知也越來越無感...

人生穩當的交友策略,不外乎就是親近「螞蟻」但遠離「蚱蜢」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交友選擇」這件事。前陣子,我在臉書上寫了一段話,我說2020年的前三個月,幾乎就是《螞蟻與蚱蜢》這則故事的翻版。《螞蟻與蚱蜢》是我小時候聽到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某年夏天,有幾隻蚱蜢到了一個地方,它們非常享受舒適的天氣,整天不是悠閒拉著小提琴,就是品嘗豐盛的食物....

品味不是裝逼,而是為生活建立小小的儀式感

我常遇到同學五花八門的提問,有些是針對目前工作,有些是針對長期職涯,也有些是對我的好奇。比如說,有好幾位同學問過我:「Bryan,看你總是西裝筆挺、穿得很有品味,這樣不會不自在嗎?你為什麼這麼愛穿西裝?」好吧!這次我們就來聊聊我對「品味」這件事的看法。

生活安穩的重點,在於「風險意識」

2020年世道實在不太平,從Covid-19疫情、澳洲森林大火,到國內外名人接連遭逢意外…種種事件難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平穩」畢竟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需要更高的認知能力,來因應動態的環境。也因此,我希望藉由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所謂「風險管理」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