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

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心裡有沒有正在焦慮的事呢?我們都不是無憂無慮的孩子了,大人的世界總是圍繞著職場、財務、情感、人際關係的壓力,難免心裡會有苦惱抑鬱。但每次我們向身邊的人訴說這份焦慮,常常得到的回答卻是:「哎呀~你想太多了」!

這個建議是出自善意,但卻很不合理,彷彿我們只要跟大腦說一聲:「喂!你給我想少一點!」就可以擺脫焦慮了,我時常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這點,我想我是有點資格分享的。因為我從小就是個公認「想太多」的孩子,而且很容易焦慮,例如:

我小學六年幾乎天天上學「前」都會肚子痛,給很多醫生看過,都說是心理因素造成。終於在小六那一年,被診斷有輕微的胃潰瘍。(但很妙的是,真正進到學校就完全不痛了!)

大學聯考時,我因為過度焦慮緊張,導致還沒考完就衝出考場直奔廁所,當然成績也大受影響!

大一時被學長姐指派我為晚會主持人。結果我因為太過焦慮,除了體重下降,上台前準備數月的講稿全部忘光,汗濕透了衣服,覺得想吐,導致當天差點開天窗!

每個人都鼓勵我,要我「別想太多」。但這句話對我來說,跟「長高一點」、「讓臉變帥」一樣,我也很想,但臣妾做不到呀!

於是我開始反向思考,既然無法不去想這些讓我焦慮的事,那我乾脆直視焦慮的源頭去「想更多」,用邏輯理性的方式去解構那份困擾我的焦慮,會不會有用呢?畢竟我本來就是擅長「想太多」的人,說不定這才是對我有用的辦法。

以下就分享我個人,這些年來面對焦慮的思考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地「拆解」焦慮,直到拆成一小塊一小塊我能控制的碎片為止。

我發現幾乎所有的焦慮,都來自「對未來的不確定」。比方說,下週要對客戶簡報,讓我非常焦慮。如果我已經預知這份簡報的效果很好,客戶滿意並且下單,那我應該不會焦慮。相反地,若我已經預知這份簡報客戶不在意,也不會下訂單,那我多半也不會焦慮這場簡報,我會想想其他的方法,甚至直接放棄這場簡報。但實際上,就是因為我不知道這場簡報的結果會如何,所以我才非常地焦慮。

在電影《大智若魚》(Big Fish)有段對話挺有意思:如果我們能得知自己會死在哪裡,那麼我們不光可以避開去那個地方,同時我們也可以知道,只要身處其他地方,不管做什麼我們都不會死!這段頗有哲理的話,也正顯示了焦慮來自於不確定性,只要我們掌握了一點點的訊息(例如葬身之地),就可以大幅降低焦慮。

但我後來發現,讓我們焦慮的事情,很少是100%不確定的。事實上,我們可以把這些「不確定」拆解成四種狀況:

1. 已察覺的已知事件(不確定性最低)

2. 已察覺的不明事件

3. 未察覺的已知事件

4. 未察覺的不明事件

所謂「已察覺」或「未察覺」就是你是否感知到這個焦慮。正常來說,「未察覺」(第3、第4)不會讓你焦慮,因為你根本沒感受到。會讓我們焦慮的事情一定是第1與第2的「已察覺」項目。

至於「已知事件」表示你已經了解這件事情的後續發展,通常對於已知的事情我們很少會焦慮,比方說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工作內容也非常熟悉,你知道明天是例行公事的一天,沒有什麼特殊的會議或是挑戰,正常狀況下你應該不會因為明天要上班而感到焦慮。

比較麻煩的應該是「不明事件」。就像剛剛提到下週要對客戶簡報的例子,我「已察覺」下週有個大事件要發生,但這是個「不明事件」,因為我很難預期簡報的結果好不好。

所以經過剛剛四大類的分析我們發現,其實只有「2. 已察覺的不明事件」是我們真正要處理的麻煩。其他三種照邏輯來說都不是焦慮的源頭。你看,問題是不是簡化多了?

我們來再進一步拆解「不明事件」好了。

延續案例,我們會擔心這份簡報,無非是擔憂簡報後的「結果」,尤其是「不好的結果」讓我們特別擔憂。這時候就要拿出「專案管理」的思維了:專案管理中的風險管理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的風險可以用「發生概率」以及「損害程度」兩個維度來評估。所以,所謂的「不明事件」又可以進一步拆解成:「發生概率不明」以及「損害程度不明」。套用案例就變成:

簡報失敗的「發生概率」,我們並不清楚

簡報失敗的「損害衝擊」,我們也不清楚

在概率與衝擊雙雙未知的情況下,我們又該怎麼辦呢?恭喜你,拆解到這裡,其實已經漸漸有答案了!你一定聽過「風險管理」這門學問,在金融投資、工程技術與經營決策上都很常被使用。老早就有很多專家幫我們想好一系列的應變之道,可以合理地降低風險,等於也同步降低我們的焦慮。共有四種方法:規避、承擔、減緩、轉嫁。

1. 規避:能否做點什麼,讓風險不要發生

2. 承擔:分析風險後發現不嚴重,所以什麼都不做

3. 減緩:能否做點什麼預防措施,讓概率或是衝擊下降

4. 轉嫁:把風險分攤一些到其他單位身上

以下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規避:對客戶做簡報會失敗,往往都來自於沒有精準掌握客戶需求,導致講了很多卻無法打中客戶的心。所以與其焦慮簡報失敗,不如趕緊去跟客戶溝通,把需求徹底問清楚,甚至直接問對方期待在簡報裡聽到什麼內容。這樣簡報就不會失敗了,等於把概率壓低趨近於零,事前「規避」風險。

承擔:有位學生想要轉換職業跑道,想從工程師轉換成數位行銷專家,他非常焦慮,害怕轉職失敗。我就請他列出轉職失敗「會有多慘」。結果列完之後發現,也不過是轉職第一年收入減少10萬,他完全可以承受,而且大不了還可以回去當工程師。想清楚後焦慮緩解很多,就能勇敢轉職了!

減緩:同樣應用在轉職,但這次是我自己的例子。我當工程師的時候想要轉職,但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為了降低風險,我先在公司內部申請加入各類專案,盡量體驗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降低轉職失敗的「概率」;另一方面我也認真存錢,確保自己存滿一年的生活費,降低一但轉職後帶來的財務「衝擊」。

轉嫁:最常見的應用就是「保險」與「外包」。早年決定創業的時候,我也同步提升了我的保險方案。因為創業者的健康以及財務狀況非常關鍵,安排不好還會影響家人的生活,所以有必要加一道保險。另外大人學的網站開發工作,經過百般思索我們決定外包,雖然會付出更多的金錢,但外包團隊能夠彌補我們技術的不足,等於幫我們分擔經營風險。

簡單整理一下我的思維:

焦慮來自於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可以拆解成四種狀況,但僅有一種「已察覺的未知事件」需要處理。

「未知事件」可以進一步拆解成「概率未知」與「衝擊未知」。

我們手上有四種策略(規避、承擔、減緩、轉嫁)能降低概率與衝擊。

根據我多年執行這個思考流程的經驗,其實...還是會焦慮~XD,但程度會和緩非常多,因為這個思考方式把腦中的「焦慮情緒」拆解轉換為「應變行動」,你會發現接下來有好多好多事情可以「做」,而且你內心知道做這些事情是合乎邏輯的,很多時候手上有事情在忙,腦子就自然忘卻了焦慮!

希望這個思考方法,能幫助跟我一樣容易「想太多」的你!別一直空焦慮了,捲起袖子做點什麼吧!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