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算重度玩家,但我很喜歡上Steam遊戲平台瞎逛。Steam平台有個好處,就是遊戲的分類非常完整且多元,而且允許User自行為遊戲加上五花八門的標籤:像是「模擬」、「策略」、「養成」、「二戰」、「動作」等等。在「擺脫職涯困境的系統化做法」講座中我也建議大家,把工作當成一場遊戲,設定關卡與目標,並且蒐集反饋,一步步達成心中的目標!我覺得每個行業中特別有成就的人,都很像是遊戲玩家,他們也非萬能的全才,而是依據不同人格特質選擇他們最擅長、最有熱情的「遊戲種類」,在過程中一邊挑戰難關,同時也享受成就感!
擅長「快打旋風」的人未必專精「文明帝國」。從事顧問工作15年,接觸了上百種不同的專業領域,我冥冥中感覺到每種職業也都隱含了對應的關鍵特質。如果你本身具備了這項特質,相對容易在對應的職業中找到熱情,並且成為佼佼者!
以下就是我這些年的觀察:職業與其個人特質的對應。
工程:喜歡「建構」的特質
我認識頂尖的工程師,不管是軟體、硬體、機械還是化工,都對從無到有「建構」出一個新東西有極度熱情。很多人認為擁有數字能力、空間觀念這些智能才能成為一個好工程師。我的看法是這些智能就像NBA球員的身高一樣,不能太差,但超過一定值後成就就跟身高無關了。我身邊就有智力測驗的空間觀念馬馬虎虎,卻成為優秀建築工程師的朋友,就因為他對建造房子有強大的渴望。被諸多工程師奉為神明的賈伯斯,據說也不會寫程式,但是他渴望創造新東西的熱情讓他成為經典。
會計:在意「無瑕」的特質
會計的責任就是把公司營運的所有數字串接在一起,不能產生任何矛盾與瑕疵,如果在報表上「合不起來」就是嚴重的漏洞。這種工作有時候非常繁瑣,需要極度的耐心與細心才能完成。除非這個人內心對於「瑕疵」非常敏感,而且對於一份完美無瑕的報表有所堅持,否則會計工作還真的挺痛苦的。我周圍好多優秀的會計都是處女座,更加深了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醫療:心存「關懷」的特質
關於這段我想了好久才下筆,我原本想到的是「系統」與「平衡」屬性。因為人體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系統不平衡我們稱之為生病,一位優秀的醫師/護理師對於回復系統平衡必定充滿熱情。但我發現錯了,這世界上有很多種有機無機的系統,為什麼醫師對於「人體系統」特別執著,顯然背後還是出自於對人的「關懷」。我周圍幾位優秀的醫師都對「人」充滿感情,臉書上一位醫師好友曾表明對人性與法律的失望,自稱絕不會主動救助陌生人,結果在高鐵上一聽到有人需要協助,直覺反射就是衝上去幫忙,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醫者仁心」啊!
銷售:熱衷「探測」的特質
我們心中對業務的形象,往往是能言善道,甚至有點油滑的角色。但是當我認識更多的超級業務後,我發現他們都是善於觀察並且探測人心的高手。好的業務不會對自家產品滔滔不絕,而是仔細地從各種角度擷取跟客戶相關的細節,在心中猜測客戶的想法,然後透過問問題去確認自己的猜測。猜不對就換個切入點再來,猜對了當然就距離成交更進一步,這其實是一種很邏輯化的過程,跟探勘石油差不多。那種只靠攀關係、耍嘴皮的業務,反倒沒抓住銷售的精髓。
學術:窮究「因果」的特質
從事學術或研究工作的人往往都是資質相當優異的,但其中僅有少數人能達到拔尖的地位。我自己的觀察,這群佼佼者的共同特質就是對於事物背後的「因果」關係有種「非搞清楚不可」的執著,其實這也就是「求知慾」的本質。愛看書,喜歡學新東西並不等於擁有求知慾(很多人只是愛蒐集碎片知識的「人肉硬碟」),真正的「求知慾」是對於事物背後所隱藏的關連充滿好奇,並透過閱讀、調查、分析、實驗等手段釐清因果,這樣的人從事研究工作比較容易忍受挫折,並從中獲得樂趣與成就。
法律:善於「交換」的特質
我自己是個帶點反骨,偏好打破規則的人。以前很不能理解為何有人會喜歡「法律」這個充滿規定與條款的領域,我猜都是些喜歡規則的老古板。後來與身邊學法的朋友聊天,才發現對這個領域充滿熱情而且成就不凡的人,其實頭腦都相當靈活,善於變通,跟生硬的條文形成鮮明的對比。其實法律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大家直覺想到的公理、正義與維護倫理,而在資源的分配與權責的對價關係:從夫妻財產與監護權的爭議、勞資爭端、到刑事案件的刑責,都需要交換與權衡的思考。或許這也說明了為何政治人物中法律出身的特別多,因為政治的重點往往也在資源與權力的分配!
藝術:擅長「捕捉」的特質
忘記是哪位藝術家的故事了,但大意是說,有人訪問一位知名的雕塑家是如何創作的,這位雕塑家回答:我沒有創作任何新東西,我只是去掉這塊石頭多餘的部分,把它真實的樣貌呈現出來。我不只一次聽過從事藝術的朋友講過類似的話:他們的畫筆、相機、樂器、雕刻刀只是工具,目的是把他們「捕捉」到的,在特定時空下的影像、聲音、神韻呈現給一般人。藝術不是個穩定容易餬口的職業,除非擁有極大的熱情,想要捕捉這世上的稍縱即逝美好,否則很難堅持下去,更別說是成為頂尖的角色。
行銷:喜好「影響」的特質
隨著行為心理學與大數據的蓬勃發展,行銷這門學問可說是越來越有看頭!我認識優秀的行銷人跟優秀的業務類似,都擅長探測,但不同的是,他們探測的對象不是特定個人,而是一整個群體。行銷工作的成就感來自於透過大量的分析調查,掌握消費者購買前的心理機制,然後優化商品與行銷活動,去「影響」目標族群的購買行為。如果你對影響一群人的行為很熱衷,行銷工作應該會引發你的熱情!
老師:熱愛「翻譯」的特質
學識淵博、口條清晰都未必是好老師的充分條件,我心中最優秀的老師都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對於「讓學員徹底瞭解某個觀念」這件事情充滿執念。你會發現好的老師不光是把課程講對而已,他們會窮盡各種方式,採用各種媒介、切換各種表達與實例,就是想讓學生徹底搞懂他想傳遞的東西。他們會努力用各種教學語言把觀念「翻譯」給學生聽。識博在徵選合作講師時,我們最看重的也就是這個特質!
設計:追求「契合」的特質
設計雖然也是追求美感的行業,但與純藝術相比更在意作品與人們生活間的關係。室內設計也好、廣告設計也好,我發現高手都非常在意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也就是他們設計出來的東西,跟當事人的生活方式能否完美地「契合」。沒有什麼更能比使用者順心順手順眼更能讓設計者高興的!有位朋友因為他的孩子非常喜歡畫圖,認為他長大可以當建築師,我覺得言之過早,但是當我發現這小朋友自己用厚紙板幫家裡做了一個收納發票的小紙盒,我開始覺得這小朋友或許可以成為很棒的設計師!
工作符合特質,熱情容易點燃
上面列舉了那麼多必要特質,簡單一句,就是哪一種「成就感」最讓你滿足,還有最關鍵的成就感來自何處!對於能夠「影響」一群人而感到爽快的人,未必對於「建構」新東西有興趣,所以他可能在行銷領域如魚得水,但當個工程師卻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感到痛苦!這也就是我們在幫學員做天賦熱情諮詢時,會特別花時間瞭解特質的原因。
多重特質搭配,綜合效果加倍
但人格特質與最佳職業間的關係,也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那樣的絕對。每個人都存在多種特質,只是比重上有高有低。有時候多種人格特質反倒能發揮出有趣的綜效!例如美劇無照律師(Suits)中的Louis Litt這個角色就是同時擁有「善於交換(for 法律)」與「在意無暇(for 會計)」兩種特質,所以能夠在複雜的財報中發現線索,成為金融訴訟的高手!另外像是畫家畢卡索,同時兼備藝術家「擅長捕捉」與行銷人員「追求影響」的特質,和一般窮困潦倒死了才成名的藝術家不同,他在28歲就沒缺過錢,38歲就成為當時最富有的畫家之一,據說過世時累積的資產達到千億台幣!
我的建議:探索自己的成就動機
當你面對多變的世界,氾濫紛雜的資訊,難以為職涯做抉擇的時候,反倒應該把「雷達」暫時關閉,靜下來探究自己的特質在哪裡。必要時問問身邊親密的人對你的看法,做些平常不會做的事情當作嘗試,這也就是「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講座中的自由書寫技巧。千萬不要一味地追逐風潮,我們一生工作至少40年,預期會有多次轉折,你不可能每次都抓對潮流,況且就算被你抓到了,無法真正從工作中獲取自己偏好的成就感,多賺的錢最終還是要還回去的!
當然啦,以上個人特質與各行各業的對應關係,純粹來自於我個人從事顧問的主觀觀察。如果你有更多想法,很歡迎在下面補充,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職場迷惘的人!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