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打破恐懼邊界,找到改變的趨動力

你總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打破恐懼邊界,找到改變的趨動力

最近在整理Hahow開課的課程問答,發現購課的學生中,常常有各種擔心:「擔心自己資格不符、學歷不符」、「擔心自己年紀太輕,無法叫得動年紀較大的工程師」、「擔心自己無法處理工作上的突發狀況」、「擔心自己無法處理衝突」、「擔心加班加到爆,老闆看不到」、「擔心自己沒有技術背景」、「擔心自己沒有相關經驗」、「擔心自己沒有產業知識」。

看到這些問題,梁寧在他的音頻課程:「產品經理30講」裡講的一句話,突然浮現在我眼前--「恐懼是邊界」,例如看到火,你就不會伸手,因為恐懼;當你想說服一個人去做一件你認為非常正確的事情,對方不動,並不是他道理不懂,而是他內心有恐懼。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邊界,我自己也有許多的恐懼。

在剛開始當PM時,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和其他人起衝突」,這可能是一種不自信的展現吧!擔心和別人撕破臉,如果最後自己是錯的怎麼辦?如果因此被討厭怎麼辦?如果之後得不到支援怎麼辦?

那時我有一個很常生氣的PM同事,她有時會說自己脾氣不好,但我聽到她這麼說時,曾跟她說「我真羨慕妳會生氣,因為那代表妳有想法,認為什麼是對的,而且妳會捍衛自己的想法」,忘了那時她的反應是什麼了,應該是傻眼吧XD

很難想像做為PM,一直逃避衝突、委曲求全,要怎麼把專案做好,因為PM常就站在衝突的交會點啊!有時自己要找到問題、指出問題,引發衝突啊!

只能說我非常幸運,大部分遇到的同事都還不錯,所以當時可以靠裝可憐拜託之類的方法達到專案目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吃定你的客人或RD,我就會天人交戰,不敢對對方強硬,但回去自己氣到內傷。

而且這樣的態度,也影響了我爭取管理職的機會,主管曾跟我說過,我缺乏了那個「氣」(霸氣?),在考慮領導人的時候,不會考慮到我,會懷疑我看到部屬有缺點的時候,是否真的能勇敢指正,實話實說?是否能為了部門利益,勇敢和其他部門衝突?「恐懼衝突」,就成為我的邊界。

之後在上公司的領導訓練時,老師問了一個問題,也讓我震動了一下:作為領導者,你認為應該要想辦法受人尊敬,還是受人喜愛呢?

老師接著說:你回想你自己從之前到現在,想成為的那種領導者,他們是受人尊敬,還是受人喜愛?

答案很明顯,我心中想成為的領導者,都是未必受人喜愛,但一定是受人尊敬的人。我那時理解了,如果我持續追求成為受人喜愛的人,只會離我心中的領導者越來越遠。

最後我是怎麼克服這個恐懼的呢?其實我沒特別做什麼事,只是因為公司的氣氛非常好,和同事之間也是很好的朋友,平常也會互相嗆來嗆去,加上我也慢慢變成一隻老鳥(菸),所以逐漸地就比較沒有這麼多的擔憂,相信我的同事們跟我能就事論事討論,所以我非常相信組織文化和氣氛,對於工作的結果會有很大的影響,到現在還是覺得我很幸運遇到這樣的一群人。

但換工作到了華碩,這恐懼又回來了,我同事都很好,但是我的代工廠(From中國!他們便宜但真的好難管!)吃定我阿!

可能我太菜,感覺個性又很好,所以代工廠各種出包散漫delay、把我的專案priority往後,隨便就被擠掉,我無法像部門裡一些很厲害的PM,可以直接電話中飆罵、搶產線時間、壓價格壓到低了又更低,甚至delay要求代工廠業務和PM飛來台灣謝罪,我曾經請教過公司許多前輩,但他們都跟我說,就是要兇!但這對我來說真的好痛苦阿~~

這次我確定這對我來說應該是永遠無法達到的境界,所以這也成為我(部分)登出華碩的理由,而且我之後都不想再跟中國代工廠交手了……與人衝突的恐懼再度成為我的邊界,不過這次,我決定不要越界,這邊境圍牆真的太高了,世界還是很寬廣的,不用這麼對不起自己阿!

恐懼讓我明白了我要什麼,不要什麼,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在換工作時,我也面對了很多的恐懼。剛決定從華碩換工作時,有跟我媽聊到想換工作,我媽比我還恐懼:「華碩是大公司,公司發展好,薪水也不錯,你離開就回不去了,你又只待一年,別人會覺得你很不穩定,不要換吧!」,總之各種擔憂,碎碎念了好幾個月。

但因為我有更大的恐懼,也就是與人衝突,同時在華碩的案子推動速度非常緩慢,我恐懼自己沒有成長,所以我抵禦這個恐懼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更好的機會--品牌更大、薪水更好、發展之路更寬廣的公司--而且不用強迫自己破口大罵,所以我到了Axis,這是讓我職涯第二次大幅成長的公司。

離開Axis也是,我媽再度恐懼到不行,跟我說,妳有小孩了怎麼還這麼「不穩定」?這工作發展這麼好,薪水也高,老闆也賞識妳,為什麼要換?但我的恐懼,是孩子逐漸長大,我卻都在出差,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他,同時恐懼監控產業已經無法讓我學到新東西,幾年後若產業成長衰退,我會在哪裡?所以我選擇的新公司,要是新的、具有成長性的產業、能留在台灣,而且發展空間要大,所以我到了電商SP。

所以,恐懼是邊界,但恐懼也是驅動力。應該說我最後理解了,我面對恐懼的方法,決定了我的邊界,我是要讓恐懼驅動我去找更好的解法,還是讓恐懼阻止我前進,決定了我能走多遠 。

如何抵禦恐懼?

雖然前面講得這麼簡單,但沒有提供方法,好像就變成一篇雞湯文,我也不是盲目亂衝的,這邊分享我抵禦恐懼的幾個方法。

1. 保留餘裕:

在面對轉職這種人生大事時,恐懼是正常的,尤其在有家累的情況下,你的決定不是你的決定,而是影響家庭收入穩定的決定。

除了換工作之前,會先找好下一份工作,而非裸辭以外,我很早就跟老公達成一個共識,為了保留我們之後人生選擇的自由,我們存錢,但不買房、不買車,甚至至今我們家沒有任何借款,還有一筆隨時可動用的資產,所以當我們想換工作時,即使新工作的薪水可能比較低,但如果是我們想做的,不用擔心沉重的固定支出而躊躇不前。無後顧之憂後,我們就有更多跨出去的勇氣。

Plan B也是保留餘裕的一種方式,可以先做好「如果plan A失敗,我還可以怎麼做」的規劃,例如即使我沒工作了,或新工作薪水低,我還能靠寫作、演講補貼,也還有線上課程的收入,沒什麼好害怕的(所以我這次生小孩就肆無忌憚多請了兩個月的育嬰假XD)。

2. 先想好最壞的情況,那樣的狀況出現時,要怎麼處理

承上換工作的case,最壞的情況,應該是沒過試用期被fire掉,其他頂多就是發現新公司不符合你的想像,而要再換下一個,我能不能承擔那樣的情況呢?

心理上可能會受到衝擊,但經濟上,我計算好我們家庭一年要花多少錢,然後計算即使找不到新工作,完全沒有收入,我們家的可動用資產有多少,能負擔兩人多久不工作,目前我們保持這餘裕是兩年,也就是有兩年以上兩個人都沒工作,都還沒問題,兩年兩個人都無法工作的機率超級低,算完之後會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可以大膽跨出去。

另外,我認為在分析最壞情況的過程中,會發現許多時候的恐懼,最可怕的就是恐懼本身--是自己對未知的恐懼,放大了它的影響力,就像是玩恐怖箱遊戲,箱子裡明明是一條抹布或刷子,但因為手伸進去時對未知的恐懼,都會以為自己摸到毛毛刺刺的怪物,甚至覺得自己被螫傷了。實際想像最壞情況後,就好像是打開了恐怖箱,魔咒解除了,發現其實也就那樣嘛!

3. Be a yes man/woman

我自己的暴力抵禦恐懼法XD,就是告訴自己,如果有要抉擇「要不要衝」的選項,盡量選「衝」就對了!適用於不好意思發表看法、不確定要不要接下某個任務、不確定要不要赴約等等請況。

我有一個印象很深的經驗,在我國中的時候,學校在甄選「升旗典禮唱國歌時,指揮全校唱歌的指揮」,要考音樂和節拍準度。那時中二的我(真的升國中二年級!)覺得當指揮帥爆了,可是全校有那麼多學音樂的神人,我真的選得上嗎?我有資格嗎?一咬牙我還是決定報名甄選,到了現場發現,跟我一樣有勇氣的,只有三個人XD

最後我輕鬆就甄選上了,大家覺得能當全校指揮很厲害,但事實上真的很簡單XD 我人生中有許多難得的成長機會,都是這樣爭取來的。

這就是南海和尚的故事吧!富和尚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跋涉去南海取經,但窮和尚決定直接出發,帶著他的缽沿路托缽化緣,最後等他都從南海回來,富和尚還沒出發呢!恐懼在行動的當下就會消失,做就對了!

而且這會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我知道大部分我恐懼的情況,我最後都能克服,之後就有更多信心接受新的挑戰,這些經驗又累積為我的「克服恐懼成功案例」,增強了我的信心,我就有勇氣接受更大的挑戰。

這個經驗也讓我得到以下第四個方法:

4. 一般化:其實其他人的恐懼,也跟我差不多,我沒這麼特別

例如要發表意見時,我會想其他人也跟我一樣很緊張,其他人的想法也跟我差不多,我比他們敢說出口就贏了。參加辯論比賽很緊張時,我也會想,對面的人可能也跟我一樣緊張,這麼一想我就能釋懷,認為自己有恐懼很正常,不代表我特別弱。而且會告訴自己,我沒這麼特別,這次我即使出醜,只是眾多緊張辯士中的一個,不會有人特別記得我出了什麼醜的。心理建設做起來之後,要打好比賽就很簡單了。

做個懷抱現實的樂觀主義者

Airbnb 執行長切斯基(Brian Chesky)曾經說過:

「悲觀主義者通常是對的,但樂觀主義者,才能改變世界。」

與其躊躇不前,讓恐懼成為你的邊界,不如告訴自己,如果你想獨一無二,就要跨越一般人無法跨越的邊界。我認為這也是一種「成長思維」,相信自己的能力,會隨著挑戰而成長,而非自己的能力已經固定了,只能在舒適圈裡有好表現。我會當個「懷抱現實的樂觀主義者」,接受不同挑戰,把自己推到最遠,反正面對最壞的情況,我都已經準備好了!

原文轉載自 Evonne Tsai 的文章 恐懼是邊界,也是動力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