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抱怨」,特別是「非直接對本人的抱怨」。例如對著另外的人討論對工作的抱怨、或是對生活與關係的抱怨等,也就是所謂的「討拍」、「取暖」。
「抱怨」其實是個蠻生動的詞,「抱著怨氣」,但這怨氣太重,還想要繼續過生活、生存的我們,總是得做些什麼。所以「抱怨」,不是為了要讓怨氣消失,而是:「我抱著這個怨氣,我該拿他怎麼辦」的一個出口。
「不得不繼續這個狀態」是「抱怨」存在的很大原因。以工作為例,為了我們的生存焦慮,大部分的人很難因為一點不如意,就決定離開一份工作,因為「要生活」,而也包含「對於未知的未來覺得不安、害怕」。
那麼,「留在現在這個工作」就變成主觀「不得不的選擇」。
但是,當我們感覺自己因為「被迫」或「不得不」而「沒有選擇地做出一個選擇」時,我們會感覺無力;面對在環境中被不公平或不當的對待,我們會憤怒。
這些憤怒與無力感,是需要處理的。而「抱怨」,就因此產生。
對著別人抱怨老闆,讓我可以安全地展現憤怒,不至於傷害與老闆的關係或失去工作;我還可以藉由「抱怨」,感覺到控制感:「我老闆真是個白癡。」顯然,說出這句話的自己,是比老闆還要有洞見、有判斷力的人,所以才能評判他是個白癡。
藉由這種「抱怨」,我既可以發洩我對老闆的 「憤怒」,還可以扭轉我跟老闆間,自己只能聽他話、被控制而不能改變什麼的 「無力感」,在我批評抱怨他的同時,我感覺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是有能力的。
這個「控制感」,就是排除無力感的最佳武器。
另外,「抱怨」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討拍」、「取暖」做的最重要的事:認同感、被瞭解的感受。
當我們在環境中被他人否定、或是遭遇挫折,讓我們對自我產生質疑、感覺不安時,這種「抱怨」,可能會引起同溫層的一陣感同身受,大家紛紛說出自己類似的經驗、或是安慰我們,會讓我們感覺到:「啊!能被理解、被認同真是太好了。」
甚至,這種抱怨還可以有個功能,就是「共患難」,讓這個同溫層更堅實、感情更好。
對於許多人來說,遇到挫折時,與他人的連結、被理解、被接納,正是撫慰自己不安、受傷的心的重要關鍵。所以,抱怨,其實是有功能的,它讓我們因為挫折而對自己產生質疑、甚至認知失調(自我感覺變差)的感受能夠調整成「自我感覺較為良好」的狀態。
不過,當我們太習慣用「抱怨」面對挫折或不滿的狀況時,我們的憤怒與無力感有了出口後,也可能會讓我們失去面對、甚至改變的勇氣與能力。
例如:「啊老闆都是這樣啦,去哪裡工作不都一樣?」「人家可以升官,就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有背景就是強啊!」
在抱怨的同時,我們也讓自己「認命」,允許自己「不改變」,因為改變是沒有用的。
但或許,老闆有機會聽你的聲音,只是你從來沒有跟他說。或許別人含著金湯匙、有背景,的確比較容易升官;但可能你也有機會,沒有這些背景,卻可以做到你的目標。
當我們太快用「抱怨」去解釋一些不公平、甚至自己被不當的對待時,我們也合理化了這個狀況,讓憤怒可以很快地被壓下去。
但如果,我們真正感覺到這些不公平,這些憤怒與無力感,不那麼快地合理化這些狀況,憤怒其實會帶給我們改變的勇氣,幫助自己思考:
「我有沒機會,做些什麼改變這個狀況?」
「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讓自己感覺不要這麼無力、這麼被控制?」
當然,有些經驗,會讓你感覺:「反正,做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可能是現在你已經試過而挫敗,也可能是你過去受傷的經驗,讓你不想要再受傷。
因為,當我們嘗試後失敗的感覺,就像自我再被否定一次一樣,非常痛苦。
不過,如果我們總是採取「抱怨」的這個安全作法,也許暫時會讓我們覺得舒服、紓壓,可是長時間使用,我們會更深地感覺:自己是無力的、沒有辦法改變這樣的狀態。
然後,我們會更討厭這樣的自己。
所以,需要被理解時,找朋友、家人一起討拍取暖,其實會讓我們得到一些力量。但抱怨之後,若情況重複發生,給自己一點勇氣,重新思考改變的可能性,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因為,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本文轉貼自:周慕姿臉書(原文標題:抱怨:討拍與取暖到底好不好?)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