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Kenny Eliason on Unsplash)
在還不是工程師以前,我非常著迷於「自學」這個詞,不論在工作上、興趣方面的問題,我都會告訴我自己:「嗯!我可以自己學起來!」
於是乎我就有了「自學行銷」、「自學設計」、「自學吉他」等,各式各樣的自學行為,有時候我會買書學習,但有時候又會覺得:「啊,網路上這麼多免費的資源,我多看幾個影片就可以學會了。」
但事實並不像我想像的這麼美好,很多東西我常常自學到半途而廢,也不太知道問題出在哪,總覺得好像沒辦法學到精髓,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優化。
等到我選擇踏上軟體工程師這條路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當初還沒有投入這個領域以前對於「自學」的定義,與現在我對於自學的定義有很大的出入。
以前我認為,我只要看書、自己看免費的 Youtube 影片,就叫做自學。
殊不知這樣的學習模式,實際上缺乏系統,沒有辦法很好地在沒有任何人的協助之下「找到適當的解決方式」。
於是在多次揣摩、實踐後,我認為不論是要學什麼,自學應該要符合以下條件:
1. 系統化的學習模式
2. 完整的 learning path
3. 在學習的不同階段中,可以幫自己找到適合的老師、創造機會或是舞台
4. 會主動投資任何資源學習技能,或是付諸行動
5. 有辦法自主優化學習模式
曾經有位讀者私訊我,他想要仰賴自學轉職為軟體工程師,但是他買了某某機構的線上課程,成效很差,學習效率也不好,想要去報實體班,或是線上的培訓營。
我向他分享種種方法,但這位讀者總是在抱怨制度,實在看不出來他有想要改善的意思。
如果時間可以回溯,我一定會跟那位讀者說:「一旦你有任何想要仰賴其他人規劃好的課程、方式,而且是想要那種一條龍包你找到工作的,那真的不叫自學啦!」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待過速成補習班、訓練營的朋友,在一開始初入職場會感到很挫折的原因,因為你一直都被安排的好好的,從來沒有自己規劃自己的學習清單、觀察自己的學習模式,那又怎麼能叫自學呢?
這一篇文章,我將細細頗析不久前我在以往自學過程中失敗,讓我屢屢碰壁的原因,當然也會聊到想要仰賴自學,並且跨領域轉職的朋友會遇到的問題。
我將這些內容分成五大點,希望大家可以不用跟我一樣踩進這些盲區卻不自知:
一、不想花錢找老師
遇過最多人(包括以前的我)最常誤會的學習盲區是:自學不用找老師。
有些人單純為了想要省錢而不想要找老師,又或者不想要花時間研究不同的課程、師資,而懶得找老師協助自己精進技能。
自學時不找老師會有幾個可以預期的副作用:
1. 學習效率差
2. 不曉得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學習
回想當初我還沒有花大錢買品質較好的線上課程時,我 debug 的效率奇差無比,甚至可以說我根本不會 debug ,常常寫了一堆的爛 code,但又不曉得該怎麼優化。
但自從找到適合自己的線上課程後,我學習的進度加快了不少,也慢慢知道要怎麼優化自己的程式碼。
以前的我會覺得:「找老師了還能稱得上自學嗎?」
後來我發現「自學」是偏向能依照自身的學習進度需求,來找到當下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最好的狀況是,可以依照既有的學習資源,再延伸出自己學習脈絡。
如果是那種一開始就幫你包好一整套的,例如,普遍需要高額付費的實體課程,這就很難稱得上自學了。
原因在於,通常學習機構會幫你整理好學習脈絡,反正老師教什麼你就一個指令一個動作,你也省了思考時間。
然而這樣的學習模式當然不能稱上自學,因為一旦出了教室,沒有人給你指令時,你就會變得手足無措,不曉得自己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也想要靠自學找到一份軟體工程師的工作,那麼第一步一定是打開人力銀行,看一下你想要的職缺需要什麼技能。
把這些技能列點下來之後,根據這些技能,幫自己找該技能最適合自己的課程或是老師吧!
透過這樣的方式自行安排「課表」,才能針對你想培養的職場技能對症下藥。
比起別人一整包課程打理好再高價賣給你,或是只仰賴免費的影片,自主安排課程、挑選老師,才能確保自己夠了解自己,及較經濟實惠、有效率的學習。
至於要如何挑選課程,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有稍微提到:【自學程式】學程式如何挑選課程?淺談程式學習管道
二、缺乏穩定規律的學習習慣
大學的時候,我為了多賺一點生活費,花了很多時間在中英文雙語家教上,在過去的教學經驗當中,我發現最後能持續累積、學習英文的學生,多半是以「少量多餐」、「定時定量」的方式來培養自己的語言腦。
通常擁有固定習慣學習的學生,即便不是最聰明、最努力的,但卻意外是能堅持最久的。
但有另外一群學生學習狀況,很喜歡臨時抱佛腳,往往都要等到要考試了,才在前一個晚上背個 100 個單字,或甚至是考試前才密集的讀書,考完試後就把書本丟了,由於被大量單字一次性轟炸,進而對「學習」有了錯誤的認知而對學習感到害怕。
因此,沒有固定學習習慣的學生通常不會撐的太久,甚至會開始討厭學習新事物。
很多人會認為,出了社會後、有了經濟條件後,就可以恣意地學東學西,或是更有餘韻地學習。
但往往現實是這樣的:你買了一堆書、課程,等到要執行時,你卻開始幫自己找藉口,說下班很累、想要休息,連一個小時的時間都撥不出來學習。
等到被案子追著跑的時候,才在後悔當初沒有好好、紮實一步一腳印,等到工作要不保了,才在那邊瘋狂努力、寫 side project。
或者是你正在全職、待業準備某項技能,往往等到最後一刻才要開始交課程的作業,或是完成某個進度。
殊不知,人一天的精力是有極限的,在沒有養成習慣的狀況下,你很難有一夕之間爆發性的成長。
如果你很煩惱自己為什麼在自學的過程中,會什麼常常想要放棄,其實可以往這個方向去思考:
「自己有沒有學習時間分布不均的狀況?」
「自己是否有做好時間管理?」
「是不是有過度疲勞學習的狀況?」
如果想要試著養成學習習慣的話,《原子習慣》這本書會很適合你,裡面提供了許多能訓練自己培養某個習慣的方法,或是你也可以嘗試使用蕃茄鐘工作法來協助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時間。
三、偷懶、不紀錄學習過程
學習是有方法的,但最有效的方式往往通常最累。
讀者 T 是一位出社會許久的轉職者,在一次的談論中他告訴我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很痛苦,他不想要重蹈覆徹,但是自學的成效又很差,於是我建議他可以試著把自己的學習過程用紙筆記錄下來,並且想想看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進行優化。
後來有機會再次與 T 聊到這個話題時,他還是很困擾同樣的問題,詢問他有沒有紀錄自己的學習過程,他無奈地回答我:「沒有耶,工作太忙了。」
其實這樣的回應我太習慣了,因為從有想法到要付諸執行並不是這麼的簡單。
然而如果你一直很煩惱會什麼自已的自學沒有成效,或是自學的時間拉得太長,例如待業超過一年、效果不如預期。
此時真的可以考慮認真在每一天學習結束時,觀察且紀錄整天所學,紀錄一下自己學習時數,看看是不是有哪裡可以優化的地方。
如果你有寫過程式的話,其實你會發現「觀察問題」是一件很難的事,你可能找個老半天都不曉得自己問題出在哪。
但好處是,一旦發現問題在哪時,就可以有線索去找解決方式。
也就是說,花時間紀錄自己的學習過程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一旦你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覺察自己不足的地方,你就可以在沒有老師的狀況下,自行尋找資源解決自己的問題。
反過來說,如果你拒絕付出,不想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那自學再久、不能成功轉職,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要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你可以這麼做:
1. 拿出紙跟筆,或是使用電腦或手機的記事本
2. 在學習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學習內容
3. 學習完成後,反思自己有沒有哪裡需要優化
4. 請以「日」作為單位反覆執行
四、待在特定狀態過久
在自學前端開發的過程中,有一段經驗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 2021 年 2 月 開始學習程式後,我一直都保持「快速進步」的狀態,但在要開始接觸開發框架時,我嚴重卡關了。
當時我卡在一個技術卡了非常久,大約從 2021 年 6 月卡到 2021 年 9 月,為了要突破當時的自己,我最後決定直接投入職場來加速自己的成長。
透過這次的經驗,我深刻體悟到卡在一個瓶頸過久所帶來的「副作用」。
你可能會慢慢失去寫程式帶來的成就感,或是開始懷疑自我,不曉得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學程式。
但實際上,不論你是學什麼樣的技術、技能,一定都會有卡關、遇到瓶頸的狀態,就好比是跑步一樣,你可能會卡在一個里程跑不過去,一卡就是好幾個月。
一旦你發現自己待在同一個狀態過久,一直遲遲無法進步的話,我有幾個好方法可以分享給你:
1. 嘗試跟比自己更強、更有經驗的人對話:
我發現跟強者對話對我的職涯幫助很多,在過去的自學過程當中,只要我遇到一個瓶頸,我就會在當時課程的學習社群中發文求助,或是直接私訊老師詢問如果自己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辦,往往得到的反饋都非常有價值。
2. 換一個課程、學習順序:
我曾經遇到一個讀者跟我分享他的課程,他說他很難理解課程中某個章節,偏偏那個章節才剛是課程的開頭。
這讓他感到很挫折,害怕自己是不是真的沒有能力學好程式。
後來我仔細看了讀者提供給我的課程,我才發現原來這一門線上課程的學習曲線是由難到易,一開始的章節一定會讓初學者感到很挫折,於是我建議他從第二個章節開始學習。
過了約一個禮拜,這位讀者很開心的私訊我說,幸好他有改變學習的順序,不然他差一點就要放棄了。
3. 嘗試求職:
這一招對我來說非常好用,也是一位資深的工程師在我學習遇到瓶頸時,建議我可以嘗試的方法。
有時候遇到瓶頸並不是你太爛,而是你缺乏刺激與動力,此時去找個工作,讓自己看看未來的薪資條件,會讓自己更有動力學習。
甚至你可以在面試的過程中,了解到自己所不足的地方,好一點的面試官甚至會跟你說你如果想要變好的話可以怎麼樣加強自己的技術。
無論如何,只要你發現自己卡關過久,一定想辦法盡快脫離這種狀態。
五、不願意踏出舒適圈
很多人並不是沒有能力去習得一門技術,更多的是,大家會對於未知感到「恐懼」。
在某些狀況下,恐懼使得我們對這個世界保持警覺。
但更多的時候,「恐懼」會讓我們駐足不前。
就在前幾天,讀者 S 跟我分享他的轉職想法,他對現在的自己感到很迷茫,不曉得學程式對他來說是不是一個對的選擇。
然而很多事,並不是第三人可以幫自己做選擇的,不太可能我今天覺得當軟體工程師好棒棒,於是我就一股腦的推薦你入坑。
更多的是,你了不了解自己,你願不願犧牲現有的餘韻,來換取新的人生可能性,畢竟不論對誰來說,準備轉職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踏出舒適圈的時候,每邁出一步,你就會遇到新的挑戰。
但有趣的就是,每個人對於「挑戰」的定義很不一樣,有些人會願意嘗試新的可能性,願意接受失敗的自己,但有些人則是害怕自己做不好,而索性就不做了。
你呢?
你是隨波逐流,聽到別人說軟體工程師賺的多而投入產業?還是真的準備好、嚮往當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最後,來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關於自學你有五大雷區不該踏進:
1. 不想花錢找老師
2. 缺乏穩定規律的學習習慣
3. 偷懶、不紀錄學習過程
4. 待在特定狀態過久
5. 不願意踏出舒適圈
希望以上整理的內容會對還在轉職苦海的你有所幫助,若你有其他關於自學的困擾,也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與我分享。
原文轉載自:RD少女養成計畫(原文標題:【自學程式】何謂自學?五個你不該踏進的學習盲區)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