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來聊聊「為什麼長大好難」這個話題。不少人都跟我提過,說他們很懷念小時候或學生時代,雖然我自覺學生時代過得還滿辛苦的,所以沒有這樣的感覺,但我可以理解為何很多人會對那個時期感到懷念。畢竟年紀小的時候要煩惱的事情少,如果家境優渥一些,吃得飽、穿得暖,除了讀書與成績,確實是無憂無慮。
我自己是這麼看:面對嫉妒,與其把它當作需要害怕的東西,不如把它當成是你「做對了什麼的指標」。古人說過,所謂不招人忌是庸才 --- 你只要有才幹,到了團體中做事,難免就會被大家當成嫉妒的對象。甚至,講得極端一些,只要你是有能力的人,或是只要你在團隊中願意好好做事,這恐怕是一件完全無法迴避的事情。
但人生不是賭馬。因為,不管是職涯、是戀愛、是創業。沒有人能夠預先判斷將來的走勢。而且當你誤以為自己能判斷時,你就又會輕忽了行進過程的各種風險。很容易就會一點小失誤,造成連環的敗局。而且當這等開牌的習慣養成後,你就會輕忽了過程能做的部分。
我在之前的集數中,曾經跟大家聊過【人不會自動變成大人,大人是造就出來的】。在那篇文章中,我有提後續可以跟大家聊聊,具體要怎麼「造就大人」。也因此,在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就想跟大家聊聊成為大人的方法。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我認為你可以考慮兩個途徑。
這是一個變動的時代,各類新聞事件很多,加上人手一機,所以事情一爆發,訊息的散佈就非常非常快。可是麻煩的地方也在於,一些具爭議的議題其實包含很多面向,不是簡單的誰對誰錯。我們一旦難以掌握全貌,難免就發現人會聚集在同溫層下,且這同溫層還常常越來越厚。支持某議題的聚在一起覺得對方是笨蛋;反對這議題的也聚在一起狂罵,也覺得對方是笨蛋。這不管在政治、社會事件,甚至是經濟議題上面,都越來越明顯。
我跟Bryan無論在寫文章、開課,或者做任何延伸的產品,背後的概念都是:這些是我們自己覺得,若是十年、二十年前自己就知道該有多好的事情——無論是職場的人際溝通、管理的技巧、學習的方法、或是怎麼突破同溫層、怎麼降低人生的各類風險、怎麼投資理財、抑或是事業經營,甚至是兩性關係的互動,其實都是成年後每個人的重大課題。
記得馬雲曾講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趣。他說很多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意思是說,很多人習慣在睡前想像、計畫人生,越想越意興風發,覺得自己有很多方向可以走,甚至為自己立下了各種目標。可是一覺醒來,卻又不由自主地被習慣制約,走回原來的老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