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想改變世界,先去能被世界改變的地方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電影叫〈中國合夥人〉。 這部電影是陳可辛在2013年所拍,談的是三個年輕人從大學相遇、深交、離開學校、後來成長創業的故事。

這部片子最讓我覺得耐人尋味的部分,大概是主角在其中反覆提到:「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或是世界改變了我?」

年輕人常見疑問 之 這年頭還可能白手起家嗎?

前兩週寫過一篇關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甚麼的文章(困境的起點: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找到自己方向的五個步驟),還滿多人在下面回響的。 甚至上禮拜我們在誠品台大店辦簽書會,也有一個正在當國防役的年輕男生來問我問題,談的也是不知道該如何找到自己方向的疑問。

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其實是進入已開發國家的常見問題。

 

困境的起點 : 我不知道自己要甚麼。 找到自己要甚麼的五個步驟。

這幾年滿多年輕朋友來找我們,詢問自己生涯或職涯所面臨的困難。

我們通常第一個問題都會問:「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雖然這是個平淡無奇的問題,可是總發現有九成的人是答不出來的。 這就很弔詭了,一方面想問路,但另一方面卻不知道自己最終想去哪裡。 其中大部分人選擇工作的方法,不外乎看看報章雜誌,看看接下來會流行什麼產業,就決定往那邊走,可是並沒有想過自己往那樣的方向到底是為了甚麼?

老僑觀點:不能當情人、又不當朋友,多年緣份豈不可惜?

最聽朋友講到一個這樣的故事。

他有位朋友的戀情很坎坷。 跟女朋友交往了三年半,可是中間一直吵吵鬧鬧的。

女方的家裡還不錯,所以從小是爸媽手上的掌上明珠,吃的用的雖然稱不上是上流社會,但也算是Above-Average。 大學畢業也出國讀了一段時間書,有一定程度的外文能力。 回國後就在個外商工作了下來。

工作要輕鬆,你該知道如何區分「關鍵的少數與微不足道的多數」

前兩個月跟一個朋友聊天。 他談到自己的工作與人生有越來越卡住的狀況。 平常工作太多了,每天加班都做不完。 也因為花太長時間在工作上,老婆自然有微詞。 跟孩子說好的周末出遊也常常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得取消。

更慘的是,這樣拼命加班並沒有得到甚麼實質的回饋。 當一個小主管好多年了,老闆雖然認同他做的很辛苦,可是似乎並不覺得他有多優秀。 近幾年來升遷的機會,始終沒落到他頭上。 也因為這樣,他就越努力想做出點甚麼成效。

只是人的時間一週就這麼多。 工作越投入,越是蠟燭兩頭燒。 所以他開始有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茫然。

尋找創業夥伴,你該關注哪些特質?

前幾日我跟Bryan去行雲會演講,談了關於Startup、商業模式尋找、事業經營、上班族的創業心理建設等等的議題。 跟聽眾邊講邊討論,不知不覺就度過了愉快的3個小時。

演講最後,有位美麗的小姐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創業總是不免需要找尋夥伴搭檔,兩位有沒有甚麼建議?」

這真是個好問題,畢竟創業不可能單打獨鬥,總是需要找人一起。 可是夥伴不對,又常常是創業失敗的主因之一! 雖然我的看法未必是標準答案,不過自己這麼營運幾年,加上也在一旁親眼看過幾個創業(或經營)團隊,總算有點小小的心得。 我的看法是,適合一起創業的夥伴,大概要能符合兩個要素:

面對爭議的議題,該怎麼「說服」別人?從三個角度談談「說服力」

偶爾會有朋友來問我,關於各種政治議題的看法。

我遲遲沒有下筆寫出任何東西,主要在於有些時候,某些政治策略不是一個可以簡單一分為二的東西,並不是反對或贊成任選一邊這麼簡單。 有些時候,本來就有人受惠、也有人會吃虧,也可能短期吃虧但是長期受益(或反過來)。 所以要我像那些懶人包一樣,寫三句話來斷言某些事情一定會怎樣怎樣,對人民一定會如何,我實在覺得有困難。

有些時候,社群媒體上有很多朋友為了強調自己立場,甚至喊出「不認同我意見的都是xxxx」、「不認同我的我都要封鎖」、「漢奸賣台」、「無知暴民」這類句子都出來了。 我這人一向懶惰怕麻煩,就更覺得還是別亂表態的好。

但我倒是想從另一個層面來談談「說服力」這件事情。

因為不管你是支持或是反對這個議題,你必然急於想說服別人。 可是我自己看了很多fb上朋友(或是不認識人)的發言,或是從網路或是電視上抗議團體目前的策略,其實很多方式是無助於說服其他人的(甚至根本無法有效的拉攏中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