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人學選這篇文章給你?】
通常,我們花很多時間經營自己身邊的人脈,可是周圍的人跟你同質性很高,就算突然出現好機會,他們也許會自己留著。不認識你的人,或是很久沒聯絡的人,反而能介紹個好機會給你。
像是大人學常會辦網聚或是講座,每次來的朋友各型各樣。甚至很多人是只看大人學網站上的職場、思考、局的分析、兩性文章來的,完全不懂專案管理是什麼。
聚會上,我們常被問到「所謂專案管理到底是做什麼」。解釋完之後,常常他們會說:「喔!原來這個是專案管理啊?我們公司剛好最近在研究某個議題、或是我們公司正好想採購PMIS。你們搞不好幫得上忙?」
對方的公司並非專案類型的公司,本來還很苦惱,結果因為一個弱連結型的活動,認識了專業的人。雖然是幫我們介紹機會,也等於幫了自己公司,他開心,我們也滿意。這類弱連結的人脈,反而是人人受益。文中提到的做法更細緻,也希望大家一定要讀一讀!
任職於史丹佛大學的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教授,曾對才剛轉職不久的專業人士、技術工和管理員,進行一項關於「新工作的訊息是從何得來?」的研究調查。
結果顯示,只有一七%的受訪者是從「強連結」(Strong Ties)那裡得到換工作的相關訊息;反之,從「弱連結」(Weak Ties)得到訊息的卻占了二八%,也就是說因「弱連結」得到下一份工作的人較多。
前面出現的「強連結」,指的是像家人、戀人、親人、學生時代朋友、公司裡少數較有來往之同事等。而「弱連結」指的則是過去生意往來上認識的其他公司老闆、因孩子認識的「媽媽友」或「爸爸友」、附近鄰居、興趣團體或參加地方上活動時結識的人等。
乍看之下,「強連結」的人際網路似乎比較可靠。的確,在日常生活中,會對我們伸出援手、提供幫助的,通常是和自己比較親近的人。
可是,這些屬於「強連結」的人,生活及工作環境都和你很類似。也就是說,當你想要為自身「興趣」找到突破的出口、飛向新世界時,應該往目前所處社群以外的地方去發現機會。這時和你身處在不同環境中的「弱連結」們,就可成為你的助力。
且讓我們拿買演唱會門票的例子來說明,假設你想聽的一場演唱會門票,是採用抽選制販賣。
為了增加被抽中的機率,除了自己上網報名參加抽選之外,你一定也會動員親朋好友們上網報名,來幫自己增加機會吧。然而,其實更進階的方法是「用盡各種關係」,或直接從舉辦活動的相關人士那裡拿到票,這才有效率。
要想達成這件事的關鍵在於,當尋求有效關係時,自己究竟有多少門路可以使用?對於平日就很細心維護自己「弱連結」的人來說,他手中可用的活棋自然不少。其中或許就會出現有個人對你說:「我有一位朋友,他剛好認識那位歌手經紀公司裡的人,我幫你問問看有沒有辦法拿到這場演唱會的門票吧!之前受到你那麼多照顧,這件事就交給我處理!」
如何在「弱連結」的人裡面,為自己創造出類似「之前受到你那麼多照顧,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處理吧」的機會,就是接下來要談的重點。
「弱連結」是你人脈的最大可能
在我們進入「弱連結」這個主題之前,首先我想問個問題—目前和你維持「友誼關係」的人共有幾位呢?
朋友、認識的人、公司的同僚、學生時代的死黨等,扣除親人以外,請你回想一下每個人的長相,面目清晰的有幾位呢?
英國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教授根據他的研究,提出了「一個人所能維持的『人際關係』數量落在一五○人」這個理論。這個數字以教授的名字命名,稱為「鄧巴數」(Dunbar's Number)。鄧巴教授認為:「一五○這個數字,是我們和其他人能夠維持穩定關係的個體認知上限」。
附帶一提,這個研究其實是以猴子群體為對象進行,鄧巴教授是透過大腦新皮質(Neocortex)的大小導出這個數字的。
也就是說,根據我們大腦的機能,能夠定期取得聯繫、維持交友關係的人數上限為一五○人。
若是按這個想法來看,「弱連結」所涵蓋的範圍其實還挺狹窄的,你能夠深入交往的朋友,最多也就是一五○人了。這個數字約為校園中四個班級的人數;如果是一間大公司,和你同期進公司的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字了。
這樣一來,就更突顯出「宣傳與奉獻」和「Give&Give」的重要性。
雖然你能夠掌握的,只有一五○人。可是這裡頭的每一個人都有另外一五○人的「弱連結」。或許你所熟悉的人只有一五○位,可是認識你的人並不受鄧巴數的限制,在這部分是可以經營開拓的。
所以說,自己認識多少人,遠不如被多少人認識來得重要。藉由宣傳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物,釋出願意為大家提供服務(貢獻)的訊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去實踐(給予)。如此一來,你的「弱連結」數量,一定可以遠遠超過鄧巴數所提出的界限。
加強「再連結」,打破鄧巴數,大大提升弱連結的人數
另外,我們可以使用「再連結」(Reconnection)的方式,修復中斷的連結,維持和他人的「弱連結」關係。
做法很簡單。
只要記住對方的臉、名字和特徵(例如:家族成員、喜歡做什麼、擅長什麼事情等),這三項重點就夠了。當你和初次見面的人自我介紹完之後,請不要只憑記憶,而是要用筆記本、名片或智慧型手機的記事APP等,記下關於對方的情報。
這種做法看起來和那些能幹業務員所做的事情並沒有兩樣,其實在商場上,那些善於利用人際關係的高手們,無不熟習「再連結」的手法。
當你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請盡量在和他寒暄時提起他另一半的名字問:「○○最近過得如何呢?」或者是他小孩的名字:「○○今年幾歲了啊?」又或者,可以搬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最近都上哪打高爾夫球?」等等。只要對話中加上這些簡單的隻字片語,就可以瞬間拉近「彼此沒有見面」這段時間裡所產生的距離感。
根據鄧巴教授提出的理論,「一個人能定期取得聯繫,維持友誼關係的人數為一五○人」所言,在「弱連結」外圍,其實有不少目前雖然沒有聯繫,但卻曾經相識的友人。
用一個比較符合當下的比喻來說—就是指那些雖然名字還在Line等SNS好友名單上,彼此偶爾也會互通一下有無,可是距離上次見面,已經過了四、五年......這樣的朋友。
這種關係如果繼續放任不管,彼此之間的連結感就會越來越淡薄。但只要我們能記住「再連結」的三個重點,並加以實踐,便能夠很快再和對方取得聯繫。
當遇上什麼疑難雜症或需要解決的事時,我們常常會立刻想到:「那個人好像對這件事很拿手。」然後心想:「或許他會願意在這件事情上幫我個忙。」一邊著手和他聯繫,這就是去實踐「再連結」。
懂得善用「弱連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深諳「再連結」的道理。如果你能利用「宣傳與奉獻」和「Give & Give」來提高自己的能見度,就能增加那些「善用再連結」的人找到你的機率。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也親自去實踐「再連結」,它將是你能夠把自身興趣收益化的一大助力。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