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感到挫折或迷惘時,不如換個思維、把自己活成一個「產品」吧!

在人生中感到挫折或迷惘時,不如換個思維、把自己活成一個「產品」吧!

如果迷惘,那就把自己活成一個產品吧。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們聊到面對迷惘,有幾種應對方法。這其中包含正確的訂定目標(內在目標 vs 外在目標)、適度的休息、還有被動式前進法。

但我發現,單單是達到這幾點,力道還是不夠;我訂定對的目標了,休息了,也借助外力來讓自己前進了,可是,很多時候,腦袋還是卡關,還是沒有辦法有動力,我還是討厭自己,討厭別人,提不起勁。

直到我發現另一種思維模式:把自己活成一個產品。

這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把自己看成一個人,看成一個「東西」,然後扎扎實實的打磨自己這個東西。

唯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思慮清晰,不再受困於各種噪音,然後,專注於讓自己更好。

等等!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哈,又是一篇雞湯文,說來說去還不是在強調什麼「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種不負責任的概念。老闆每天對我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最近壓力太大剛剛胖了五公斤、家人催促我結婚但是我一個對象都沒有…我連生活都來不及了,誰還有時間跟你談那遙不可及的機會、談自我成長?!

對,機會可能永遠都不會到來,有可能你把自已打造得很讚,你這輩子還是不會比隔壁什麼事都不幹然後就靠爸被一直升官的小明有錢。歷史上這樣苦情的人,太多了。

那你還是要把自己打造成很讚的產品嗎?要啊!為什麼?

我先賣個關子,讓我們先來看看,把自己打造成產品的核心概念有哪些,以及對你的正面影響有什麼:

概念一:客觀分析所長,勇於市場調查

回顧一下,你大多數的失敗、卡關、挫折感,是來自於哪裡?最錐心刺骨的,讓人難以振作的的,是「原來我一點都不夠好」、「原來這世界跟我想的不一樣」、「原來我一點都不重要」這樣的想法。

簡單來說,是一種期待和現實的失衡。 每每做什麼事情,我們的大腦便開始發想各種期待:說不定我這次面試就上了、這次告白會成功、這次的產品一定大受歡迎…興奮感不斷累積,那種成功的感覺好真實,你彷彿已經成為了下一個賈伯斯。直到有一天,事情不如你所願的發生,你瞬間被打入萬丈深淵。那種墜落的感覺,錐心刺骨。

但你有沒有發現,這一切的上升和墜落,都只發生在你的腦子裡?

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這樣的上升和墜落?

有,那就是從頭到尾沒有期待,走在平地上。

人怎麼可能沒有期待?沒有熱情呢?期待和熱情在所難免,但是陡升陡降的情緒可以盡量減少。怎麼做?那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正在做市場調查的產品。

當你在做產品市場調查的時候,你的重心在於搜集資料量,了解大眾對於產品的想法,並且進而改良。顧客對你的想法,無論正面負面,對你來說都只是個資料點,都可以幫助你更好。試想:當年在路上當工讀生發問卷的你,會對於某個顧客的負面評價耿耿於懷嗎?不會,你只會充滿好奇,想要知道顧客的真實想法。

你現在,就是在對你自己這個產品發問卷啊。

正在面試的你,屢屢碰壁,不妨把這個當成搜集資料點的過程。

專案不被賞識,不妨勇於搜集反饋,了解一下市場的真實情況。切記:把這些反饋,當成資料點,而不是你身上的標籤。

你只是個產品,任何評價,都只是資料。你可能發現,你的報告沒切重要點,所以不被上層採納;把這個當成一個資料點,回去修改即可,這不同等於你就是一個沒重點的人。你也可能發現,你的產品太新穎,領先社會二十年,難怪市場不接受;同樣的,我們也必須把這件事當成一個資料點,著手修改產品設計。這並不代表你比別人聰明,你是下一個賈伯斯,舉世皆濁唯你獨醒。

切記,在這條公式裡,沒有「你」這個人,只有一個產品!

把你自己當成一個產品,可以幫助你拋下自我,進行客觀有效的自我分析。抱怨世界不公是很耗能的事情;把你的精力用在市場調查,而不是自憐自艾。

概念二:勇於實驗

一個成功的產品是怎麼來的?

愛迪生在製造燈泡的時候,做了一千個失敗的燈泡。人人欽羨的家電品牌Dyson,在推出第一個吸塵器之前,花了十五年做了五千多個模型。

當年,有記者問愛迪生:失敗一千次是什麼感覺?愛迪生回答:「我沒有失敗一千次,是發明燈泡需要一千個步驟。」

一個好的產品來自於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實驗,不斷的試錯。

在公司裡,我們常說:沒有實驗是失敗的。實驗的最大失敗,是不做實驗。

把你自己看成一個產品,大膽的把自己推出去做實驗吧!當初加入那個不適合你的團隊,是個實驗,它讓你了解到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組織;跟某種個性的人交往沒有結果,也是個實踐,它讓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學習某個技能但卻進步緩慢,是個實驗,它告訴你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夠有效率,進而促進你思考:要不要去實驗另一種學習方法?

你人生的境遇,都只是在造出燈泡前,那一千個步驟裡的每一個步驟而已啊。

如果,要到達自己想要的狀態,正好需要一千個實驗,那麼,為何不加緊腳步趕快開始?如果把每個階段都看成自我的失敗、自尊的受損,你會在每個實驗裡頻頻卡關,到頭來,就很有可能走不完這個路程。相反的,如果把自己看成一個產品,一個實驗一個實驗的做下去,你就會發現,變成你想要成為的樣子,只是遲早的事了。

概念三:放下無謂的自尊,才能發揮你的潛能

同於第一點,回顧一下你人生中最無法前進、最退步、最憤怒的黑暗時期,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討厭別人、討厭自己、討厭世界… 以我來說,共通點就是:這些讓我痛苦的想法,都是發自於我的自尊。

過去這幾年我經歷了可怕的黑暗時期。感情不順,我每天恨著對方、恨著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切:「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為什麼他的重心不在我身上?他憑什麼覺得我不夠好?」緊接著工作出問題:「為什麼大家都把雜事丟到我身上?為什麼美國人總是看我好欺負?為什麼老闆要背地裡搞倒我?為什麼某些人沒實力卻一帆風順?」

我活在這樣的聲音裡面,動彈不得。除了憤怒,還是憤怒。我的力氣都給了自尊,自尊每天活力飽滿的搖旗吶喊:這不公平!為什麼是我!這世界好靠杯!每一天,我的力氣都給自尊大吼大叫去了,根本沒有剩下的力氣去做其他的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日復一日,你的腦袋卡在原地,聽自尊在咆哮。如此長的一段時間,你什麼事都沒做。你的自尊跟你說,這不值得我的時間,我這麼好,為什麼要委下身段來改變自己?應該是別人替我改變才是。我這麼優秀,為什麼老闆要這樣對我?這個公司太有問題了。於是你繼續等,等著你的白馬王子,你的伯樂。

時間就這樣流逝了,而你還是原地踏步,一樣的憤怒。

把自己抽離吧。

而抽離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把自己當成一個人,而是當成一個東西。

如果你是一個產品,你會有自尊嗎?球鞋有自尊嗎,一雙襪子有自尊嗎,一台汽車有自尊嗎?沒有。對於產品來說,它只有功能,以及它能不能把你的客戶服務到好。現在,你就是個產品,而這個宇宙,就是你的客戶。那麼,請問你要創造的價值是什麼?在這樣的命題下,你的自尊,變得微不足道。

想想看,假設你是一雙球鞋,你的目的,就是要把一堆塑膠、皮件,打造成為性能超群,又有設計感的球鞋——而這有多難製造,這要花多少時間!你沒有時間聽自尊在那裡嘰嘰歪歪,因為你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製造這雙鞋子上。

完全把自己視為一個產品,自尊,就不在你的考量範圍內。然後你就會發現,你的注意力可以完全集中在發揮潛能上面,而你的潛能沒有極限。

總結

說完了這幾個理由,回到我上面提到的終極命題:我把我自己打造成一個很棒的產品了,然後呢?機會可能永遠都不會到來,打磨自己一輩子,也不會有人賞識。

我還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很棒的產品嗎?

我的答案是:要的。

為什麼?

因為爽啊!

把自已看成一個產品,意味著放下很多自我的包袱。那些每天扛在身上的標籤,頓時都不見了:你不再是某某公司的誰、某某人的誰,你就是一隻襪子,一雙球鞋,一台汽車,你的目的,就是成為一雙好穿的鞋襪,一個性能姣好能安全載客的汽車。理解到這點,你便可以專注於製造並改良自己這個產品。至於其他,就顯得微不足道。靠爸的小明又被升遷了、做作的小美又交新男友了、愛炫耀的小華又在嘲笑我買不起房子…這些曾經讓你氣急敗壞的人事物,讓你滿腹委屈腦袋打結的噪音,在一個產品面前,頓時失去了作用。

簡單來說,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而不是一個背著標籤的人,可以讓你自由。

不要再給自尊無謂的刺激。不要再給大腦垃圾食物了。人生這麼短,你還有好多實驗要做。你那麼獨一無二,你還要花時間研究怎麼發揮你最大的潛能呢!你來人間走一遭,如果不好好看看自己可以長成什麼樣,你來這裡幹嘛?

加油,我們一起努力。願我們都可以自由。

 

原文轉貼自:糖霜與西裝 ( 原文標題:把你自己活成一個產品吧 )

除了大人學,也歡迎你透過作者的粉絲專頁「糖霜與西裝 Sprinkles & Suits」更快速掌握第一手文章資訊。

另外,若您有興趣多了解作者的追夢歷程,也可以參考其最新著作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Fiona Lin

我是Fiona,一個在海外努力把世界變得很大很大的台灣女孩。台大國企系、美國 Claremont McKenna 金融研究所畢業。總是志氣比智商高的我,跌跌撞撞的闖蕩金融業、顧問業,最後落腳矽谷。喜歡用溫暖的文字紀錄生活感想,在迷惘的時候給自己熬碗雞湯。我將勇闖美國的武林秘笈,記錄在部落格「糖霜與西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