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選摘:普通和優秀的差距,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

《底層邏輯》選摘:普通和優秀的差距,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

在你的成長道路上,無論是在事業還是生活中,你一定會遇到一場又一場遭遇戰,不打招呼、沒有彩排,突然發生。可能是業績突然大幅下滑,可能是產品不良率(Defective Percentage/Defective Rate)大幅上升,也可能是投訴突然變多等等。 當你遇到這些突然而來的遭遇戰時,會如何面對? 

普通和優秀的差距,就體現在應對方式上。一個人優秀不優秀,要看他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現象,而優秀的人總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經驗不靠譜 

如何才能像優秀的人一樣解決問題呢?憑經驗嗎?二戰期間,盟軍的轟炸機損失很大,少部分返回來的飛機機翼上也佈滿彈孔。盟軍決定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增加飛機部分位置的鋼甲,保護飛行員的生命,提高戰鬥力。可是加在哪裡呢?憑經驗,既然機翼上滿是彈孔,那最需要加強的部分應該是機翼。於是,司令決定,用鋼甲加強機翼。 

這時,一位擔任盟軍顧問的統計學家說:「司令,你看到機翼中彈還能飛回來,也許正是因為它很堅固。機頭和機尾沒有中彈,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部分一旦中彈,飛機就飛不回來了。」 

司令大驚,趕緊派軍隊去戰地檢查飛機殘骸。果然,被擊落的飛機,都是機頭、機尾中彈。飛回來的飛機,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有被擊落,只有被擊落的飛機才知道。但是,被擊落的飛機,已經永遠無法開口了。 

普通人憑藉飛回來的飛機的「經驗」,決定加強機翼鋼甲。但是優秀的人會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知道那些被擊落的飛機應該是由於機頭或者機尾中彈。 

憑「經驗」,有時真的不靠譜。 

有人會說,這是「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因為統計的樣本不全,只要在分析問題時、尋找成功經驗時考慮再全面些,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 

真的是這樣嗎?「成功經驗」真的都靠譜嗎? 

以企業為例。很多企業管理者在企業遇到問題時,會習慣性地去學習其他企業的經驗,尤其是行業內頂尖的企業。這些企業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是對的,都值得自己學習。這些企業總結出來的方法論,也總讓他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但是,這些所謂的「成功經驗」,有時可能並不靠譜。 

10 多年前,作為一名微軟員工,我有時會被邀請去分享微軟開發軟體的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個開發配備兩個測試。許多人聽完表示醍醐灌頂,說微軟這麼強大,原來是這樣開發軟體的啊。 

當時有人甚至問我這樣的問題:「你們微軟的員工都用什麼牌子的牙膏?」我愣住了,從沒想到在商業分享中會被問這樣的問題,但還是禮貌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別人用什麼牌子,反正我自己用的是黑人牙膏。」這時,我看到提問者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好像在說「原來微軟員工用的是黑人牙膏啊!怪不得這麼厲害」。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真事兒。 

這很可笑,牙膏和成功,有因果關係嗎?但很多人就覺得,微軟這麼厲害,做什麼都是對的,每一個員工都值得「哇」地大聲尖叫,每一次分享都要細細品味和研究。 

大約 10 年後,我再和別人分享「一個開發配備兩個測試」的方法,很多人已經開始鄙夷微軟了。那個時候,微軟的衰落成為他們腦海中既定的事實、一種不可駁斥的結果。在他們看來,微軟已經過時了,說什麼都是錯的。一個開發配備兩個測試?太浪費資源,太不敏捷,太沒有效率……。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們遇到問題,找尋辦法的時候,經常迷信別人的成功經驗。別人的成功經驗當然重要,但是他分享的方法真的是讓他成功的經驗嗎?適合不適合我們呢? 

不一定。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假設→驗證→結論→調整 

我建議你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可以採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的方法。 

什麼是「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就是在遇到問題時,先大膽假設,然後去驗證,得出結論,最後根據結論做出調整。 

比如前面舉的「二戰飛機」的案例。為了解決給哪個部位增加鋼甲以避免被擊落的問題,我們可以按照這個方法論模擬一遍(見圖2-4)。 
 

 

                          圖2-4 「假設—驗證—結論—調整」法 
 

假設:應該給機翼增加鋼甲。 

驗證:去看被擊落的飛機是不是機翼上彈痕多。 

得出結論:被擊落的飛機頭部和尾部中彈多,機翼不多,給機翼部分增加鋼甲作用不大。 

根據結論做出調整:增加飛機頭部和尾部的鋼甲。 

這就是「假設驗證結論調整」這個方法論的簡單應用。透過這個方法,我們就能找到,到底飛機的哪個部位應該增加鋼甲。 

這套方法論的本質就是,為了印證假設,而不辭辛苦、不嫌麻煩地去驗證假設,然後得出結論,最後做出調整。 

就事論事 

在使用這套方法論時,我建議你要注意一點:就事論事,不要被立場左右。 

我們經常說討論一件事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比如,公司的產品賣不出去,於是各部門主管一起開會討論,到底是什麼原因。產品部門說是銷售通路、行銷等沒做好;銷售部門說是廣告打得不夠響,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產品;市場部門說是公司給的預算不夠,而且產品有瑕疵,精力都用在解決投訴等公關問題上了,品質部門沒把好關;品質部門說是生產部門沒有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這種扯皮(指推諉)、踢皮球的現象在很多公司內部經常出現。 

這樣的扯皮會,無論開多久都達不成什麼共識,找不出什麼解決方法。可我們開會討論,不是為了解決公司產品為什麼賣不出去這個問題嗎?又不是一場追責大會,必須找出一個部門來承擔責任。所以,為了能真正解決問題,所有人都要秉持著對事不對人的態度來分析問題。 

假設銷售沒賣好,那麼我們就要去驗證,是所有銷售人員都賣得不好,還是只有一部分銷售人員賣得不好。如果有接近一半的銷售人員業績還不錯,那麼說明不是新產品的問題,也許是新產品的銷售方法、話術等還沒有培訓到位。 

我們可以逐一去驗證假設,得出結論,然後做出調整。 

使用這套方法論一定要從事實出發,對事不對人,而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立場所左右,因為事實更可靠。 

小提示 

我們常說「眼見為實」,經驗很重要。很多情況下,確實如此。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者經驗會欺騙、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拋棄經驗,放棄想當然,不要輕易下結論,要懷著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二是運用「假設驗證結論調整」,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得出結論,最後做出調整。 

三是不要被利益、立場左右,要就事論事。 

能做到以上三點,即使是再複雜、繁瑣的事,你也能抽絲剝繭、洞察本質。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