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近聽到的故事。
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們隔壁的單位來了個新人。 很年輕、畢業於一個有名的學校、能力很不錯,本份的工作更是做得好。 只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是因為年輕氣盛或是怎麼樣,他在工作上是很有「原則」的。 新人剛進來時被希望能在他非本業的其他事情上也多幫些忙,但因為他的「原則性」,這些要求他倒是都很乾脆的一概拒絕。 據說是他覺得做任何「非專業的工作」是浪費時間、傷害專業、尤其更是自貶身價。
但大家都知道,任何公司都不免有些事情是沒有被定義在工作範圍中,可是卻多少又有人得去做。 剛好他最近的工作跟隔壁部門有接觸,這樣的原則當然搞得另一個部門的人是怨聲載道。 幾次協調不成下,最後還鬧去他主管那裏。 更有趣的是,他部門的主管覺得怎麼能讓自己的人被外人欺侮呢? 所以不但對此原則不以為意,反而極力維護這新人,所以鬧了大半天很多事情還是沒進展。 可是工作沒進展也不是辦法,其他部門的同事也只好自己摸摸鼻子做了。
我朋友講到這裡是罵聲連連,我則是聽得駭笑不止。
駭笑倒不是因為這故事有甚麼多特別之處。 連我不算長的職場生涯裡也碰過這類的情形好幾次了:有碰過自視甚高覺得專業以外一律不碰的人,也碰過保護同仁更勝過公司目標的好心主管(或稱做本位主義)。 但或許因為我個性鄉愿吧? 一般來說除非真的影響甚大,否則不太喜歡去干涉這種事情。 只是每次我卻也免不了都會為這樣的事情深感惋惜。
惋惜甚麼呢?
我的惋惜在於當事人通常不知道其實自己「實際是吃虧的」。 表面看起來勝利推掉了很多工作,但其實背後承擔了難以想像的損失;表面上看起來碰到個有擔當的好主管,但其實這是一種不幸。
「有個能把風雨都擋在門外的難道不是好主管嗎?」,你或許會這麼問。 我得說,我一直相信,好的主管其實並不是幫忙你把風雨都擋在外面的人;而是要能讓屬下不斷學到新東西,並進而有一天讓屬下能被拉拔起來負責更多責任的人。 也因此,與其主管去扮演一個寵孩子的奶奶,或許更該扮演一個嚴厲的爸爸。
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職場的價值其實取決於「專業」兩個字。 但是專業的定義並不是一般人以為的那樣。 一般人總以為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把自己領域的技能弄熟就是所謂專業。
但這是大錯特錯的,尤其從高階主管的角度來看,更是錯到一塌糊塗。 當一個人只把自己份內工作做好、只專注於一樣專門的事情時,那確實是「盡到本份」。 但光盡本分卻僅僅是「剛好」達到要求,這樣並不足以顯露你是人才,也無法讓你比別人突出。 你若想被賦予更多的權力或是權利時,你恐怕必須要能「耀眼」到讓人印象深刻才行。
那甚麼是耀眼的東西呢?
我覺得簡單的講,就是「想的比別人更多,願意不斷走出自己的領域」。 各領域的成功者,除了少數極度好運的以外,幾乎多數人都有在某個時間認真做事並嚴守本分的埋首苦幹過。 也因此守本分僅是基本功,是沒甚麼好說的。 但他們最後能脫穎而出、憑藉的是他們能從本份為核心的往外擴展技能與知識領域。 換句話說,以自己的本分為起點,去拓展前後的視野:學習新事物、保持好奇心、質疑傳承下來的事情做法,並因為這樣好奇心多跨一步讓自己有更高的視野,進而發現更有效率的做法,或是能在危難時挺身而出產生價值。
人永遠都應該多往外跨一步,去了解你的後面也去了解你的前面,進而擴大自己知的領域。 就算一開始那不是自己的專業、就算那不是自己原本被定義的工作,多學、多問、多聽、多想又有甚麼損失呢? 沒有工作是骯髒的、也沒有工作是會侮辱自己專業的。 就算一些工作目前還不是自己的責任,也可以試想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可以去理解到底人家遭遇了甚麼困難、如果自己來做又能如何更好更快更完美? 或許你不必實際跨線去干擾別人的職權,但是你不必排斥也不用設限自己的想像力與學習心。
但或許有人會問:「為何要這樣呢? 這樣為公司賣命有甚麼好呢?」
賣命云云其實是狹隘的偏見。 因為多跨一步、多關心一些本分以外的工作「其實是為自己好」。 這些努力是為了讓自己有能力承擔更重的責任;講白一些,這樣才能得到好機會。 或許一開始看不到好機會在哪裡,但機會本來就不是等在某個地方讓你去拿的。 事實上,機會永遠都在你預料不到的時間出現。
最狼狽的時間碰到正妹來問路;最沒靈感的時候,有人找你發想;最落魄時有個好的投資機會;感冒的時間剛好出現夢寐以求的上台表演機會。 是,機會常常在我們最沒把握的時候,突然就出現了! 你永遠也不知道好運何時會找上你。
那該怎麼做呢? 該怎麼掌握好運呢? 其實別無二法,就是盡量讓自己準備充分。 如果你除了自己懂的東西以外,其他的知識、其他的管理工作、其他跟組織行為有關的事情一律都覺得那是別人該做的事情。 那最終,你很可能將沒辦法得到任何新的機會。 相信我,沒人會等你準備好;沒人會等你說「 Yes, I am Ready」時才把新工作交付給你。
畢竟公司是在營運、公司要賺錢,老闆最需要的,是急難時可以幫他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跟他講說,我沒準備好耶,下次我再幫你。 一旦最需要你的時候若沒辦法承擔,下次搞不好根本就不會想到你了。
所以,安逸是好事嗎? 不去承擔自己熟悉領域以外的工作是值得開心的嗎?
若從這角度來想時,你恐怕會覺得一點也不是吧?
當然,也可能有人覺得若能待在一個強勢主管安穩的保護傘下,你可以不用面對主管以外的人。 但別忘了,再怎麼強勢的主管終究有一天會不是你的主管。 可能升官了、可能跳槽了、可能退休了、可能他有更好的機會而無法帶你走,於是保護傘「總有一天」會不見的。 那時候,你的競爭力在哪裡呢? 你能跟新主管說,過去主管說不用做,所以我不會、不懂、甚至不願意做新指派的工作嗎? 甚至若你哪天能取代你的主管時,你能跟你更上面的老闆說,自己除了技術專業以外完全不懂其他東西嗎? 很少老闆會讓你升上來才慢慢學習技術以外的東西;一個人之所以會被升、一個人之所以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往往是因為他已經準備好了,而不是因為他有可能學得會。
所以,若想要升遷、若要掌握機會,人就得先走出安適區、得有意願承擔更多的責任。 本位主義的保護傘其實是一種短多長空的東西,長期來說只會傷害了傘下的每個人。 脫出那樣的保護傘一開始或許覺得會很辛苦,但長期而言其實並不會受到傷害的,多承擔一些工作也並不會因此損傷到任何人的專業度,反而會讓我們視野更高、能力越強。 終於有一天,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勇於承擔」而讓自己真正的獲益,不是嗎?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