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沒事,在家把電影版「挪威的森林」看完了。 電影本身我很難去評論,這篇也不是要去評論電影。 主要是每次看小說轉拍成的電影,都很難讓我激起更高的驚喜。 但這也無可奈何吧? 畢竟受限於時間,電影一般來說實在沒辦法把書中內容全部帶入,對看過原著的人而言,就總不免有點少了甚麼的感覺。 加上村上的題材本來就不是這麼適合電影化,所以我個人覺得這部終究還是有點偏向拍給粉絲看的 – 如果是個沒看過書的人,電影看下來恐怕會覺得沒頭沒腦吧?
但饒是如此,看完後我還是有一點小感想。 尤其是最後玲子提到:「謝謝你幫我找回七年前遺失的東西」*。 一瞬間,我突然覺得我搞不好終於貫穿了村上所有書裡頭共通的「那個甚麼」了 - 「那個」我一直覺得有共鳴、卻說不出所以然的東西到底是甚麼了。 (*註:雖然玲子這句台詞其實並沒在原著出現過就是。)
版上的讀者可能知道,我很喜歡村上的作品。 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他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關於村上的 國境之南 太陽之西)。 我每幾年就會拿來重讀一次。 目前手上有繁體版(實體書)、簡體版(電子書)、還有英文版(實體書+電子書)。 要是日文夠好,我很可能也會買本日文版來蒐藏。
因為故事很棒所以收集一堆嗎…? 或許有人會這麼想。 但其實不是,這本書的情節本身並沒甚麼很了不起之處。 但不知道為何,從我二十出頭開始每次看都讓我覺得自己跟書中存在著「某種共鳴」。 只是過去一直都不知道到底是哪個部分這麼吸引我。
但電影裏頭,玲子這句話倒是讓我思索。 或許村上寫的,是關於某種「人生的探索與尋回」?
以國境之南為例,這本書的惆悵感,說來好笑,或許在於男主角「其實甚麼都不缺」。 男主角「始」他有兩間酒吧,酒吧經營的非常順利、所以有存款、有房子、有自由、有車、有個好妻子、有個有錢又照顧他的岳父、還有兩個女兒。 就世俗的定義而言,實在是人生了無遺憾了。
但在書中的文字中,你卻可以隱約的感覺到他似乎有著甚麼遺憾存在著,也一直在掙扎著。 雖然客觀來看,我們恐怕怎麼樣也無法找出那遺憾到底是甚麼。 故事雖有提到一些往事、一些主角無法彌補的事情,但認真要說,那些都不是甚麼了不起的缺憾。 島本是小時候的朋友,就算少年時代如何思慕,終究也過去了。 誰沒有這麼一兩個年少時候愛慕的女生呢? 至於泉嗎? 再怎麼說,真正受傷的其實是對方,「始」自己在那段過程中終究是毫髮無傷的。 故事中感覺不到他跟父母的關係,但似乎親情上也沒有憎恨或是不滿。 至於生活其他面相來看,他不挨餓不受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成功,若還談有遺憾,或許很容易會被批評那是人在福中不知福的無病呻吟吧…
但我越來越覺得,所謂遺憾這東西,本來就是因為完美才能被強烈突顯的;遺憾這東西,就是要一切平淡情緒沉澱的時候才會特別明顯吧? 逃命時的壁虎會憐惜失去尾巴嗎? 當然是事過境遷後,才會看著斷尾而哀傷吧。
人得到某些東西,其實註定也會失去一些甚麼。 我總覺得人生是如小時侯化學課所提的「質量守恆」一般 - 沒有任何的增加是不用付出代價的。 只是那些作為代價失去的部分,並不像壁虎尾巴一樣具體且清晰;常常是當下不可見、也或許是當下看似微不足道的,但隨著我們到一個年齡後,那些細細碎碎的損失其實會開始累積,並變成巨大並壓迫性的存在。
也唯有這樣,或許也唯有當達到某種人生的里程碑時,當這些損失累積到一定程度後,你才會回頭並意識到似乎自己的某些部分、其實在過程中慢慢耗損掉了。 就如村上書裡的角色一般,他們老是會思考,「或許某個時間點我其實可以如何如何。 這樣的話.. 自己、他人、甚至是整個環境或許會有所不同」。 不同有可能是好、也可能是不好。 但這代表了某種自我承認、或該說自我質疑吧 – 懷疑自己一路走來的正確性,並懷疑事物變成現在這樣子,存在其中的自己到底扮演了甚麼。 事實上,我自己在每一定人生時點,也不免會這樣質疑自己一番。
但你若真問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是真有丟失了甚麼重要的事物嗎? 或是真有付出甚麼是事後看來不值得的交換嗎?
我其實也問過自己,但其實還真想不出有那樣的東西。 但隱隱約約的,總覺得暗暗害怕。 因為變成現在的自己,畢竟不是自然而然的樣貌。 中間有很多努力與調整、經歷了其他人的影響、也遭遇了各類的割捨與放棄。 這些必然會讓自己在很多小地方流失了些甚麼自己不知道、但或許很重要的特質。可能是單純的力氣與時間、但也可能是心中的天真、單純、信仰、或是任何這類的東西。 如碎碎屑屑一般、一點一點、如石頭被時間風化般的消耗了。 更讓人焦慮之處 ,在於你只知道自己這一路走來必然耗損了些甚麼,只是那些到底具體是甚麼,其實非常的曖昧與含糊。而這曖昧與含糊的代價,總會讓我疑惑,這到底真是一種合理的等價嗎? 事實上,搞不好活著本身就是種很大的耗損了;不管是生理上的、或是心理上都是如此。也甚至我們一路上甚麼都沒得到,一路失去,只是為了能活到現在而已....
國境之南這本書的迷人之處,在於「始」最終又遇見了「島本」。 帶給他,也帶給讀者們一種「或許某種東西可以翻轉了」的興奮感。 擾亂池水、翻覆一切後,好像某些東西能再拿回來的一種興奮感。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種翻轉最終是不會改變任何事情的。 島本恐怕可能比始更清楚,所以她最終選擇悄悄的離開。 畢竟翻轉只會把一切存在的東西搗的更亂、更混沌;但失去的過去,卻只會如海市城樓一般,出現一下、卻將跟著混亂的灰燼一起消失。
挪威的森林則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情境中。 主角一開始就是在【喪失甚麼】的情境之中。 主角與直子一直掙扎於好友(Kizuki)自殺的陰影中,也一直不知道如何因此重新調整自己對環境的定位。 那跟始不同,他們是立刻就面對了極大的損失,而且是明確到讓人無法直視的那種損失。 而死去的人,不如錯過的人,是怎麼樣也無法再翻轉回來的,那是永久失去的。
但村上或許試圖表達的也就是如小說版封面寫道的: 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
遺憾終究不完全是【無】。 還是就如同質量守恆一般,或許透過失去(以及死亡)而我們也會隱隱的獲得一些當下無法辨識的東西。 Kizuki的死亡看似帶給主角的是空洞,但直到直子死後,主角才意識到,他其實(得)背負更多的東西生存下來。
死亡的人雖然無法喚回來,但活著的人,心卻不會也不該被死亡而帶走。 記憶、思想存在的力量、從過程中獲得的感動與共鳴都會跟著活人一起下去。活著的人其實繼承了這一切。 就算暫時性的因為他人消逝而被埋藏起來的東西,或許終有一天會因為什麼原因而再被喚醒。 就如同那些隨著生活摩擦而消失的那些細小的甚麼,或許也只是被磨碎後在某個甚麼地方持續累積著。 到了某一天、到了某個時間,到了我們自己開始沉澱下後,那些又會慢慢地浮現。玲子的那段話,則讓我產生某種溫暖感、也讓我一瞬間得到某種啟發。 讓平凡的我覺得,就算人生的過程中,某些耗損的東西、那些我們以為消失了的人事物,搞不好其實都還在那邊;也或許會有找回來的一天。
說起來,這多少又有點老子「物壯則老」的味道。 當人越過某個年歲後,一切就往衰敗走了。 在此之前,我們都只專注於未來,犧牲一切想得到將來的成長於茁壯。 但當過一定年紀後,活著變成不再是想達成甚麼未來性的東西。 而是希望能透過與他者關係的建構,找回一些過去自己曾經擁有、但卻失去、或是遺忘、或是無法再運用自如的東西了? 雖然誰也不知道那些東西沉澱去了哪裡,但只要記得人不是消失,只是被遺忘了、或是被覆蓋在其他更耀眼的東西下,總有一天它們會回歸焦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