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學書摘】錢賺越多,人生越美滿?四個指標畫出你的「個人滿足線」

 【大人學書摘】錢賺越多,人生越美滿?四個指標畫出你的「個人滿足線」

【為什麼大人學選這篇文章給你?】

我們總以為錢與個人滿足感是畫上等號的,但其實根據蓋洛普的調查,一旦年收入超過所謂的「滿足線」,可能就不是這樣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賺得越多反而越不滿足。

Bryan在《擺脫職涯困境的系統化做法》中曾提到,薪水、福利等等的外部誘因,頂多就是讓我們從「厭惡」變成「接受」,無法讓我們真正愛上一份工作,從中得到人生的滿足感。

也因此,光是用收入來檢視生活其實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其他的衡量指標。

我們如何找到金錢之外的衡量指標呢?知名心理學作家劉軒的新書《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中,就針對這個主題提供了做法。誠摯邀你一讀我們摘錄的段落,換個思維來思考!


錢賺得越多,就越滿足嗎?事實並非總是如此。錢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協助我們優化條件,以建立更多機會、更多自我成長的可能性。

假設有三個人,第一個人年薪四萬美金,第二個人年薪十二萬美金,第三個人年薪二十萬美金。他們都未婚,一樣都是三十三歲,你猜猜看,誰比較滿足?

聽到這樣的問題,聰明的你一定會說:「滿足感,這是個主觀的問題,要看每個人的個性差異,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我承認,滿足感是相當主觀的,但根據2018年蓋洛普組織在全球做的「生活滿意度調查報告」,統計了全球一百七十萬份的問卷回覆之後,他們發現,年收入與生活滿足感呈現正比的關聯。換句話說,賺得越多,也就越滿足。不過,一旦年收入超過所謂的「滿足線」(satiation point),這個正比關聯就變得微不足道。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賺得越多反而越不滿足。

這個滿足線,在不同的國家和地理區域也有差異。澳洲和紐西蘭的滿足線是全球最高:十二萬五千美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島國的滿足線最低:三萬五千美金;東亞地區,滿足線在十一萬美金。

如此推論,我們可以猜出前面問題的答案—年薪二十萬美金的人第一名,但年薪十二萬美金的人的滿足感跟他幾乎平手。而年薪四萬美金的那位,只要不是住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島國,八成都是遠遠落在後面的第三名。

既然「滿足線」是個平均值,那你的「個人滿足線」在哪裡呢?

一般人大概不會這樣問自己,因為如果有機會可以賺更多,何樂而不為?說不定我們的滿足線已經遠遠超過平均值。但有可能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即使已經悄悄超越了那條線,也意識不到自己賺得更多了,但並沒有更滿足。或許我們越來越滿足,但同時,也因為我們賺得更多而有了更多的煩惱,例如親友跑來借錢、稅務局上門拜訪、生活開銷更大、要管理的事情更多等等,反而抵銷掉了原來應該有的快樂,這也就是嘻哈曲子裡面唱的「更多錢、更多的問題」(more money, more problems)。

現在的千禧世代以及之後的年輕人,與上一代最不同的心態,就是普遍認為「設計美好的生活」比「賺更多錢」來得重要。他們對精神層面、獨特的美好體驗等非物質的要求,平均來說比之前的世代都來得更高。他們不只是要過日子,更主動追求美好人生。

這很不錯!但是,千金難買的問題是:何謂「美好人生」呢?去法國學製作甜點?去黃金海岸衝浪?回家鄉看親友們?是否美好,要看個人的心情和覺得什麼最重要,也得看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離那條「滿足線」還有多遠。

如果你覺得這一切都太主觀(我也這麼覺得),用一條「收入線」來衡量自己是否有資格滿足,未免太沒人性了!我們都想更了解自己,但是如果沒有一個準則,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呢?

荷蘭有一位社會學者魯特.韋諾文(Ruut Veenhoven),在研究「美好人生」這個題目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分法—以區分「外在vs.內在」和「機會vs.結果」的兩條軸線垂直交叉後,就形成象限圖,分別是:外在機會、內在機會、外在結果、內在結果。

外在結果,就是你的成就、財富、在社會中已經有的聲望;外在機會,則是你所居住地方的環境條件,包括社會和經濟發展、就業機會、公司裡的升遷機會等等;內在機會,是你的身心健康、對於未來的展望、對生活的期待;內在結果,則是你覺得自己已經達成的身心狀態。

這個分法,照顧到了一個很重要、但也常會被忽視的人性特點:我們在當下的快樂和滿足感,也必須考慮到對未來的希望。如果我今天過得很好,但我認為大環境沒希望了,可能就會變得保守、悲觀,甚至無法享受當下的美好。反之,如果我今天收入很低,但是覺得工作充滿了機會,也對自己的內心成長充滿期待,光是這個認知,就可能給我許多動力,讓我更願意忍受壓力。

試試用這個象限圖,給自己和所處環境打個分數

先取一張白紙,畫上兩條垂直的線形成四個象限,從左上開始,順時針地寫上「外在機會」、「外在結果」、「內在結果」、「內在機會」。

在每個象限裡打上零∼十的分數,並且條列出之所以給這分數的原因。寫完之後,再來看這些象限的分數高低區分。舉例來說,假如你給自己的「內在機會」打了高分,但「外在機會」分數很低,那就該思考:說不定要改變自己的大環境(例如換個地方住會更好)?假如「外在結果」很高分,但「內在機會」分數很低,就應該問自己:是否因為太忙著賺錢而忽略了身心成長呢?

當然,一個滿足的人生,絕對不是只有這四個面向而已,但這個分法比起單單一條「滿足線」來得更有意義。我們都清楚的是:「錢」不會是滿足感的唯一來源。「錢」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幫助我們優化各面向的條件,為我們建立更多機會、更多自我成長的可能性。

好好評估一下自己的生活,再做一些資源的分配和規劃吧!投資自己,培養一些技能和興趣,給家人多一些相處和溝通的機會。你也可以跟伴侶、父母、家人討論一下彼此的「滿足四象限」,看看是否能達成一些共識。

說不定,在討論的過程中,你會看清一些認知上需要建構的橋梁,甚至發現之前沒溝通過的擔憂和期望。

 

 

本文摘自三采《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


想聽劉軒分享更多有趣的想法和見解嗎?本周《大人的Small Talk》邀請了劉軒來與Bryan對談,邀請你一起收聽:

Apple Podcast

Spotify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