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轉貼)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賺多少錢?

我是不確定前段提到中低收入戶的標準出自於哪裡。 但那段可以姑且擺在一邊,後半段的內容我覺得很認同,所以轉貼於此,分享給大家。

 

----
(作者:陳安儀)

前兩天收到一封人家轉寄的網路新聞,大致是說,目前台北市月收入五萬元以下的民眾,已淪落至「中低收入」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大吃一驚!更吃驚的是,妹妹補充說明,這個數字是以「個人」為單位計算,也就是以「總收入」除以「人口數」。

如果是以「家庭」計算的話,年收入低於140萬(雙薪家庭兩人都要有月薪六萬元以上)的,在台北市都屬於「後一半」的中低收入家庭。

沒有甚麼是不用付出代價的(上)

周末跟個朋友吃飯,席間他提出了一個生涯問題跟我商談。

他談到最近有一個升遷的機會,可是他卻很猶豫,甚至考慮是否應該把它推掉。

我不太懂有升遷機會為何要推掉,所以就問起來:『推掉? 為何要推掉? 你不是期待升遷好一段時間了? 現在機會真的出現了,你反而說要推掉?』

他面露猶豫的回答:「是,我是期待升職很久了。 可是,我實在覺得這不是一個好缺。」

我有點聽不懂,反問他說:『怎麼說不是好缺? 是明升暗貶嗎? 你是得罪了誰?』

他沒好氣的回答說:「我可還沒這麼偉大啦。 人家要是看我不爽,直接叫我走路了,才不會這麼大費周章。」

『那還有甚麼原因會不是好缺呢? 我覺得升職都是好事啊? 你別想太多吧?』,我疑問到。

他看我一眼,眼神的意思大概是你怎麼總是把很難的問題簡單化啊。 然後開口道:「你也知道我公司的狀態。」

年度職涯健檢 關於履歷表更新

前幾日Bryan在「衝出「離職 – 求職 – 抱怨 – 離職」的漩渦」一文中,有提到每年應該檢視自己工作是否符合當初期待的價值。 後續大家也有在留言時聊到履歷更新的議題。

我也想延續討論分享一下我對於履歷更新的看法,主要是希望能避免大家在這事情上錯誤的解讀。 我最擔心的解讀,在於怕有人會誤以為定期更新履歷是為了騎驢找馬,提升曝光率並換到更新的工作。

我得在此先說:會建議大家做每年的履歷更新並非只為了這樣膚淺的目的。 我也真心的建議大家不要讓自己把工作當成被逼迫的行為。 工作應該是生涯中的樂趣之一,它讓你自我發展、思考、行動、創造、產生價值,並在社會中佔有自己的位置。 履歷則是你人生的紀錄,讓你可以對自己交代有確實往目標前進著;而非僅是讓你從一個位置跳到另一個位置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在人力銀行定時做履歷更新,其實並不會讓潛在雇用者能更容易發現你。 我們先來談談這部分吧。

(轉貼)兩篇跟職場相關的文章

不管你是主管還是員工,都該好好的看這一篇文章

作者: 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方德信督學

雖然喝紅了臉,你的沮喪、不平與不安,全寫在臉上了。在公司上了這麼多年班,突然一早上進公司,總務就發個紙箱給你,還站在一旁盯著你收拾東西,連電腦也不許開,收拾好了就走人。事情過了個把月,你還是氣憤難消。

交易的荒野沒有盡頭

這篇跟專案管裡完全無關,是我2004年回覆某個朋友信件的轉錄。

之所以會想貼這篇,是因為昨天晚上正好轉到某個財經台。 主持人跟其他幾個投顧老師聊到:「你們覺得本周會上8000點嗎?」 其中一個老師興奮的馬上回應說:「這要看控盤的黑手要不要讓它過。」

當然,會不會過8000點甚麼的我是不知道、也不是這裡要討論的範圍,只是這甚麼「控盤黑手云云」的實在讓人啼笑皆非,也深切的顯露大部分人對於這遊戲還是無知的可以。 要不是被恐懼操弄著、要不是被自大影響著。 但我一直覺得,無論交易也好或是任何涉及大眾人心思維的遊戲,重點其實都在於自己的心理控制,無法了解這一點,就算猜對一兩次走勢,最後也會因為心態上的不正確而毀於一但。

此外,針對投資或是投機這遊戲,我由衷的建議大家不要跟著這類投顧老師走,也少去看甚麼網路上的大師解盤。 為何呢? 這篇文章就是在討論這議題…

專業是耕耘出來的產物,而不是別人賦予的頭銜

這篇或許算是「人生是一場持續的交易 - 如何正確地交換,決定你我的成就」那篇的延續。

上週末在家又看了一次蝙蝠俠-黑暗騎士。 看到幕後花絮時,倒是有些感觸。

幕後花絮其中幾段談的都是劇組人員如何「化不可能為可能」。 其中一段說到,電影中幾乎的飛車追逐場景都是在芝加哥的市區拍攝。 可是市區不可能讓你把校車撞入大樓、不可能讓你用蝙蝠車把聯結車頂上高架橋爆破、更不可能讓你把蝙蝠車撞破橋墩並爆炸。

人生是一場持續的交易 - 如何正確地交換,決定你我的成就

看到Bryan在「1杯拿鐵換10年投資心得」一文中提到要「名」還是要「利」,先想清楚,只能選一條!的論述,讓我忍不住又想狗尾續貂一下。

我自己其實一直也有類似的認知。 覺得每個人,尤其在25-30歲之間,其實都應該要抽個時間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甚麼」。 好吧,就算「自己甚麼」是個很難想的議題,起碼也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不要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