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談到自我坦承這問題。
「自我坦承」是很多人在謀求改變時常忽略的重點。 他們考量改變時,常常只是挑選一個「比較好改變」的部分(容易走的路);而非先承認自己的弱點,從中尋找最核心、最需要被改變的部分。 可是,在錯誤的地方自我改變,當然效果有限;就像試著縮短專案中的非要徑工作,怎麼努力也不會對大方向能產生顯著的影響。 以至於很多人無論怎麼投入時間與心力自我調整,核心問題還是持續存在著。
可是,只是坦承自己的弱點還不夠。 你要讓改變真正能產生功效,就是要訂出一個「真實的願景」。 嫌「願景」兩字太繞口的人,更口語一些的說法:就是了解自己的問題後,要認真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甚麼」。
(上圖,理性改變的流程。 這篇要談的右上角的那一塊,也就是真實願景。)
「自己到底要甚麼?」 這聽起來好像應該簡單異常啊! 難道有人會不知道自己要甚麼嗎?
但我得說,定義願景是一個很多人會卡住之處。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大部分抱持著疑問,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的人,通常99%都沒能在這一個點上有所突破。 (至於不願意自我承認弱點的人,當然更是絕對定不出對的目標;只是他們卡在更前面而已。 XD)
為何我會這麼說呢?
因為每次有人來找我問他人生的問題時,我其實都會先丟一個問題:『你要甚麼?』
好玩的是,每次聽到我這麼問,大部分人都會先翻白眼,一副「這我還會不知道嗎?」的表情。 XD
可是待我繼續問下去,通常會發現幾個狀況。
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自我檢視看看。
狀況一 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狀況一的人給的答案都很籠統,比方說「我想要有個快樂的人生」、「我想有個安穩的工作」、「我希望趕快結婚」、「我希望周圍人都喜歡我」。 可是,這類話一聽就知道是定位不明確,根本就沒仔細思考的回答。
比方說曾經有個朋友回答說,「我要的很簡單啊,就是想有分安穩的工作」。
我笑說,『真的這麼簡單?』
我就又繼續提問,『如果有份工作很穩定、可是每天只是整理辦公室文件、沒有挑戰性、或是薪資不高,這樣也可以接受嗎?』
他想了想後回答,「喔,那不行。 我希望最少工作要跟我學校讀的有關係。 而且,薪水最少也要有三萬三以上。 還希望有新東西能不斷學習。 最好有機會可以面對外人。 啊,甚至可以常常出國跟不同的人開會。」
我說,『這種會要出國開會的,很可能是業務性質的工作耶? 你喜歡當業務嗎?』
他眉飛色舞起來,「業務性質也不錯啊! 我其實也很喜歡面對人、也喜歡認識不同的人。」
我說,『可是業務性質的工作,跟你學的不是完全無關? 很多公司業務都是獎金制耶,這樣算穩定嗎? 跟你一開始講的好像是相互牴觸的?』
他說,「嗯… 或許。 不過如果能到處跑,業務性質的工作我其實是OK的….」
你看,這樣一問之後,你發現當事人其實要的根本也不是安穩的工作,而是一個比那目標「複雜多了的東西」。 換言之,一句簡單的話常常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目標的全貌。 越問會挖出越多需求,最後會發現「只是安穩並不夠,還要薪水足夠、還要能成長、還要….. 甚至很多時候,你最後發現他要的甚至根本也不是一開始說的東西。XD」
可是,唯有你逼著他具體與周延的定義清楚目標時,他才會思考「名詞底下真正的內容」。 那些常常把「我要的東西很簡單,怎麼總會得不到」的疑問掛在嘴邊的人。原因其實通常都在於沒想清楚,所以常常努力在錯誤的方向上。
狀況二 無法接受真正的自己
有些目標大家之所以拿出來講,並不是自己真的深思熟慮過,而是因為那是「政治正確」的答案 →可能是父母從小耳提面命的、可能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可能是周圍人都選擇的、可能那目標聽起來最道德嚴謹,或甚至只是因為那目標聽起來很酷。 當那答案講久了,自己甚至都被蒙騙過了。
記得之前也有個朋友來找我抱怨。 他覺得主管對他不公平,寵另一個會拍馬屁的同事,所以把比較多的工作丟給他。
我說,『聽起來你同事也不是拍馬屁啊,只是跟主管比較親近。 如果就只是這麼簡單的狀況,你其實也可以跟主管更親近些啊!』
他露出不屑的表情,「我才不是這種人呢! 我是要靠實力的! 而且我就是因為從來都不拍馬屁,其他同事才喜歡我。 同事對我的認同對我更有意義。」
我說,『好,這也OK。 那你也成功地得到自己要的了啊? 你疏遠老闆來取悅同事,那老闆決策時不偏袒你,也只是剛好嘛。 這只是你選擇疏離、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又有甚麼好抱怨的?』
談到後來,我感覺到他其實很希望老闆做決策時能更偏袒他。 可是他又沒辦法放低身段,或說他是「沒辦法在腦海裏頭承認把一個政治不正確的事情當成目標的行為」。 換言之,他自己充滿矛盾嘛;想要一個自己覺得不該要的東西。 當然怎麼努力都只會讓自己痛苦囉。 努力的結果因為是完全南轅北轍,只是讓自己離想要的東西越來越遠。 這難怪痛苦不堪嘛~
這類事情很常見,尤其很多人來問感情問題時最明顯。 明明你看他很痛苦想要追某個他喜歡的異性。 但你真問他,他說「可是對方有男朋友了」。 『所以你想忘記對方嗎?』 「哎呀、也不是,只是….」
你看,若不願意對自己坦承。 不願意接受自己想要的是某種「政治不正確」的東西,那最後又怎麼可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呢?
狀態三 沒能確定自己最核心的需要在哪裡
比方說有人來問說關於挽回舊情人的議題。 我給他一個建議,這建議可能有點點委屈求全。 她就會生氣起來,說:「這樣不是太便宜他了? 為何我必須這麼委屈?」
沒人要你這麼委屈啊。
你當然可以報復、可以責備、可以一走了之、可以讓對方不悅或是生氣。 可是做法本來是該跟著目標而來的;既然你一開始說要不計一切挽回,表示尊嚴與公平應該是你願意達成的目標所犧牲的代價吧?
結果當犧牲太大時、又覺得不公平、覺得無法自我平復,那所謂不計一切云云,根本是沒想清楚的衝動話語。 一開始自己就該想想,到底是公平對自己重要?還是得到想要的結果重要?還是出一口惡氣重要? 又要挽回、又要報復,基本上目標可說是相互牴觸,最後只會讓自己甚麼也得不到。
此外,如果優先順序不先自己排好,別人其實也根本沒辦法提供甚麼面面俱到的方法的嘛。
以上幾種狀況,是每次跟苦惱的人聊天,幾乎都會上演的劇情。 好玩的是,當事人每在一開始都都很堅持「我當然知道自己要甚麼」。 只是透過好的引導,總是會發現各種「口嫌體正直」的狀況。
可惜的是,很多人甚至還缺乏有人幫忙引導,所以最後總在錯誤的地方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又往往太急著進入執行階段、學一些小技巧之類的事情,自然結果就更難有重大突破。
對於不喜歡但必須做的事情呢?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也有些時候,我們訂出某個目標,是因為我們該去做、而非我們很喜歡。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點當然是OK的,只是事前的自我認知、以及自我說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換言之,目標必須是想清楚、深思熟慮、並跟自己對話後的結果。 因為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只要你不是自發性想做某個事情,你就只會在逼得不得已的狀況才會花時間心力去投入。 相對於你的競爭者,他們很可能享受做那件事情,把那事情當成娛樂。 你要在這種狀況下競爭勝利,幾乎是很困難的。
換言之,你必須讓自己「真心相信」那個目標是自己必須達到的,否則將很難讓自己認真投入在那件事上面。 若心不能被說服,最後這選擇有可能一下就被放棄了,甚至在面臨多個選項時,自己會猶豫並痛苦起來。
這也是為何我右上角那一格寫的是「真實願景」。 不只是願景、還必須夠真實、或夠說服自己。 若非如此,那你其實等於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目標為何。
有人可能會問了:「那怎麼樣做,才是好的真實願景呢?」
我覺得必須滿足下面五大點
1. 目標必須是本心接受的。
不要拿別人的價值觀當成自己的目標。 必須根據自己的真實需求來定義自己想要甚麼。 如果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客觀評價的目標有牴觸,想辦法找出自己為何想要那樣的東西。 承認自己的弱點,並試著理解那一塊。 你不需要非要做社會認為是對的事情,而是要做自己想要的事情。
畢竟我們內心其實有個隱藏的評分機制,負責處理各種事情的相對分數。 當那些該做的事情(比方說好好念書),在跟別的事情衝突時(如出去玩),我們心理的評分機制就會出來主導決策。
換言之,當你沒辦法讓自己「真正相信」某個目標是能帶來極大價值時,心就總是會選擇「短期效用」最大的那一邊。 所以,當你不能下決心堅持某個事情時,通常都是因為那個長期目標、其實你根本連自己都還沒說服。 因為你對與目標認知的不夠徹底。 沒辦法具體描繪得到這目標後的價值在哪裡,所以你在面臨衝突時,才會追尋短期效用。
比方說,想減肥一直減不下來的人常常就是如此。 你若問當事人是否想減肥,誰都會說「當然想囉」。 可是當有美食時、要運動時,當事人其實會選擇推到明天再說。 這表示在比較後,美食的樂趣還是比變瘦後大家稱讚的效用來的高。 所以對當事人而言,減肥其實還非一個本心認同的目標。 充其量只是「我其實該這麼做」的某種呢喃罷了。 這樣不管你做甚麼執行策略的設計,最後都不可能成功的。
所以要解決,要先回到右邊的流程、也就是承認自己「其實想減肥的心,根本還不夠強」。 然後再來反思,如果真打算減肥、那達成這目標的好處到底在哪裡? 是否真的有比享用美食更重要呢? 如果你能歸納出真正能自我說服「這件事情非做不可」的理由時,你才有可能真的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 後面訂出的策略與執行步驟,你才有可能會有紀律的遵守與執行。
2. 目標必須完整與具體
大部分人想的目標都過度含糊、簡化、且無法量測。 同樣以減肥而言,大部分人的目標通常僅是「我希望變瘦」。 想變瘦、這根本稱不上是一個目標。 因為這樣的陳述並不具體,也不明確,也無法自我日後驗證。
你要讓自己真正能考量目標的進展,你必須讓這目標非常具體。 比方說影像化,想像一個你希望變成的明星,然後根據那個明星來量化各類「可被量測的目標達成標準」。 比方說體重、體脂率、腰圍、手臂尺寸等。 這樣後續執行規劃時,你才知道自己該怎麼進行。
工作上的目標也是一樣,不要訂一個含糊的目標:「我想轉入專案的產業」。 想個具體的人,比方說「我想在十年後做跟Bryan一樣的工作。」 這樣你才會知道接下來十年你該怎麼規劃、要學哪些東西、要做那樣的工作、以及自己還缺甚麼。 這樣才能讓目標變為具體的規劃。
3. 目標必須360度的思考過
當你訂出一個目標後,你不要只想目標達成時滿足與快樂的部分。 很多人在想目標時,只想快樂的部分。 想說這事情若達到,自己將能多快樂啊。
可是,只想快樂的部分,就很容易把目標訂得過大。 比方減肥變漂亮誰不想呢? 只想著變漂亮,就可能定出想在兩個月內瘦20公斤的目標!
可是回到現實,這麼短時間要激烈減肥對身體很傷,過程中也必然很辛苦。 這種極度艱困的目標,在執行時你的身體會因為太難、而在潛意識抗拒的。 所以當你視覺化你的目標時,還要考慮目標的「負面因子」,也就是代價。 平衡代價與目標,這目標才會是個可行的目標。
4. 目標必須對自己誠實
目標是自我面對用的,不是拿來做為公民與道德的演講比賽用的。 所以不要刻意選一些「政治正確」的目標。 自己如果真的喜歡某個不道德、不公正、不正直、不理性、甚至不善良的目標時,先不要急著把那意念藏起來。 好好拿出來分析一番,為何自己要那個? 要那個的代價如何? 代價是否是自己能承受的?
先學習自我面對、讓理性主導做相關的自我剖析,而不要把念頭強迫藏起。 因為無論你如何否認,心最後還是會很誠實的。 勉強自己接受一個不是自己要的東西,最後就算達到了你還是覺得不對勁。 屆時只是讓你繞一大圈罷了。
5. 用極端的狀況檢證目標不足之處
人容易把事情想得太簡單,覺得只要得到某個東西我就會快樂。 這時候,請試著想想夢想若以某種「極端方式」達到後,自己會怎麼反應。
覺得「有份穩定工作」是目標的人,想一份可以滿足這單一條件,但是其他條件有可能極端糟糕的工作。 比方說,很穩定可是只是重複貼郵票的工作。 這是否還是自己想要的? 很可能你就會發現,工作有趣與否跟穩定一樣重要。 那透過這方法不斷模擬、不斷自問自答,也可以讓你更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對目標定義的有多周延。
最後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也因為這樣,目標其實比妳我想的難定的多。 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有一個代價要償付。 如果你不把這些都考慮進去,那訂出來的目標、充其量只是個空想罷了。 之後你不往那邊走倒還其次,最怕的是努力半天、好不容易達成目標後,你才發現「啊~ 這實在不是我要的啊!」若是這樣,那就實在太悲慘了。
講起來這好像很可笑;但這卻是絕大部分的人,最常遭遇人生問題的一切起點喔!
延伸活動
有效自我改變的系統化做法 - 這場講座中,Joe將跟你分享無法改變的五大盲點,以及如何幫自己設計一個能容易克服內心阻力的行為模式,讓你的改變變成習慣,並堅持下去。 (是文章中沒談到的具體執行步驟)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