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Podcast《大人的Small Talk》一起聆聽,或者選擇在Spotify上收聽也可以喔!
這次,我要回答一個來自上海的朋友「凱西」的提問。
凱西的來信是這麼寫的:
---
Hi Joe & Bryan ,
我是凱西,目前在某家大型企業擔任採購。
在我們公司裡,有幾位同事發言很有影響力,而且30歲左右就被升到經理職。就我的觀察,他們有個共同特性,就是對於各種人、事、物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並且非常勇於表達。
我認為這是一種有魅力的渲染力,而且這種能力對採購也很重要,是我一直想培養的能力之一。
但是,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對我影響很深的爸爸總是提醒我該「不批評」、「不論斷」。這造成我每聽到一個故事或看到一個商品,就習慣同時思考它的好與壞,最後似乎變得沒什麼決斷力,甚至還會給人「沒想法」或「講話沒重點」的印象。畢竟老闆想聽的比較是Yes or No,而非分析的過程。
我想請問兩位,習慣多方思考(理性分析)的我,該如何建立像同事一樣,能帶動人心與情緒的渲染力呢?謝謝!
From來自上海的凱西
---------
針對凱西的問題,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我很認同凱西爸爸的說法,在大部分的事情上,我也盡量努力做到不批評、不論斷。比方說,初次見到某人時,我會避免因為先前聽過的傳言,或者第一眼的直覺就下結論。不只對人,對產品、點子或商業模式等也是如此。
因為仰賴偏見或直覺快速做出結論,有時候是很危險的。除非你本來就很會看人,或者經驗老道,否則人經常會被直覺欺騙,而江湖傳言往往也不可盡信。好的傳言可能是被刻意塑造的,壞的傳言有時也可能是抹黑或基於私人恩怨而散播。甚至,也可能只是每個人觀察的面向不同而已。
這意思是說,雖然傳言一定程度或許是真的,但其他人覺得他不好你未必會有同感。比如說我很早以前有個主管,每個人都跟我說他很難相處,但我實際和他相處過後,才發現他只是對某些細節要求比較嚴格,並不如傳言那般討厭。只要我認真地把他注重的細節做好,與他的互動也都沒什麼不愉快。
所以我認為,在對某人、事、物不夠認識時,不批評和不論斷的確是理想的待人處事態度。
甚至,即便你對某些人、事、物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未必能百分之百了解其全貌。比如說,很多人會因為某個政治人物在電視上的形象一直都很清新、或聽了他某場演講覺得很敬佩,就盲目地崇拜他,甚至到處向別人打包票,說這個政治人物一定正直清廉、愛民如子。但你真能透過這些資訊就確定他是這樣的人嗎?
又或者,像我認識Bryan十多年了,還一起經營公司,但如果有人問我是否百分之百了解Bryan,我想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人或萬事萬物都有很多面向,你無法靠單方面的想法或一段時間的認識,就獲得全面的判斷。總之,因為我們很難確保對於人、事、物有全盤的了解,所以不批評、不論斷」的人生態度,我是非常認同的。
不過,這態度固然沒錯,但我認為各位還該注意另一件事,那就是:人生終究不可能將所有資料都蒐集齊備,但很多事情(尤其商業上的決定)往往必須在一定的時限內做出判斷。比方說,老闆要求作為採購的你在一個月內做一份「選品報告」,你不可能琢磨十年,然後才說「老闆,我ok了,我現在來向您說明」。
也因此,在時限之前,你該盡可能全面地蒐集資料,可是一旦決策時間到了-- 無論那是一個月甚至幾天,你終究得下判斷!!
以老闆指派你做選品報告的情境來說,「下判斷」就是告訴老闆你有什麼建議。你覺得某個商品好,為什麼好?不好,為什麼不好?其中當然有客觀的部分,但也不免要有你的主觀想法。
你可能會想:「加入我的主觀想法,這樣不是就是論斷這件事了嗎?」
確實是如此,但你其實該理解老闆之所以雇用你,其實就是想借助你的「主觀判斷」。主觀判斷就是一個專業人士的價值所在!!
如果你在報告裡只是蒐集一堆數字,然後講講優點和缺點,最後請老闆自行裁決,這在職場上其實反而會是辜負老闆期待、也背叛薪水的作為!!
如果這樣聽起來抽象,那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你大概會更了解。
---
某個大熱天,你家的冷氣壞了,於是你找了一位維修師傅來檢查。他檢查了半天後跟你說,可能是電腦主機板壞了。你聽完也就反問,該怎麼處理才好?
他回答:「你可以花1萬5千塊換個主機板,或是換一台新的。」
此時已經滿頭大汗的你也不曉得哪個選項比較好,只好詢問師傅推薦怎麼做。
結果師傅說:「看機器的狀況,修一修可能可以再撐很久,也可能一下又壞了,你自己評估吧!」
你聽了還是很苦惱,心一橫決定採取最安全的做法,或許換台新冷氣最安全。於是你就又問:「如果要換新的,有哪些選項可以選?」
冷氣師傅說:「一台3萬2,一台3萬5。」
你光聽到價錢,也不知道該怎麼選。只好繼續問,那這兩種機型有甚麼差異?
他從包包拿出一張紙說:「一個是日廠、一個是台廠,各有好壞耶。我給你規格表,你自己看吧!」
完全不了解冷氣規格的你看完還是一頭霧水,想說直接請師傅推薦一台好了。結果他又只是回覆:「都不錯、都不錯,規格都給你了,我不評斷,你自己選擇吧?」
---
你看到這,是不是很想跟這位師傅說:「人家請你來,是希望你建議該怎麼處理,不是要你拿出規格表,或告知這是日廠跟台廠。講這些對我決策能有甚麼幫助?」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認為,光提供老闆一些數據並請他自行裁決,其實是辜負老闆期待的行為。 老闆信任一個專業人士,聘僱他來工作,需要的絕對不是對方的客觀與不評論,而是希望獲得主觀意見與建議做法。
作為一個稱職的專業工作者,你該把你的主觀建議嚴謹、完整地帶給客戶與主管,這才是對專業最大的守護,也代表著你對於對方信任的回饋與尊重。
舉例來說,凱西的工作是採購,你可以挑選幾個你覺得適合公司販售的產品,然後向老闆分析利弊,並且提供你的主觀建議。這就是一個採購可以展現專業價值之處!
另外,在思考哪些產品適合由你的公司來販售時,你可能也會想:「可是有些產品雖然不適合我們,但好像也不錯。那我建議老闆不要採購這項產品,是不是也有點對不起這產品呢?」
對此,我認為你如果有心,也可以提供該品牌一些建議,比方說他們可以往哪些比較合適的賣場發展看看。
每個產品都有好與不好之處,也有適合與不適合的賣場。「採購」這項職務的專業,就是磨練自己的眼光,準確做出這項判斷。若你可以在工作上協助你的老闆,同時也幫助那些努力製作產品的人,這不也是一種職人的幸福嗎?
在心態上保持不論斷,但在工作上盡力提供你專業的主觀建議,這兩件事並不衝突,而且努力做到,也能讓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前進喔!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