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這件事,可能比你想的還要重要

終身學習這件事,可能比你想的還要重要

我最近發現,很多人似乎離開學校後就失去了閱讀的習慣。

像我最近分別跟兩個不同的朋友各吃了一頓飯。 不約而同的,兩人都在飯局中跟我抱怨著他們目前的生活。覺得自己工作操勞、總是重複做類似的事情、職涯看不到前景、沒有辦法接觸新事物,明明很認真老闆卻似乎總不賞識,升遷也沒他們的份。 偏偏時機不好,不敢隨意離職;但不離職,又感覺自己不受重用、因此抱怨連連。

兩個都是老朋友了,也都是好人。 說他們是好人可不是貶抑,是真的不錯的朋友。很照顧人、平時吃喝玩樂都很合適,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他們並不是你會想一起工作或是一起創業的人。 因為從我的觀點而言,他們某方面實在太安於現狀了。 偏偏又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只是老覺得自己不被賞識、覺得自己受委屈了,但這麼多年來,卻沒太大視野上的改變。

飯局中我順口問了心裡好幾年來一直想問的問題 :「說起來,你有多久沒讀一本新書了呢?」

聽了這問題,第一位朋友是一下子愣住了。 呆然了半晌問我:「啊? 當然很久沒看了啊! 每天上班下班已經夠累了,怎麼還會看書呢? 你最近有看甚麼書嗎?」 我提了過年放假期間看了幾本書的內容,她還反問我說:「幹嘛這麼累啊? 都有穩定的工作了,為何還要讀書呢?」 聽這回答換我愣了一下,心想說多看些書跟工作穩不穩定有甚麼關係的呢?

後來跟第二個朋友吃飯時,我也問了類似的問題。 這朋友回答也很類似,他說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要上網玩連線遊戲。 這樣的情況下,他坦言是更是不可能有時間看書。 而他持的論點也一樣,就是「既然工作已經有了,把份內工作做好就好嘛。 何必花時間看甚麼新東西...」

對我這兩位朋友而言,讀書是找工作的前置活動,而工作則是過活的必要行為。 也因此,他們覺得既然有工作、有收入了,剩下時間就該多做些好玩的事情;或許是逛街、上網、打連線遊戲、或是約會、吃飯、看電影。

他們工作不認真嗎? 倒也不是,各自的領域也做了很多年,只是沒有再花時間學新東西的心情罷了。 因為他們的主張在於,「既然已經有一項自己的專長後,把那個做到熟練也就是一種競爭力。」

但我倒始終不太認同這樣的看法。 因為我覺得,人不管再怎麼專精於自己熟悉的工作,若不能時時培養新的知識與視野,工作能力還是可能越來越差的。 專精於工作雖然可以強化技能,如下圖:

但是當只侷限自己在特定一個領域上,卻可能讓我們越來越保守。

而保守將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只熟練過去會的東西,但卻不會新東西下,很可能一下子就被擁有新想法的人給超越了。所以,必須要多閱讀、多拓展眼界,才有可能提高自己思維的高度,並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競爭力。

閱讀並非只是多去看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反而要多去看一些雜學的知識,並把自己思維的範圍往外擴大。世界上很多事情的道理確實是相通的,所以當透過閱讀別的領域的東西時,往往更能觸發我們在自己熟悉領域中的一些不同做法或是想法。 很多人生上的進化就是由此展開的。 (如下圖)

而閱讀後,若能把吸收的理論知識拿回工作中加以實證,則又可以進一步強化新思維,增加理論轉為實際可行的方法。(如下圖)

這樣若能變成一種習慣,將能讓自己的競爭力呈現一種正向的循環 → 閱讀得到的知識可以在工作中嘗試;而工作中得到的印證又能提升自己的眼界。 反覆循環下,自己才能不斷的變強、才能不斷的增加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讓自己更擴大的理解這個世界。

當然,也不能完全只是依賴閱讀,還是必須要有實務的印證,不然也可能淪為紙上談兵。 (如下圖)

所以,人若想成長、若不想在工作上被淘汰。 就必須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新知識。

而閱讀時倒不必設限書的類型,不用只學跟自己工作相關的事情。 就算只是休閒看的小說、或是一些其他的知識,都可能因此能讓自己觸發一些新思維。像我自己就看得很雜、小說、管理、心理、經濟、或是一些工具書都在看,每個月書錢大概都在NT$800-$1500左右。 常常一些工作上的新想法未必只是從管理書籍中觸發的,常反而是從理財、談判、心理學、或是經濟學中看到一個新概念後,發現其實稍微改改也可以落實在自己的工作上。 所以看多、看雜、多學東西,怎麼樣都不會讓自己吃虧的!

而這樣常態性的看書會不會就讓自己沒時間玩樂或是約會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其實也並不會。 若只是晚上或周末多空一天來看書,另一天還是可以安排做其他休閒活動、如去買菜、做飯、看電影、見朋友、或是約會其實都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樣生活也過了好多年,習慣了也就不會覺得有甚麼不對勁了。反而會越來越覺得「書太多、時間太少」;而這恐怕才是生活的一大遺憾。

 

本文已授權城邦出版社,收錄於【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一書。若有轉載需求,請與城邦聯繫。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