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

【大人學書摘】你的「甘願」不是你以為的那種!別再當「可是那時候我明明願意」的苦主

麻煩的是,那些會邊做邊抱怨的事,到底自己還是有一份責任。如果其他一同擔當的人努力些,自己的一份不會如此沉重。看到其他人那麼輕鬆,獨撐的人免不了懷疑自己太傻。與別人共有的責任,最容易生出矛盾。古有明訓,三個和尚沒水喝。因此,子女多的父母,若不懂得按捺孩子之間的比較心態,老來可能比只有一個孩子的更無依靠。

如果生命只剩10年,怎樣做才能不後悔?從棉花糖實驗來聊聊人生的過猶不‪及‬‬‬‬‬‬‬‬‬

這次,我要回答一個署名「Joan」的朋友提出的問題。她的來信是這樣的:「......『假如我知道自己只能活到36歲,那我現在開始要做些什麼?』我目前還找不到努力的目標和動力,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假如我知道我的生命只剩下10年,那我還能做些什麼?抑或是什麼都不做,像平常一樣,直至末日到來? 我沒有答案,也想不出來一個有意義的答案,所以想請大人學給我一個方向。」

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決定」?只要結局好就是好決定嗎?

這次COVID-19疫情,有部分美國人堅決不戴口罩,我看到一段新聞畫面,有記者去採訪不戴口罩的人,受訪者義正嚴辭地說:「戴口罩防疫是騙人的!我從來都沒戴過口罩,我現在不是好好的?我知道有些戴口罩的人,後來還是染上病毒!」稍微有點醫療與統計知識的人,會感到啼笑皆非,但這就是許多人的思考謬誤:用事情的「結果」來反推「決策」的好壞!

在思考人生選擇前,先想想背後的機會成本!提問是尋求建議而不是算命

這次我要回覆的,是一位屬名Helen的朋友提出的問題。不同於以往只針對問題來提出我的想法,這次我也想透過這個問題,分享一下在向他人「提問」前你該知道的事。這封提問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

我們都不是無憂無慮的孩子了,大人的世界總是圍繞著職場、財務、情感、人際關係的壓力,難免心裡會有苦惱抑鬱。但每次我們向身邊的人訴說這份焦慮,常常得到的回答卻是:「哎呀~你想太多了」!這個建議是出自善意,但卻很不合理,彷彿我們只要跟大腦說一聲:「喂!你給我想少一點!」就可以擺脫焦慮了,我時常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人是樂觀還是悲觀好?小孩才做選擇,大人我全都要!

「樂觀」與「正向」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政治正確」:每當我們遭受挫折,親朋好友也好,書籍網站也罷,總是毫不猶豫地為我們奉上一碗「樂觀雞湯」,彷彿凡事只要樂觀面對,就能迎刃而解。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樂觀」真的是萬靈丹,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在挫敗中苦苦掙扎?只要抱持樂觀立馬就能脫離苦海不是嗎?

看同事提離職,如何調適「留下來」的勇氣?

依據人力銀行調查結果,近9成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前轉換工作,6成的人已付諸行動,包含投遞履歷跟參與面試等。隨著年關將近,公司好幾位年資較淺的同事陸續計畫離職,大夥便私下在群組熱烈討論離職撇步及展開新職涯的期待,而我則在群組分享當年「離職失敗反而慘」的鬼故事給後輩,試圖從另一個角度呈現離職的風險,留下來不見得比較差的思考,故事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