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事做多了,就會得到職場好人緣嗎?有求必應到底是加分還是扣分?

雜事做多了,就會得到職場好人緣嗎?有求必應到底是加分還是扣分?

本篇也可以搭配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大人的 Small Talk》一起聆聽,在多數 Podcast 平台(例如 Apple PodcastSpotify)都可以找到!


在這次的文章中,我要回覆來自小 P 的提問。首先,我們先看看小 P 的來信:

---

Joe、Bryan 好,我是來自台南的小 P。

從大學時代就在聽大人學的頻道,到現在已經出社會好幾年了,每每聽到你們的頻道還是學到很多東西,觀念也持續在進步。謝謝你們一直以來做出這麼優秀的內容。今天寫信主要是在工作遇到了心理上的關卡,想請教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

我任職於傳統產業,工作內容是整天在辦公室的內勤,我從進公司開始,不管是主管或前輩都會明示暗示,說這邊傳統上下階級觀念較嚴重。甚至新生訓練時,人資部的長官還會說新人多做一些雜事是基本的,必須勤快一點且不能帶不服的表情或動作。

我當時也覺得新人多做一些事無可厚非,往另一個角度想,這也是和同事主管混熟的機會,所以每次只要有人請我幫忙訂飲料、拿包裹、印東西,我都會笑臉迎人地幫忙。

只是漸漸地,我發現大家越來越只找我,甚至也不找跟我同資歷的同事,或者他們同組內最資淺的人,甚至如果我沒有做本來就非我職責的雜事,比方說別人忽然想喝飲料我拒絕幫他訂,還有人會半開玩笑、情緒勒索式地說:「唉唷!學妹長大囉!」

一開始我覺得沒關係笑笑就好,而且職場上還是多聽前輩的話,後來我發現比我晚進來的人其實已經越來越不爽這種不成文的階級文化,比方說前輩叫新人幫忙倒茶,新人會說:「我現在很忙」前輩說想喝飲料吃甜點,新人會說:「那前輩你自己訂啊!」尾牙請新人表演,新人會說:「不要,我有社交恐懼。」

一開始身為過來人的我會替他們捏把冷汗,但後來慢慢發現,其實新人也不會因為表達意見而有什麼實質上的壞處,例如考績也沒有比我差、前輩主管對待他們的態度也不會因此變差,反倒還真的不會請他們做雜事了,偶爾會直接叫我幫忙。幾年下來,我也沒有因為做這些雜事而有什麼實質的好處,比方說考績也不會比較好,因為歷年來考績 A 都是給最資深的人。

我有聽過一個說法是,前輩會叫你做雜事是因為你只有這個能耐,不過我自認工作能力不差,這幾年持續負責跨部門的統合專案,也積極舉手負責部門內比較大的專案,所以我不認為是因為沒事可做才一直叫我做雜事。相對地,那些拒絕的同事們很多能力和負責的項目普通,對於主管交辦的事項除了本身職責,其他大型專案或跨出自己職責的項目都會直接拒絕。

所以到這個地步,我心裡越來越不平衡,也開始懷疑我對職場的觀念解讀是不是錯的。因為我看著其他人因為勇於拒絕,而少掉很多自己職責之外的苦力和人際煩惱,反觀我,在一開始因為害怕這個不成文的階級觀念,所以對什麼不合理的要求都 say yes,到現在要拒絕反而要花很多力氣,而且煩惱該如何甩掉這個「很會做雜事而且不會拒絕」的稱呼。

一方面心裡不平衡的情緒越來越重,有時甚至會把情緒轉移到那些拒絕的同事身上,偶爾也會有生氣到想離職、覺得難道自己秉持與人為善、笑笑相處就活該被欺負嗎?一方面我又很羨慕那些勇於拒絕的同事,很想跟他們學習,但我心裡總有個坎過不去:覺得自己真的能改變嗎?我一下改變那麼大,其他人不會嚇到嗎?而且一旦我成為那些拒絕雜事的人群之一,不就代表有下一個可憐人會成為我的角色?

以上是我的問題,不知道 Joe 和 Bryan 對這樣的情況有什麼解讀。我很想破解心理上的過不去,理想中的自己是能針對專業職涯上進步而煩惱,而不是常常為了這種小情緒、小人際關係而煩惱。祝順心。

---

因為我自己沒有待在很傳統的工作環境過,所以我不敢說我的看法一定正確。只是我猜職場大原則應該是類似的,所以接下來我就分享一下,換作是我,我會怎麼看待這整個局。

我先前在 podcast 節目和文章都提過,我還是個上班族的時候其實會主動爭取工作,即便老闆指派的事我未必擅長,我也會盡量嘗試。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這個工作必須跟公司的「營運主軸」有關。也因此,如果我是小 P,當下次別人來找我幫忙,我也會先分析一下這是跟公司營運相關的大事,還是跟公司營運無關的雜事。前者盡量承擔,後者則盡量減少。

那該如何判定一件事是大事還是雜事?簡單來說,假設年末你有機會跟大老闆一對一談話,他問你說:「今年你對公司有甚麼貢獻?」你若說,我負責管理公司 500 台印表機的墨水夾,確保每台都有墨水,以及確認每天都有充足的白紙。

這聽起來雖然好似雜事,但因為這對公司營運有幫助。畢竟若有部門要印合約給客戶,若印不出來、沒紙了,那必然會造成營運的麻煩。所以就算這聽起來是庶務,我也有積極在貢獻。

但如果你跟老闆說:「喔,我今年的貢獻就是每天幫大家訂飲料,幫全部門的人去 7-11 領了他們蝦皮買的包裹,我們有個學姊是網購大戶,我每天跑 7-11 好幾趟喔。這真是好累、好辛苦喔。但還好,因此大家都很開心喔~」老闆應該會傻眼吧?

當然,除非你的職務就是要做收發,學姊膽子也很大都讓公司收發幫他搬 MOMO 買的東西,那這當然就沒問題。畢竟發送信件包裹是你的職務範圍。但如果收發不是你的職責範圍,比方說,你是公司的出納、你是 HR、你是法務,你整天在搬包裹收快遞訂飲料的,那老闆聽了就一定會覺得:「你這是在搞什麼?我付你薪水,是要你好好管帳、招募、看合約耶,可不是要你來這裡喝飲料跟收包裹的吧??你本業沒做好,講不出成績,一直管那些雜事幹嘛?」於是你做得越多,反而扣分越多。

你或許會覺得「可是這樣,至少同事會喜歡我啊?」

我的答案是,也未必。

正是因為這些雜事對工作沒加分,所以你的前輩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但又需要誰來幫忙做一下,於是才問有沒有人能幫忙。辦公室生態常常就是如此,誰好說話、誰好欺負,大家就會一直找他。但你要記得,同事未必會因此喜歡你,甚至有很高的機率,大家反而會覺得你負責的工作大概也不重要,才會一直在做這些對公司沒幫助的雜事。

我這麼說可能稍微偏激了,更持平的說法或許是:做了這些事情,當然可能有些同事會喜歡你,但你不做,不代表別人就會討厭你。小 P 信中也寫到,新人直接拒絕並沒有被前輩討厭,這就是因為前輩都知道這不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被新人拒絕,他們也無法怪罪什麼。

事實上,同事間的喜歡、討厭跟這些雜事根本無關。之前 Bryan 在另一集 Podcast 節目中也提過,在職場上受歡迎的關鍵並不是常跟大家一起吃飯講八卦,反而是把本業鞏固好、成為老闆眼中的紅人。只要你能做到這件事,大家自然會想跟你維持好關係,其他事情「真心不重要」!

你可能會想,這是真的嗎?

我不確定小 P 的公司是做什麼的,但我就舉幾個比較常見的例子。例如有些公司裡會有那種程式能力很強的技術大神,他們平常不太理人,搞不好還很傲慢,但因為他一個人就能搞定複雜的案子,老闆也非常禮遇和重視他,所以即使他不主動融入,還是會有很多人積極地討好他,想跟他一起做事。畢竟這麼一來,專案可能做得比較順利,或者能有更好的成效。

也有些公司會有那種銷售能力很強的業務,他們可能出勤不準時、行政文件寫得亂七八糟。但老闆始終對他很客氣。大家就算要幫他整理文件,也多半敢怒不敢言,看到他也是某某哥某某姊很親切地喊。

為何,因為人家就是強。

辦公室要受人喜愛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你能做出對公司【強而有力】的貢獻。然後因為你很強,可以幫別人達成績效,這就無敵了。

別忘了,你是來上班的,所以你每天該花最多心力的事情,其實是高效率地完成高價值的工作。只要你能力好、專案總能結案、能讓客戶滿意、老闆總是認同你,那你即便不勉強自己融入或幫忙做雜事,在職場上也必定能有好人緣。

有的人到此可能會誤會,想說我的意思是上班絕對不能幫大家點飲料。我倒也不是這個意思,工作得空揪個飲料團是沒問題的,就好像有些超級業務拜訪客戶回來辦公室,也是會順手帶個小點心,那大家一定超愛他的。但我想特別提醒的是,這件事反過來就不成立了。換言之,並不是你成天幫忙點飲料或準備點心,大家就會喜歡你。

而且要是這變成習慣,你其實就是被周圍的同事軟土深掘了。正因為大家都覺得這些事情麻煩、不想自己做,然後看你都沒有反抗,於是才一直找你做。但別忘了,做雜事一定會排擠你做正事的時間,你做越多雜事,就剩越少時間能夠做正事,你反而工作更沒成就,就會拿到更多雜事。而且,老闆知道了也不會讚賞你的。

當然,除非我判斷,雜事是跟工作有關,那我就不會刻意閃避。比方說我是新人、我是內勤,我影印到一半發現紙沒了,我會換紙。飲水機的水沒了,那我會換水。文具沒了,我會幫忙申請。但那是因為這對工作順利有關,而且也不是我每天在處理。但至於甚麼訂飲料、訂便當、去 7-11 拿包裹的,除非我是公司安排的行政、總務,或是庶務助理,不然那真的不是我該一直承接下來的。

小 P 信中也有提到一件事,就是有個說法「是前輩會叫我們做雜事,是因為我們只有這個能耐」。這確實不無可能,可是另一個可能是因為你從來不會拒絕,那大家當然就被你訓練得一直找你幫忙。其實你一開始若嘗試拒絕,多半也就沒事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事情跟工作無關,大家都只是找最不會拒絕,或是工作好像最不重要的人幫忙。但你只要理由正當地說:「不好意思,老闆有個報告要我今天要交,我就不一起喝飲料了。」大家又能怎麼?多半也就自己訂了。

我知道,很多人會一路做下去,是因為想說自己做這樣的事情,前輩會喜歡自己。但老實說,如果我是你,這樣的同事或前輩我反而會盡量避開。因為這些前輩顯然就只是把你定位在一個好欺負的位置上。

但關鍵也是我不確定,這是因為你沒有彰顯專業,沒有獲得老闆信賴,所以大家覺得你好欺負;或是單純他們就是不尊重專業?如果是前者,那我建議小 P 你接下來恐怕需要更具焦在老闆重視的事務上,做出一些明確的成績博得老闆信任。至於如果是後者,也就是前輩根本不尊重專業,那你就請要盡量遠離這些人。

以我自己而言,我雖然是老闆,可是我幾乎不會常態性地要同仁幫我訂餐或買東西,除非那真的就是他被設定的工作,或這東西真的跟工作有直接相關,像是請行政同仁買公司印表機的墨水匣,或者錄 podcast 需要比較高階的麥克風,因為我自己不懂,就請專業的影音同仁幫忙採購。但除此之外,我個人要用的、吃的,我就會自己處理。

我的觀念是這樣:公司同仁都是基於專業加入公司的,也因此價值一定要發揮在專業上,而非這類私人瑣事,除非他是我自己聘僱的助理。我也一律不會要求員工在尾牙表演,畢竟那和他們的專業沒有關聯。

我想藉此表達的是,上級、前輩、主管怎麼看待你,其實都反映在他平常跟你相處的指令上。

如果你的工作不是處理庶務,但他們卻這樣界定你,那你當然應該避開這些人,尤其你也該深刻思考一下,是不是就是因為你花太多時間在這類瑣事上,所以大家根本沒能看到你真正的能耐,那實在就太可惜了。

總的來說,我認為過度承擔雜事對自己並無益處。首先,這會剝奪你做正事的時間、減損你展現價值的機會。再來,如小 P 提到的,因為心裡難免不爽,氣又無法出在前輩身上,於是很可能就把氣發在那些懂拒絕的新人身上,最後不只搞得新人討厭你,連你幫忙的前輩也沒有因此喜歡你,反而還養成不尊重你專業的心態。

甚至到了最後,你也無法以這些事來跟老闆邀功,畢竟這在老闆看來就好像「薪水小偷」,領了薪水卻盡做一些非職責的事。

很多人會認為所謂「瀆職」,就是上班偷偷做自己的事,比方說看劇或玩股票,這些當然無庸置疑,但老做這些雜事其實也是一種瀆職。畢竟你做這些事並非是為了公司,而是因為「你以為做這些事能讓自己受歡迎」。也因此從老闆的角度來看,你若老做雜事,其實本質上就是犧牲老闆的利益,嘗試想成就自己的人際關係。

沒有因此得到前輩後輩的喜歡、老闆也不會因此對你滿意,我真心認為老做雜事對上班族而言,經常會是件兩頭不著的事情。

最後小 P 還問到:「一旦我成為那些拒絕雜事的人群之一,不就代表會有下一個可憐人成為我的角色嗎?」我對此的答案是,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你的前輩們在你拒絕之後,當然可能嘗試去找下一個不會拒絕的人,可是如果所有新人都拒絕他們,那多半也就沒事了。畢竟如我一開始提到的,前輩也知道這不是工作內容,其實沒有人有義務做這些事,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想喝飲料的人總會自己想辦法的。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幫助小 P 走出困境,開始更專注地思考如何展現價值。我相信這麼一來,處境必定會大大改變的。
 

內容口述 / 張國洋;整理 / 鐘敏瑜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